小夥的口頭禪就是牛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的」的偷車男,前兩天出獄了

他的走紅源於他的各種語錄。

再加上他的形象讓他的語錄更加深入人心。

一段時間,甚至成為了防盜的宣傳語。

他最後一次偷電瓶車的時間是2015年,偷走5輛電動車,因為和車主打架,由此偷盜變搶劫性質。

被法院判了4年。

本質上來說,

當時他並沒有意識到自己違法了,儘管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坐牢。

時光流逝,四年過去了,魔幻的互聯網隨著他的出獄更加魔幻。

出獄當天就有三十多家網紅經紀公司爭搶,多家公司開著保時捷和瑪薩拉蒂到現場等候。

簽約的金額高達200萬,300萬

還不算各種後期收入。

甚至有網紅公司打出,千萬年薪要簽約下他。

雖然周某已經明確回覆,只想回家種田,

不想從事任何直播工作;

但是,這種社會現象又表明了什麼?

我也做短視頻業務,我自己也親手打造出了百萬粉絲的達人,我深知這些公司的目的是什麼?

這個人具有爭議和流量,打造他本來就簡單。

但我還是覺得魔幻至極。

這個世界怎麼了

從《驚雷》代表的喊麥可以叫囂「存在即合理」,認為楊坤這種老牌音樂人過氣了。

到一個多次入獄,一段沒有悔改的語錄而搖身一變成為年薪千萬的網紅。

這魔幻程度遠遠超出了我的世界觀。

不是說他因為坐過牢就不能年薪千萬,更多的是他所代表的文化。

是一種毫無價值的「喪」。

而除了「喪」,還有是這種一夜暴富所傳遞的信息。

一個普通人,就算讀書很厲害讀到了985、211名校,想要賺到200萬,也需要幾年的事情。

這是賺,不是存。

至於年薪千萬。

我今天看了篇報道,天貓總裁在阿里巴巴屬於M7,股票和薪資加起來才可能是年薪千萬。

他厲害嗎?

這一點毋庸置疑,國內翹楚之一。

可這樣的人才年薪千萬,普通人年薪千萬,只能在夢裡。

而現在,

一個人只要犯法,長得符合「審醜」,再加上一些社會語錄和媒體宣傳。

一出獄就可達到年薪千萬。

這樣的信息,是告訴無數青少年:

“你們讀書無用,還不如炒作。”

另外一邊。

美國時間4月18日晚。

一場8個小時的線上慈善演唱會《one world:together at home》在全球播放。

這場演出的目的是為了湊錢捐給世界衛生組織用於抗擊全球的新冠疫情。

參與這次歷史性演出的來源於全世界各國的最有名氣的歌手。

追索歷史,

上一次是1985年的那場「live aid 1985」。

如果你有看過「波西米亞狂想曲」就會格外影響深刻。

一樣的邏輯是,想把全世界各地最大牌的歌手藝術家聚集在一起,商業幾乎不可能實現

只有公益慈善。

可有幸參與這種「見證歷史」的時刻,卻發現其實我們周圍的人知道並且感興趣的人。

「少之又少」。

當張文宏因為提倡少喝粥多吃雞蛋麵包被認為是「崇洋媚外」。

當一個曾經的罪犯出獄搖身一變成為年薪千萬的新星。

當音樂超越了政治、語言和文化差異,

為了「愛」重新聚集在一起造就了新的歷史性時刻,而我們卻依舊鮮有人知。

這一切,都真真實實發生在這個撕裂的時空下。

我沒有批判誰對誰錯的資格。

唯有剩下的,是感慨這個世界的畸形令我覺得難受

  • 我們到底在追求的是什麼?

這個世界,不該是這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