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閱讀術》從1頁讀5分鐘到每年讀700本書

“我愛看書,想看很多書,但卻沒有時間看…”“由於工作關係,需要讀很多書,可是我讀得太慢了…““現在的閱讀明顯減少了,我決定今天讀一會兒書。但卻困了……”

《快速閱讀術》從1頁讀5分鐘到每年讀700本書

你現在讀書是不是有這些煩惱?

今天,我向你介紹一本書《快速閱讀術》。本書作者印南敦史說,本書的價值恰恰在於,這是一本“一個曾經並不擅長閱讀的人撰寫的,能夠提供克服自身缺陷和解決辦法”的書。在作者看來,他以前的閱讀速度慢的出奇。如今,他每月還要為4個網站寫60本書的書評。算起來,每年的閱讀量在700本書以上。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那麼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01、閱讀緩慢的原因

一向追求“讀書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的閱讀者,會更覺得讀書是一件辛苦勞神之事。其實,閱讀速度與理解力、記憶力不是成正比的。閱讀的真正意義,不在於“複製100%”原稿,而在於“遇見1%”的收穫。

正如聽音樂一樣,它的根本價值並不在於記憶音符的排列,能用樂器完美地再現旋律,背誦歌詞。而是在於聽過之後,對個人產生的影響和帶來的改變。而本書提出的核心理念就是“流水式閱讀”。“流水式閱讀”指的是這樣一種讀書方法:讓書籍內容從心中“流過”,只要“流過”便有意義。

《快速閱讀術》從1頁讀5分鐘到每年讀700本書

02、為什麼沒有時間閱讀

直接了當地說,“想看書,卻難以實現”的人,其實就是沒有把閱讀融入到自己的生活規律中。也就是,閱讀不會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飯睡覺一樣。那麼怎樣使每個月讀20本書成為習慣呢?書中提到了形成“多讀規律”的三個步驟:

步驟一:每天在同一時間讀書

不只是看書,養成任何習慣,最重要的都是在每天同一時間做這件事。舉例來說,一日三餐,沒人說我某天要吃飯,某天就不吃了。

步驟二:首選”可以快速閱讀”的書

書可以分為三類:不必讀的書、無法快速閱讀的書、可以快速閱讀的書。不必讀的書是指不適合自已或者說不需要的書。無法快速閱讀的書是指需要自已慢慢品讀的書,如小說、散文之類的。而可以快速閱讀的書的特點就在於,貫穿全書的線索較少,相對獨立的章節較多,無論選擇從哪裡開始閱讀都能有所收穫。據作者的統計,可以快速閱讀的書佔九成,無法快速閱讀的書只佔一成,也就是9:1原則。

步驟三:今天閱讀的書要與昨天的不同

當然這有點難度,為了享受閱讀過程,我們主張集中閱讀一本書的時間不應該超過10天,這是一個原則。作者還建議,如果想要形成“在每天同一時間閱讀”的生活規律,最好的時間就是清晨,更為理想的是剛睡醒的時候。睜開眼後,不要馬上起來,繼續躺在床上讀10分鐘書。這樣一來,你就會徹底清醒了。

《快速閱讀術》從1頁讀5分鐘到每年讀700本書

03、為什麼讀後會忘記

這樣的閱讀方式,如何留住閱讀的體驗呢?看書失敗的真正原因,就像一個人只吸氣而不呼氣,他會窒息。也就是說,不要只是單純的“讀”,還要“寫”。轉變閱讀觀念,不僅僅是簡單的閱讀,而是“為寫而讀”。速讀,深讀,從摘錄開始,摘錄書中最精彩的部分。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抄完整段,而是儘量簡短,把摘錄的內容控制在幾行以內。作者將這種摘錄方法稱為“一行採集”。一邊看書,一邊整理屬於你的摘錄集,掩卷後,再翻閱,並從中挑選出“最精華的一行”,只此一行。讀一本書的全部價值,可以說,都凝結在這一行。

除了在“一行採集”的筆記本記錄之外,再準備一個筆記本,用來記錄“一行精華”和“一行評論”。先記下日期、書名、作者,然後摘抄“一行精華”,之後,用30~40字左右的篇幅,寫下“一行評論”。如果按照每天讀一本書的速度計算,一年之後評論的長度將超過300行。出於事後回顧的需要,摘錄和註釋都只佔一行,既簡潔,又有助於喚起最初閱讀時的記憶。

04、流水式閱讀的規則

之前,我們已經討論過閱讀的概念,如何培養閱讀習慣,閱讀後應該做些什麼。現在,我們來說說流水式閱讀的技巧——跳讀。首先,利用小標題來判斷這一章是否需要閱讀。如此有利於我們對書本內容的選擇、取捨,以及在短時間內選出閱讀重點。

能夠完全放棄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去蕪存菁。「跳過去一段不讀的話,會不會接不上背景情節,看不懂呢?」對於這種顧慮,我們能理解。但就現實而言,跳過不需要閱讀的部分,除了那些不能快速閱讀的書,並不會影響我們對書本內容的整體理解。就作者的經驗來說,在識別跳讀部分時,要根據三個基本標誌來判斷。

標記一:為區別同類書籍而加入的作者自述

商業書籍,以及自我提高的書籍,有時會加入過多的作者自述。那不僅僅是因為自戀的人太多,更是因為市場上有太多類似的書,必須通過對作者本身的描述來強調“此書和其它書在這一點上有區別”。

標記二:證實理論或主張的特殊例子,經驗

商業類、自助類書籍中,為了證實自己所闡述的理論或觀點,往往會列舉一些實例或自己的經驗。

標記三:渲染期望的誇張表達和危機情緒

這些內容對那些希望“獲得啟發”的讀者來說可能是很重要的。但是,這一部分寫得很煽情,只需要迅速瀏覽一下。

《快速閱讀術》從1頁讀5分鐘到每年讀700本書

05、流水式閱讀的具體技巧

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共有4個步驟:

步驟一: 仔細閱讀序言和目錄。合理利用序言與目錄,是確保高效輕鬆閱讀體驗的鐵則。

步驟二: 只讀開始和結束的5行。在確定開頭和結尾5行的內容後,你就可以確定你是否需要閱讀這個單元。在開始和結束都讀5行之後,發現這裡很重要,然後返回到單元開始仔細閱讀。那就是流水式閱讀的第二個秘訣。

步驟三: 確定關鍵字後再閱讀。讀一本書時,首先要找出幾個關鍵字。接著邊想著這些關鍵字,邊翻書,結果,與之相關的段落會不斷跳進眼簾。

步驟四: 使用不同節奏的閱讀。"此處似乎意義不大,使用流水式閱讀節奏","咦,這裡好像有關鍵詞,用中速閱讀節奏."這樣,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閱讀節奏,使之緩急有度。

以上四個步驟,大家不必從頭開始就全部執行。可從某一步開始執行,望大家參考。

《快速閱讀術》從1頁讀5分鐘到每年讀700本書

看了一本書,真的覺得有了收穫。這種收穫,可以是自己不知道的信息或知識,也可以是一種自己從未擁有過的感覺或價值。在評論數量不斷增長的同時,我們也能真正體會到閱讀帶來的成就感,以及讀書筆記逐漸累積的滿足感。但有時候,我會提醒自己要注意一點。也就是說,我們的閱讀目的有沒有偏離呢?當讀書量增加時,自然會希望獲得更多。因此,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把獲取知識和提高自身素質作為讀書的目標。

像作者一樣,現在一天能讀兩三本書,按照這個速度,每年能夠閱讀700本以上。堅持10年後,閱讀量將累計達到7 000本。這並非天方夜譚。

但是有了很多知識,並不意味著這個人就很了不起。就像穿著名牌的人覺得自己優雅而高貴一樣。沉溺於知識的人,往往會誤認為自己很出色。

不管年齡和閱歷如何,我們都要保持無知,也就是我們童年時那樣的心態,那麼,我們一生都會遇到感動自己的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