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視頻&演講稿】 | 幸福的人為什麼會出軌?重新思考出軌行為


【中英視頻&演講稿】 | 幸福的人為什麼會出軌?重新思考出軌行為

演講簡介

Rethinking infidelity ... a talk for anyone who has ever loved

演講者:Esther Perel 艾斯特爾·佩萊爾

語言:英語

簡介:2019 | 幸福的人為什麼會出軌?人們說起不忠,真正是指什麼?為什麼人們會認為男人出軌都是出於厭倦和對緊密關係的恐懼,而女人出軌則是出於寂寞和對親密關係的渴求呢?對於出軌人的建議是什麼?情感理療師Esther Perel對人類出軌行為進行深刻的探討,並在視頻的最後給出了建議與答案。

獲取視頻信息失敗


中文翻譯稿

我們為何出軌?為何幸福之人也會出軌?我們所謂的“不忠”到底指的是什麼?是一夜情?愛情故事?有償性服務?私聊?還是特殊按摩服務?為什麼我們認為男人出軌是因為尋求刺激或是害怕親密關係,而女人出軌是因為孤獨或是渴求親密關係?婚外情是不是意味著婚姻已走到盡頭?


在過去十年間,我走遍世界走訪了數百對夫妻,他們都因出軌而心力交瘁。婚外情毫無疑問是一種越軌行為,它離間夫妻關係,破壞家庭幸福,衍生信任危機。然而,我們對這一普遍現象的理解卻極其有限。因此我將這次演講獻給所有經歷過愛情的人。


婚外情自婚姻誕生之日起就存在了,我們對婚外情的反對亦是如此。實際上,婚外情比婚姻頑強多了,婚姻只有嫉妒的份兒,以至於它成為了聖經的戒律,並且重複出現兩次:一次是不準做,另一次是連想都不準想。那我們究竟如何處理出軌,這一屢禁不止的現象呢?


自古以來,男人出軌是被允許的,幾乎不用承擔什麼後果,甚至還有生物理論和進化理論來為他們撐腰,這一雙重標準自婚外情誕生之日起就存在了。但在床上到底發生了什麼,其實誰也不清楚,對吧?因為一談到性,男人可以誇誇奇談,自吹自擂,而女人卻要遮遮掩掩。難以置信的是,如今仍有9個國家的女性會因出軌而被處死。


一夫一妻制,曾經指的是“一輩子一個”,而現在指的是“每次一個”。


我想,在座有很多人可能說過,“我在每段關係裡都遵守一夫一妻制”。


過去我們先結婚,再初嘗禁果。而現在,我們先結婚,然後停止與別人發生關係。實際上一夫一妻制已經與愛情無關。男人根據女人是否忠誠,來判斷孩子是不是自己的,進而決定遺產歸誰。


大家都想知道,出軌的人到底佔多少百分比。從我到達現場,就不停有人問這個問題。(笑聲)這跟你們也有關係。因為出軌的含義在不斷擴大:髮色情短信,看黃片,在約會軟件上玩曖昧。正因為缺乏一個統一的定義,到底什麼才算出軌,因此這個百分比範圍很廣,從26%到75%。但與此相矛盾的是,有95%的人認為,另一半試圖掩蓋出軌的事實是不可饒恕的,但差不多同樣多的人也會說:如果我出軌的話肯定也不會聲張。


我傾向於這樣來定義婚外情,它包含三個要素:首先是遮遮掩掩的關係,這是婚外情的核心;二是擁有某種程度上的感情聯繫;三是性幻想。性吸引是這裡的關鍵詞,對於性高潮而言,即便是想象出來的親吻,也和數小時的翻雲覆雨,擁有同樣的魔力。如馬塞爾·普魯斯特所言,“我們的愛源自想象,而非源自對方。”


因此出軌是很容易的,但保守出軌的秘密卻難上加難。因為(出軌者)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如果婚姻是一家企業,那婚外情威脅它的經濟安全。如果婚姻是一種浪漫協議,那婚外情威脅我們的情感安全。諷刺的是,我們曾經對婚外情充滿幻想,認為它是孕育真愛之地。而現在我們從婚姻中尋找愛情,而婚外情則將其摧毀。


我認為,如今的婚外情有三大罪狀。我們浪漫地認為,會有那麼一個人,能滿足我們所有的需求:是我最棒的情人,最好的朋友,最好的父母,最信任的知己,是情感伴侶,又志趣相投。而我自己則符合上述所有條件:我萬里挑一,我獨一無二,我不可或缺,我無法取代,我就是真命天子(女)。但婚外情告訴我,並不是那麼回事。這是一種終極背叛。出軌粉碎了我們對愛情的憧憬。如果回顧歷史,婚外情從來都是充滿痛苦的,而在今天更是有過之而不及,因為它威脅了我們的自我意識。


我的一個病人費爾南多,就深受其害。他說:“我曾以為我瞭解自己的生活,我曾以為我瞭解你,瞭解我們的婚姻,瞭解我自己。但現在,我對這一切都產生了懷疑。”婚外情是對信任的踐踏,對自我認同的摧毀。“我還能再相信你嗎?”他問。“我還能相信任何人嗎?”


我的另一個病人希瑟也有這種想法,她跟我講了她和尼克的故事。他們結婚了,有兩個孩子。尼克出差剛走,希瑟和孩子一起在玩尼克的iPad,然後屏幕上出現了一條信息:“我等不及想見你。”真奇怪,希瑟想,我們不是剛見過嗎?然後又來了一條:“真想馬上擁抱你。”這時希瑟意識到,這些信息不是發給自己的。


希瑟說他父親也有婚外情,但她母親只是在口袋裡發現了一張收據,在領子上發現了一點口紅印。希瑟繼續翻看著,發現了上百條信息,裡面有互換的照片,以及各種互訴衷腸。尼克出軌兩年的確鑿證據在她面前赤裸裸地呈現出來。我不禁在想:數字時代的出軌真是能讓人感到被千刀萬剮,生不如死。


但是我們又發現了另外一個矛盾。因為前面說到的浪漫遐想,我們極度依賴自己伴侶的忠誠。但同時,我們比以前也更容易出軌,並不是因為我們有了新的慾望,而是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讓我們覺得有權利去追求自己的慾望,這就是我們的文化特點:我有權快樂。


如果過去離婚是因為我們不快樂,那現在離婚是因為我們可以更快樂。如果在過去,離婚是不光彩的,那今天,能離婚而不離婚,才是不光彩。所以希瑟,不敢告訴自己的朋友,她害怕朋友們責怪她還愛著尼克,無論她找誰傾訴,大家都勸她:離開他吧,大家各走各路。如果出軌的是希瑟,相信尼克的處境也會一樣。維持婚姻成了不光彩的事。


那如果我們能離婚,那為什麼還要出軌呢?一種典型的觀點是,如果你出軌,要麼是婚姻出了毛病,要麼是你自己出了毛病。但是不可能成千上萬的人全都有毛病吧。這一觀點的邏輯是這樣的:如果你的家庭完美無缺,那就沒必要出軌了,假設完美婚姻確實存在,能治好我們愛出軌的毛病。但如果激情無法持久呢?如果有些東西,即使在完美的婚姻中,也無法找到呢?如果幸福的人也出軌呢?這又是怎麼回事?


我接觸和研究過的絕大多數人,並不全都是積習難改的好色之徒。從觀念上,他們通常贊同一夫一妻制,至少對自己的另一半是如此。但他們往往處於一種矛盾之中,就是觀念和做法不一樣。他們通常忠誠了幾十年,但突然有天就跨過了紅線,冒著失去一切的風險,這在之前他們連想都不敢想。但換來的是什麼呢?


婚外情是一種背叛行為,同時也是對於渴望和失去的一種表達。透過出軌的表象,我們經常能看到一種尋求情感聯繫的渴望,追求新奇、自由、自立和性快感,渴望找回失去的自我,或者是試圖走出失意和悲傷。


我想起了我的另一個病人,普莉婭,她婚姻美滿,深愛著自己的丈夫,從未想過要傷害他。但她跟我說,她總是在扮演別人期望的那個角色:好女孩,好妻子,好母親,照顧自己移民過來的父母。但在桑迪颶風來襲之後,普莉婭愛上了那個幫她清理院子中殘破樹木的工人。


他開著卡車,紋著紋身,跟她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儘管出軌時已經47歲,但普莉婭找回了從未有過的青春。她的故事告訴我,當我們尋找情人的時候,並不一定是想逃離現在的伴侶,而是想逃離那個曾經的自己。與其說我們在尋找那麼一個人,不如說我們在尋找另一個自己。


我走遍世界,遇到很多有婚外情的人,他們總是跟我說一個詞,他們覺得自己“活著”。緊接著他們會告訴我,自己最近失去了什麼人。比如父母去世,朋友出了意外,誰查出來得了絕症。婚外情常常同死亡和人生苦短聯繫在一起,因為他們經常會問,就這樣了嗎?會不會還有其他人出現?我是不是還要這麼過25年?我還能不能感受到愛?這不禁讓我思考,也許正是這些問題,推動他們跨過了紅線,有些人想通過婚外情來重拾信心,對抗情感的死亡。


可能與你們想的恰恰相反,婚外情跟性的關係更小,卻與渴望密切相關:渴望被關注,渴望重拾信心,渴望被人需要。婚外情的顯著特點,就是你無法完全擁有你的情人,這讓你欲罷不能。就像有一臺慾望機器在不斷驅動你,種種不完整,種種曖昧不清,讓你對得不到的東西念念不忘。


你們中一些人可能會想,是不是在開放的關係中婚外情就不會發生了,並不是這樣。首先,關於一夫一妻制的討論,與關於不忠的討論並不一樣。但事實是,即使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擁有其他性伴侶,我們還是無法抗拒偷嚐禁果的誘惑,如果我們做了被禁止的事,反倒會覺得自己在做真正想做的事。我告訴過我的許多病人,如果他們能將自己投入婚外情的勇氣、想象力和熱情,拿出十分之一給自己的婚姻,也許他們就不用來找我了。


那麼我們該如何治療因婚外情所受的創傷?慾望根深蒂固,背叛刻骨銘心。但傷痛是可以治癒的。有些婚外情只不過是壓死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另一些卻讓婚姻有了新的可能。實際上,大部分經歷了婚外情的夫妻最後仍然在一起。只不過有的人精疲力盡,有的人則將危機轉化為機遇。他們善於將其轉化為一場經歷。實際上我甚至認為被欺騙的一方更是如此,他們經常說,“你以為我就不想得到更多嗎?但我並沒有踏出這一步。”一旦婚外情暴露,他們也會提出更多要求,不再繼續委曲求全,因為委曲求全的結果並不理想。


我注意到,很多夫妻在婚外情曝光之後,由於局面混亂,可能會產生新的家庭秩序,他們往往會進行開誠佈公的深入交流,這種交流可能幾十年都未曾有過。之前毫無“性致”的夫妻,可能突然變得“性致”勃勃,而他們完全搞不懂這是為什麼。對於失去的恐懼可能會重燃激情,引導你通往全新的真實之路。


那麼當婚外情曝光之後,作為夫妻的當事人具體應該怎麼辦呢?我們知道要想治療創傷,犯錯者首先應該承認錯誤。對於出軌的那一方,比如說尼克,首先應該停止婚外情,但更重要的是要向妻子表達自己對傷害她的愧疚和歉意。然而事實上,我注意到,很多出軌的人,也許對於傷害他們的另一半懷有愧疚,但對於出軌行為本身毫無悔意。這一差別非常重要。對尼克來說,他需要維持這段婚姻。至少在一段時間內,他要成為婚姻的保衛者。這是尼克的責任,因為他明白只有這樣,他才能幫希瑟走出陰影,讓希瑟不必再拿出軌說事兒,這樣信任才能慢慢恢復。


但對希瑟而言,或者說被傷害的一方而言,去做一些重拾自我價值的事情十分必要,比如同親朋好友聚會,感受他們的愛意,多參加快樂有意義的活動,找回自我。但更重要的是,不要去糾結出軌的細節:你們都去過哪裡?在哪裡做過?多久見一次面?她在床上是不是比我棒?這些問題只會帶來更多痛苦,讓你徹夜難眠。


取而代之的,要問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更關注行為的意義和動機:這場婚外情對你意味著什麼?他(她)能給你哪些體會和經歷是在我這兒沒法得到的?你每次回到家有什麼感覺?對於我們的關係,你最珍視的是什麼?結束婚外情你覺得開心嗎?


每一場婚外情都會重新定義一段婚姻,每一對夫妻都將經歷婚外情給他們帶來的影響。但婚外情不會消失,它將一直存在。關於愛和慾望的困境,不能簡單地劃分黑白和對錯,區分受害者和罪犯。一段婚姻中的背叛可以有很多種形式。我們背叛伴侶的方式很多:藐視,忽視,冷漠,暴力。(肉體)出軌只是傷害伴侶的方式之一。換句話說,婚外情的受害者並不一定是婚姻的受害者。


聽我說了這麼多,我知道你們在想什麼:她有法國口音,她肯定是個出軌老手。(笑聲)但是,你們錯了。我不是法國人。我也不是出軌老手。但是因為我經常說,婚外情也有好的方面,所以經常會有人問我一個奇怪的問題:你有建議過別人出軌嗎?


我當然不建議你們出軌,就像我不建議你們得癌症一樣,儘管我們知道,有些患絕症的人經常說疾病讓他們對世界有了新的看法。自從我到達會場,說我要談婚外情的問題,大家都問我,那你到底是贊成還是反對?我說,“是的。”(既贊成又反對)(笑聲)


我將婚外情一分為二來看:一方面是傷害和背叛,另一方面是成長和自我發現。婚外情給你帶來了什麼,對我又意味著什麼。當婚外情被發現,夫妻倆來找我,我經常會告訴他們:今天在西方社會,大部分人會有2、3段戀情,或者婚姻,其中有些人是跟同一個人一起經歷的。你的第一段婚姻結束了,你還願意跟你的另一半重新開始第二段嗎?


謝謝大家。 (掌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