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被人排擠怎麼辦?要麼忍要麼變,但請不要做這件事

來源|流沙言職

職場中,被人排擠怎麼辦?要麼忍要麼變,但請不要做這件事

小莉新入職一家公司,司職產品經理。本來應該是一個集溝通能力、分析能力、業務能力與一身的"白骨精",但不知為何,小莉卻感覺到自己非但沒有享受到產品經理的崗位紅利,卻莫名其妙被排擠了。

在一次運營、產品、技術的溝通會議上,小莉左邊被技術人員說需求不清楚、沒法做下去,右邊被運營人員diss不熟悉業務,產品功能脫離實際。

然後積壓多日的憤懣之氣一瀉而出,對著技術人員大喊:你是不是對我有意見,處處針對我……技術人員被喊得愣在原地,部門老大則看她的眼神多了幾分深意。

第二天,部門老大、HR分別找她談話,大意就是還在試用期,讓她自己離職。

小莉一方面後悔自己太沖動,一方面對自己的"被排擠體質"懊惱不已,自己莫名其妙就被排擠了,該怎麼辦呢?

小莉在被排擠後犯了一個致命錯誤:硬剛。

本來就處於"弱勢"地位,根本不具備"硬剛"的資本,偏偏拎不清形勢,要以卵擊石,結果自然是"出局"。

職場中,被人排擠怎麼辦?要麼忍要麼變,但請不要做這件事

其實"請你離開"這已經算是比較溫柔的方式了,很多時候你犯了這樣的錯誤想離開但是偏偏領導不放你走,繼續在精神上壓榨你,這才是"悲劇"。

所以,當感覺自己被排擠時,最不提倡的做法就是"硬剛",然後一走了之。

如果走得成功,那找下一份工作時你可能輸在背調環節(因為你在上家公司連個能幫你說實話的人都沒有),走不成功那就是變本加厲的"被排擠"。

怎麼辦呢?兩個建議:要麼忍要麼變。

01.

忍,無聲但有力量

職場中,有一種排擠叫"因為你太與眾不同而被排擠",理由聽起來讓人覺得莫名其妙但又有那麼一絲道理。

比如:

  • 你長得比別人漂亮,被排擠;
  • 你業績太好,被排擠;
  • 你穿得太土,被排擠;
  • 你不和大家一起抽菸,被排擠……

此種情形下,孰是孰非無定論,你不符合團隊審美的主流,這就是你被排擠的原因。

是保持個性還是隨波逐流,我主張前者,也就是開頭所說的"忍"。

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這種與眾不同對於工作質量的影響微乎其微,他人的"排擠"不過是一種維持現有生態平衡的本能反應罷了。

與其花力氣對抗別人的本能,不如集中精力研究怎麼強大自己來得有效。

你只需要按照你的節奏,忍一時,將注意力放在工作上,做出成績,就是最有力的反擊。

領導也許不一定喜歡你,但不會和你的業績有仇。看到你的貢獻,自然會接納你,被領導接納以後,同事的排擠會逐步消失,那時你的與眾不同反而會成為你最獨特的武器。

職場中,被人排擠怎麼辦?要麼忍要麼變,但請不要做這件事

02.

變,不要讓低情商毀了你

上文中的"被排擠"很大程度上是被動的,但有些人會"主動"地把自己"作"到被排擠的境地,典型的一類人就是低情商的人。

比如:

  • 領導打電話說"你來我辦公室一趟",你說"你手頭有個急事,做完了就過去";
  • 同事今天換了個新發型,你說和衣服不配;
  • 客戶催報告,你說"我下班了,明天再說"……

這樣的你不被排擠都是個奇蹟吧。

審視一下你是否一說話,"空氣突然安靜";或者你覺得理所當然,對方總是憤怒回懟,大概率你是被低情商拖累了。

這個時候就不能堅持個性了,而是做出改變。可以從兩個方面改變現狀:

1)少說多做

低情商的人常常"口不擇言",因此得罪了他人。

"言多必失"這是古訓,那不妨就從"閉上嘴巴"開始,多說多措,少說少錯,將花在說那麼多話上的精力用在做事上。

當你做的事情有漂亮的結果時,"不會說話"的劣勢就不會那麼突出。

而且少說話會客觀上促使我們多思考,人只要多思考,犯錯的幾率就會降低。

2)觀察模仿

每個人身邊都有一些情商高手,他們言行得體,富有感染力,人緣極好,他們出馬溝通多數事情都能搞定。

那麼為提高情商,就可以觀察他們,看他們在同樣的情況下如何溝通、如何應對。

尤其是面對一些棘手的溝通難題,觀察他們的溝通方式,結合自己的能力和特長模仿學習。

假以時日,哪怕只是學到皮毛,那對於曾經低情商的你,也是進步。

當然,眼下你依然處於被排擠的狀態,重點是心態不要崩,保證做好本職工作。

與此同時,通過有意識地訓練、調整,逐漸地讓同事對你改變看法,重新融入團隊。

職場中,被人排擠怎麼辦?要麼忍要麼變,但請不要做這件事

總之一句話:

如果是環境的問題,那就堅持自我;如果是自身的問題,那就勇敢改變。

職場中不相信眼淚,唯有用努力改變結果,才能贏得尊重。那些打不倒你的,終將使你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