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可以成為“武則天第二”,卻因一場詭異的大火,徹底斷送希望

“昨日像那東流水,你我緣去不可留”,這首歌叫做《新鴛鴦蝴蝶夢》,每當這個旋律響起,我們就想起了電視劇

《包青天》


她本可以成為“武則天第二”,卻因一場詭異的大火,徹底斷送希望


若要說包青天斷的大案中,最具轟動效應的當數“狸貓換太子”,由於電視劇的成功,我們對該案的主犯劉太后是切齒痛恨。


最近上演的《清平樂》,故事背景仍舊是這一時期,不過該劇中的劉太后,似乎並沒有那麼壞。


宋仁宗對劉太后也不像《包青天》裡那樣唯命是從,母子二人反而常常有爭執。


當然,我們都知道按正史來說,《清平樂》中的劉太后比《包青天》中的更接近真實,那為何一代賢后會遭到這樣的黑化呢?


一場借題發揮的火災


公元1032年八月的一個深夜,北宋都城開封發生了一起詭異的火災,大火接連燒了八座大殿。


她本可以成為“武則天第二”,卻因一場詭異的大火,徹底斷送希望


宋仁宗和劉太后倉皇之下跑到苑中避難,直到天亮才移居延福宮。


還沒等他們收拾妥當,宰相呂夷簡已率領百官在宮門外等待上朝。宮門久久沒有打開,輔臣們急了,請求面見宋仁宗,確認皇帝是死是活。


宋仁宗趕忙跑到了拱宸門接見百官,百官立馬下跪,山呼萬歲,宰相呂夷簡卻站著不動,這是為什麼?


呂夷簡對著宋仁宗,拋出了自己的疑問,言外之意,這麼大的火災,皇帝能逃出生天固然可喜,但是我怎麼能確定你真是皇帝呢?


她本可以成為“武則天第二”,卻因一場詭異的大火,徹底斷送希望


宋仁宗被逼無奈,命人掀開簾子,露出一張既疲憊又髒汙的臉。呂夷簡確定是宋仁宗本人無疑後,這才下跪朝拜。


呂夷簡心思縝密,心憂皇帝安危可以理解,但他選擇這種在皇帝面前立而不跪的極端方式,他又在擔心什麼?


更加蹊蹺的是,經過排查是一個宮女使用熨斗的時候,不小心引起了火災。


但朝中大臣不僅主張對肇事者網開一面,還說成這是天災。


宋仁宗本就寬厚,既然說是天災,那就天災吧。


她本可以成為“武則天第二”,卻因一場詭異的大火,徹底斷送希望


可誰料,大臣依舊不依不饒,殿中丞滕宗諒和秘書丞劉越繼續發難,上奏道:“本朝是火德,現在火亂了性子,是因為朝政失去了根本。”


這位滕宗諒,就是范仲淹《岳陽樓記》中提到的滕子京,能得到范仲淹的高度評價,可見滕子京也不是什麼壞角色。


滕子京要求太后還政於皇帝。


事情在這裡露出了端倪,合著宋仁宗現在還不是親政,劉太后還在垂簾聽政。


宋仁宗接到奏章後,既不答覆,也不處罰上書者,他是什麼意思?


她本可以成為“武則天第二”,卻因一場詭異的大火,徹底斷送希望


宋仁宗作為一個皇帝,固然想自己說了算,但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寬厚的君主,為何不能稍微替自己母親說句話呢?哪怕是官方的客套話也沒有一句?


劉太后的小野心


先說劉太后,第一個當事人。


劉太后叫劉娥,早年嫁給了龔美為妻,二人以天南地北賣唱為營生,不意間撞見了宋真宗。


宋真宗就和劉娥自由戀愛了。


但是每出愛情劇中,都有一個棒打鴛鴦的角色,這次這個角色成了宋太宗。


宋真宗把劉娥藏起來,等到宋太宗過世,自己即位,劉娥成了名正言順的皇帝媳婦。


她本可以成為“武則天第二”,卻因一場詭異的大火,徹底斷送希望


不過,咱們還真得佩服宋朝皇帝的氣量,宋真宗也覺得奪了人家的妻子不好,就讓劉娥認龔美為兄長,讓龔美改名為劉美,讓他做了皇家的包工頭,這麼一個油水很大的工作。


劉娥嫁給宋真宗後,很快就展現了自己的政務能力,幫助宋真宗處理國家大事,為皇帝分憂不少。


看到這裡,我們發現了,宋真宗和劉娥的感情經歷,讓人想到了唐高宗和武則天。


劉娥後來的表現,的確讓人能看到武則天的影子。


她本可以成為“武則天第二”,卻因一場詭異的大火,徹底斷送希望

據說真宗病危的時候,先伸出了五個手指頭,又伸出了三個手指頭,意思是召八大王趙元儼入見,因為仁宗年幼,傳位給弟弟可以平穩過渡,即便不傳位,那讓弟弟輔政也是可以的。


劉娥卻按下了這個信息,對大臣說:“皇帝的意思是多則五日,少則三日,即可痊癒。”


宋真宗駕崩後,大臣們痛哭流涕,劉娥卻震聲說道:“以後還怕沒機會哭嗎?當務之急是讓朝廷平穩過渡。”


劉娥處理事情,的確果斷。


她本可以成為“武則天第二”,卻因一場詭異的大火,徹底斷送希望


後來,成為太后的劉娥垂簾聽政,大權獨攬,甚至還穿上了皇帝的服飾,還想撇開皇帝,單獨接受群臣的朝賀,又跟大臣們討論,給自己祖上設立七廟等。


這些行為,都讓大臣認為劉娥有當武則天第二的想法。


這就解釋了呂夷簡在皇宮大火後,為什麼要執意看到皇帝本人。


滕子京讓劉太后交出權力,宋仁宗連句客套話也沒有的原因恐怕也是如此。


她本可以成為“武則天第二”,卻因一場詭異的大火,徹底斷送希望


那麼,這場火是單純的火災?還是劉太后為了自己當上皇帝,為害死宋仁宗放的?抑或是宋仁宗與呂夷簡等人唱的雙簧?


劉太后為何沒能當上皇帝


假如火是劉太后放的,目的是害死宋仁宗,那是否宋仁宗死後,她就能如願呢?


武則天能夠登上皇位,在於唐高宗在位的時候,就把宗室勢力和勳貴們清洗的乾乾淨淨,武則天受到的阻礙較小,饒是如此,武則天上位,還做了多種準備,比如輿論造勢,說她是彌勒佛下凡,中間還有唐中宗和唐睿宗的插曲。


反觀劉太后所處的時代,宋朝的宗室、勳貴雖然沒有了話語權,但代之而起的文人士大夫,又都是禮法的維護者。


她本可以成為“武則天第二”,卻因一場詭異的大火,徹底斷送希望


劉後曾經問魯宗道:“唐武則天如何?” 魯宗道說:“武后為唐室罪人。”


早在這場大火之前,范仲淹就嚴厲指責劉後垂簾聽政,要求還政於宋仁宗。


別看日後的“慶曆新政”中,范仲淹與呂夷簡立場不同,但在這件事情上,出奇的一致。


可以說,滿朝的大臣,支持劉後做皇帝的寥寥無幾。


她本可以成為“武則天第二”,卻因一場詭異的大火,徹底斷送希望


開封府尹程琳諂媚劉太后,上了一副《武后臨朝圖》,劉太后將之付之一炬,並說:“吾絕不做背棄祖宗的事!”


看來,劉太后有過當武則天的想法,而沒有著手去做,所以早早就放棄了,說劉太后放火,那是僅僅靠動機來斷案,絲毫靠不住。


那宋仁宗是否有和呂夷簡自導自演的可能呢?


讓這把火燒起來容易,如何燒卻需要很大的技術含量,既要讓自己狼狽,又要燒不死自己,宋仁宗有多大可能自己冒險呢?


呂夷簡立而不跪,如果都在他掌控中,他幹嘛這樣極端?


她本可以成為“武則天第二”,卻因一場詭異的大火,徹底斷送希望


就算以最大的惡意揣測宋仁宗與呂夷簡,他們的演技可以拿奧斯卡。


但讓這場火災最先與天意聯繫上的,卻是前文慫恿劉後當皇帝的程琳。


這個計劃很周詳,周詳到經不起一絲意外,更別說還需要提前拉攏程琳了。


看來,這就是一個單純的火災,不過成了誘發劉太后交出權力的最後一根稻草罷了。


她本可以成為“武則天第二”,卻因一場詭異的大火,徹底斷送希望


再說了,宋仁宗雖然不是劉太后親生,但劉太后一直視若己出,母子不和的另一面是劉太后想把宋仁宗培養成合格君王的殷切期望。


劉太后對待宋仁宗的生母,宮女出身的李太后也非常周到。


李太后貧寒之時進宮,臨別將自己的信物交給了自己的弟弟,李太后生了宋仁宗後,幫助李太后尋找弟弟的正是劉太后。


劉太后派出的內侍,找到了當時飢寒交迫,命懸一線的李太后弟弟,並讓他與姐姐團聚,免於飢寒凍餒。


她本可以成為“武則天第二”,卻因一場詭異的大火,徹底斷送希望


這場火災過後,李太后與劉太后先後去世。


“八大王”趙元儼將皇帝生母的事情告訴了宋仁宗,宋仁宗暴怒,想追究劉氏一門的責任,此刻回到朝廷的范仲淹卻竭力勸諫,讓皇帝感念劉太后的恩德。


范仲淹,真是厚道人。


當宋仁宗打開生母的棺槨,發現生母是以皇后的禮儀下葬的,對劉太后的恨意也就沒有了。


她本可以成為“武則天第二”,卻因一場詭異的大火,徹底斷送希望


劉太后所作的一切是對得起皇家的,甚至是對得起宋仁宗的,因為如果劉太后不收養宋仁宗,宮女的兒子如何做皇帝。


雖然,宋仁宗至死沒有喊生母一聲孃親,但看著自己的兒子做了十年皇帝才死的李太后,遺憾之中,想必也有自豪吧。


劉太后沒有像武則天那樣陰狠狡詐,也註定她當不了皇帝,因為權力這種東西很誘人,但掌握權力好比與魔鬼交易!


武則天連自己女兒、兒子都不放過,再大的成就也掩蓋不了她人性的扭曲;劉太后雖然沒有當上皇帝,但能善待宋仁宗和李太后的家人,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她本可以成為“武則天第二”,卻因一場詭異的大火,徹底斷送希望


至於劉太后的黑化,主要印證了一句話“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曹操還是一代英雄呢,羅貫中給糟蹋成什麼樣子了。


或許,這也是歷史的精彩之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