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戰場交出“特別答卷”

特殊戰場交出“特別答卷”

協助企業恢復生產

戰“疫”不下鞍,復工馬蹄疾。近期,雲南省軍區和昆明警備區官兵民兵勇於擔當,積極作為,把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統籌推進,築牢了一道道堅強的防疫戰線,掀起了復工復產的熱潮。

築起群防群控鋼鐵長城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雲南省軍區積極響應地方黨委、政府號召,早部署、早防護、早動員,動員組織廣大民兵應急力量,發揮情況熟、行動快的優勢,主動參戰、衝鋒在前,“迷彩綠”成為抗疫一線一道亮麗的風景。

“省軍區肩負國防動員的重要職能,廣大民兵預備役人廣地熟,既能彌補城市社區、農村鄉鎮防控力量不足,一線動員社會群眾配合防控,還能開展物資配送,保障群眾日常生活,維護社會秩序。”省軍區領導介紹,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省軍區組成了百餘支覆蓋市、縣(區)、鄉(鎮)、村(社區)四級的疫情防控應急民兵服務隊,有效壯大了戰疫隊伍,充實了戰疫力量,發揮了積極作用。

昆明警備區第一時間召開電視電話會議,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下發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宣講教育提綱,通過軍營廣播、下發知識手冊、懸掛橫幅標語等方式對全體人員進行宣教,靈活採用電話、視頻等方式將上級指示要求逐一傳達到每一名官兵,以統一思想、形成合力。14個縣(市、區)人武部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迅即組建完畢,20多名師團職領導幹部、1600多個鄉鎮街道社區專武幹部、4000多名黨員民兵和普通民兵堅持每天巡邏、宣講、勸誡不間斷,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線。

同時間賽跑,與“疫魔”鬥勇。一支支戰“疫”分隊進小區、上卡點,巡迴督查;一個個黨員幹部衝在一線、幹在一線,與社區、物業一起守住“家”門,築起群防群控的鋼鐵長城。

特殊戰場交出“特別答卷”

在火車站等重要場所進行排查

當好復工復產主力軍

2月10日,雲南省印發《關於應對疫情有序推動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相關工作的通知》,重點聚焦與疫情防控密切相關、生活必需品供應鏈、重點項目上下游產業鏈的3大類中小企業,有效支持和推進復工復產,雲南省軍區立即動員廣大民兵做好重點企業復工復產。

在昆明市西山區,馬街街道辦事處出動民兵270餘人,配合企業開展返昆人員登記、體溫檢測以及詳細個人信息登記,併為各企業送去口罩、酒精等防護用品,通過多措並舉的方式促進企業儘快復工。

普洱市龍潭鄉發揮應急民兵作用,圍繞“抗疫情、抓生產、促脫貧”目標,引導農戶以戶為單位,進行安全採摘、銷售。同時,嚴格控制進出人員,專人負責收購秩序,組織咖農編號排隊有序銷售、分散等候,確保防控到位。

昆明市白塔社區民兵組成復工復產服務小分隊,按照網絡化服務方式,對轄區所有的商店、超市、藥店、工地、餐廳等有人員進出空間的店長,樓宇、小區樓院的物業負責人,無人管養樓院的門衛或網格責任人開展“雲南抗疫情”小程序登記註冊工作,要求各個經營、服務場所在入口和出口處分別張貼兩個二維碼,進出該場所的所有人員,進入和離開時都要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進行系統、規範的管理。

針對防控物資儲備少、購買難的問題,昆明西山區人武部派出17名民兵黨員到中輕依蘭(集團)協助公司轉產生產84消毒液,第一時間分配到疫情防控一線,更好地保障醫護人員安全和市民群眾生活。

省軍區領導表示,當前企業逐漸復工復產,疫情防疫任務依然艱鉅,民兵必須發揮突擊隊的作用,幫助企業將疫情防控的各項舉措落實到生產的每個環節,做到科學防控和企業生產兩不誤,確保復工復產安全可靠。

特殊戰場交出“特別答卷”

做好抗疫宣傳

傾情服務復工復產

“姚偉,你最近有外出務工的打算嗎?有沒有什麼困難?”2月28日,昆明市東川區銅都街道民兵、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楊汐瑞來到該村移民新區搬遷脫貧戶姚偉家中,詳細瞭解其外出務工的打算與遇到的困難。

“我妻子懷孕了,老母親又生病在床,我想出去打工掙點錢,但現在疫情這麼重,沒辦法出去。”姚偉心裡著急,儘管在家裡每日也會幫父親料理田間地頭的農活,但想要增加一些收入,保證今年不返貧,還是要積極外出務工。

如何保障這些村民能夠順利返工,成了楊汐瑞最近關心的問題。

“許多村民是過年前就回來了,一個多月沒有收入。我擔心他們會有困難,特別是脫貧戶可能會因此返貧。”楊汐瑞將瞭解到的情況向有關部門進行了反映。

“出了家門上車門,下了車門進廠門。”2月18日,昆明警備區對接地方有關部門,在“一站式”措施服務下,將東川、尋甸等地的96名昆明籍務工人員乘坐“滇粵勞務協作返崗專列”前往廣東返崗復工。東川區銅都街道磨盤山村村民李天勇高興地說,外出務工年前早都計劃好了,在家閒了一段時間很著急,非常感謝駐村工作隊的幫助。

疫情防控工作以來,昆明警備區充分發揮民兵力量的特殊作用,投入復產、春耕備耕生產等工作中。為了不誤農時,抓好春耕生產,在昆明市各縣區,來自昆明警備區的4000餘名黨員幹部、民兵骨幹被就近分配在47個社區139個工作點上,開啟春耕生產加速度。

在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人武部政委楊驍帶領60餘名民兵主動出擊,對扶貧點茂山鎮和屏山街道的2條年久失修、砂石淤積嚴重的備耕灌溉溝渠進行疏通,保障了茂山鎮4個村小組305戶1200畝的田地得到有效灌溉,受到村民點贊。

在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倘甸鎮,20名民兵骨幹科學組織村民進行田間作業,在成功探索固定區域、固定人員的“小班作業”模式基礎上,及時組織10餘名農科人員下沉到102個村組,實行“一組一方案”,開展春耕生產技術指導,以“小班模式”錯峰生產、錯地生產、隔離生產、監督生產。

放眼廣闊田野,一片生機盎然,“迷彩綠”在老百姓的田地裡或犁地,或耕田,或備苗,或剪枝,處處都有忙碌的身影。

雲南網通訊員 柯穴 趙元濤 張軍 記者 陳曉波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