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連續9年無本土瘧疾病例報告,已達到消除瘧疾標準

華聲在線4月26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琪 通訊員 李合鋒)2020年4月26日是第13個“全國瘧疾日”,宣傳主題是“消除瘧疾控新冠,同防輸入再傳播”。4月26日,湖南省衛生健康委舉辦了“全國瘧疾日”宣傳活動。

當前,全國新冠肺炎防控進入“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關鍵階段,根據《中國消除瘧疾行動計劃(2010-2020年)》的要求,2020年是我國實現消除瘧疾目標年,今年的瘧疾防控工作顯得至關重要。

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省疾控中心主任李俊華表示,歷時60餘年,湖南的瘧疾防治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自2011年起便再無本地感染瘧疾病例報告,已經連續9年沒有本土瘧疾病例報告,達到了消除瘧疾標準,並已於2019年12月圓滿完成了消除瘧疾省級評估的技術評估,正在酬備迎接消除瘧疾終審評估。這是湖南消除瘧疾工作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將是湖南繼消滅天花、絲蟲病,有效控制鼠疫、脊髓灰質炎、白喉等疾病後又一重大的衛生事業成果。

“瘧疾的防治形勢依然不容樂觀。”李俊華表示,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國際間的合作不斷增多,出入境人員數量也隨之增多,輸入性瘧疾病例數量居高不下,死亡病例時有發生。所以,需要調整優化防治策略,加大督導考核力度,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協同推進瘧疾防治和消除瘧疾工作。集思廣益,聯合多方力量,致力於解決當下消除瘧疾防輸入的一些客觀問題。

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地方病寄生蟲病科科長李正祥通報了全省瘧疾防控情況以及工作的進展。湖南消除瘧疾工作進展及下階段工作重點則是聯合各部門的力量,共同做好輸入性瘧疾防治工作,完成消除瘧疾這一歷史性重任。

省衛生健康委疾控處四級調研員謝穎指出,對從非洲、東南亞、南美洲等瘧疾流的國家和地區回家的人員,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如有疑似瘧疾症狀的,在篩查新冠肺炎的同時,進行瘧原蟲檢測,以排除疑似罹患瘧疾的可能。

謝穎提醒,相關醫療機構提前貯存抗瘧藥品,以應對複雜的疫情形式造成的藥品生產、供應不足。發揮好聯防聯控工作機制重要作用,協作配合,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出入境人員的宣傳教育,提高出入境人員主動防控瘧疾的意識。同時醫療機構要增強診療能力,做到早期發現、早報告、早診斷和早治療,即“四早”。治療輸入性瘧疾病例,最大限度防止因瘧疾導致死亡的發生。

延伸

這些瘧疾知識要了解

1.瘧疾是什麼?

瘧疾又名“打擺子”,是由瘧原蟲經按蚊叮咬傳播的傳染病。臨床上以週期性定時發作的寒戰、高熱、出汗退熱,以及貧血和脾大為特點。瘧疾是我國五大寄生蟲病之一,以間日瘧較常見。預防瘧疾最好的辦法是防止蚊子叮咬。我省自2011年之後無原發病例,但仍有輸入性病例。

2.瘧疾的危害

瘧疾的危害:瘧疾的初期病徵與感冒相似,有間歇性發燒發冷和頭痛,不及時治療,可導致併發症如肺水腫、肝腎衰竭、貧血,甚至昏迷。後期如不經過治療,有可能發生嚴重併發症如腦型瘧、黑熱尿,甚至導致死亡。惡性瘧熱型瘧疾能引起嚴重的併發症,並波及腎、肝、腦脊液。

3.瘧疾的預防措施

瘧疾的預防,最有效的方式即是防止蚊蟲叮咬,在瘧疾流行的地區,儘量避免在蚊蟲活動高峰期(黃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動;如必須在戶外作業,可穿長袖衣和長褲,皮膚暴露處塗抹驅避劑,防止蚊蟲叮咬;睡前可在臥室噴灑殺蟲劑或點蚊香;睡覺時使用蚊帳或長效藥物蚊帳;房屋安裝紗門紗窗。

4.得了瘧疾怎麼辦

即使不幸感染了瘧疾,也不用著急,瘧疾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瘧疾,如果有非洲、東南亞、南美國家和地區的旅居史的人,回國後如有疑似瘧疾的症狀,那麼,請您佩戴好口罩,務必去往正規的醫院就醫,並告之醫生瘧區的旅居史,以免誤診或者漏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