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一超級工程即將動工, 耗資1500億, 國人都欣慰不已!


中國又一超級工程即將動工, 耗資1500億, 國人都欣慰不已!

上世紀80年代海南因建立經濟特區而聞名,今天的海南要再次承擔起時代給予的重任,逐步建立起讓世界矚目的自貿區,但是隨著建設的推進,海南的物流運輸能力卻先行告急了,問題出在瓊州海峽這一關,目前大陸與海南島之間只有航空和海運這兩種運輸方式,但是90%的貨運集中在海運上(輪渡),如果天氣惡化出現大風大霧,輪渡就只能停擺,在碼頭滯留的貨車就會排長龍。尤其在每年的春節,這裡的省外交通就會非常繁忙,進出客流與貨流出現擁堵的時間長達數天也是常見的。為了徹底解決這個困擾海南多年的發展瓶頸,一個造價高達1500億元的超級工程限將要啟動,這個工程竣工之日將會連通廣東與海南兩地,共同助推大灣區的發展。

中國又一超級工程即將動工, 耗資1500億, 國人都欣慰不已!

瓊州海峽是我國的三大海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這個海峽東西長約80公里,最寬之處為39.5公里,最窄之處為19.4公里。如果能在這個海峽上建成一條通道,那麼海南島的經濟發展絕對不會侷限於目前這個規模,早在上世紀90年代我國的交通部門就已經開始為此進行了籌劃,雖然各種數據一直在收集中,由於時機尚未成熟,因此到了2009年初跨海相關工程的評審工作才剛結束。工程評審有兩個方向,一是建造跨海大橋,二是建造海底隧道,跨海大橋與海底隧道的投入大致相近,但是世界上從沒有超過20公里長的海底隧道,如果發生地質災害將不堪設想,另外有港珠澳大橋的成功例子,跨海大橋似乎成了最好的選擇。

中國又一超級工程即將動工, 耗資1500億, 國人都欣慰不已!

傳言中將2012年開工,2020年通車的瓊州跨海大橋卻始終未有消息,這又是為何呢?據瞭解,港珠澳大橋所建處的海灣最深只有20米左右,瓊州海峽最深處卻有上百米,海床上遍佈海溝、暗礁、險灘,惡劣的地理條件還帶來了不可預測的風速與湧流等風險。當年港珠澳大橋在建設中共解決了300多項課題,圍繞著氣象、水文情況進行了長期的監測與風險評估,這其中包括了海流、波浪、海水成分、鹽度、風速等。為了降低大橋在建設時的質量風險,當時在沿途的幾個小島上建立了好幾個風塔,一測就是五年,就是為了測準這個風速。由此可見,瓊州跨海大橋一旦動工面對的困難將會是港珠澳大橋的數倍之多。

中國又一超級工程即將動工, 耗資1500億, 國人都欣慰不已!

跨海大橋如果跨度太大,一般都存在著抵禦自然災害難度大,通航適航性差等先天不足的問題,因此這個前無古人的海底隧道方案反而成了最終的選擇。據悉,這個海底隧道是雙向六車道、公路鐵路雙線合修的超級工程,全長約為28公里。工程是從廣東、海南兩端同時採用直徑達到16米的巨型盾構機相向掘進,在1.5Mpa的高壓下穿過海床上的3個斷裂帶,並且一次掘進14公里實現兩端的合龍。說時簡單做時難,這其中涉及的全部都是世界級的技術難題,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先例可供借鑑,尤其在這條28公里長的海底隧道中還不具備設置傳統通風井的條件,要解決這個重大技術已經非常困難了,幸運的是,我國科技人員完美的交出了自己的考卷。

當瓊州海底隧道打通,就能與正在建設中的包海高鐵連接在一起,這條北起內蒙包頭,南至海南海口,全長2300公里,號稱全世界最長的高鐵將會誕生。屆時這條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將成為我國貫穿南北的大動脈,帶動沿途大量的客流與物流變成財富之流,不但能使海南實現經濟的真正騰飛,還將為我國下一階段的經濟大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實現國家的全面戰略有著舉足輕重的長遠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