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 新湖中寶30.8億港元入股併成第三大股東背後:張亞東要將綠城中國帶到一個新層面


公司 | 新湖中寶30.8億港元入股併成第三大股東背後:張亞東要將綠城中國帶到一個新層面


綠城中國再迎重大變化。

4月26日晚間,綠城中國先後發佈兩則公告:《關於收購浙江啟智及南通新湖股份之須予披露交易》和《根據一般授權本公司向新湖中寶集團發行股份》,信息含量大。

公告顯示,4月24日,綠城中國與新湖中寶簽署了收購啟東項目50%股權協議;4月26日,雙方簽訂認購協議,綠城中國將通過向新湖中寶增發3.23億股,引入其作為公司戰略投資者。若交易完成,新湖中寶將成為中交、九龍倉之後綠城中國第三大股東。

對於此次合作,綠城中國董事會表示,引進新湖中寶作為公司戰略股東,將為加強與新湖中寶集團的戰略交流與合作創造機會。認購事項還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以籌集更多資金用於集團業務運營,夯實集團的資本基礎,增強財務狀況,並擴大公司股東基礎。

這也是繼世茂福晟、金科融創紅星地產等企業股權動作之後又一行業大事件。綠城的大跨步發展以及幾大股東中交、九龍倉、新湖中寶的“重磅標籤”令業內再次關注起這家“產品主義”公司的變化:它要走向哪裡?

實際上,自張亞東進入綠城以來,它便展現了一系列變化:架構調整、全國化佈局、業績增長、效能提升等,這一系列變化都在印證2019年8月的一句話,“接任行政總裁後,我會將綠城中國帶到一個新的層面,這是我要做的事情,對綠城中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這家經歷過債務危機、人事變更的老牌房企,被重新按下加速鍵。

4月27日,港股指數表現活躍。據同花順數據,港股內地房地產板塊整體漲幅1.12%,受對新湖中寶溢價配售股份消息影響,盤中綠城中國漲幅逾17%,截至收盤漲幅達8.13%。

“1+1>2”協同效應

收購完成後,新湖中寶將成綠城中國第三大股東。綠城中國新股東結構為:中交持股25.06%,仍是綠城第一大股東;九龍倉則以21.68%持股比例位居綠城第二大股東;新湖中寶持股12.95%。

新湖中寶成立於1993年,並於1999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新湖中寶目前在全國30餘個城市開發住宅、商業和文旅項目,總開發面積達3000多萬平方米,豐富優質的土地資源為雙方在房地產開發上提供了更多合作可能。

對於這次合作外界認為產生的是“‘1+1>2’協同效應”。

新湖中寶也表示,公司增資入股綠城中國是基於雙方長期良好合作的共識和基礎,並有意向就未來發展加大合作力度,發揮各自的品牌、土儲、資金等優勢。本次交易將有利於新湖中寶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在地產領域的戰略佈局。

綠城中國也表示,向新湖中寶增發股份可在較短時間內充實公司運營及發展所需資金。財務層面,可優化資本結構,有效降低淨資產負債率;經營層面,可深化全國佈局、增加土地儲備,有利於提高公司資產盈利能力和資金使用效率,進一步提升公司經營績效。

綠城中國還公告宣佈,將收購新湖中寶位於南通啟東項目50%股權。該項目位於江蘇省南通市,屬於環滬1小時經濟圈,具備較大發展潛力。項目總佔地約1500畝,計容建築面積約198萬平方米,土地規模較大,適合打造小鎮類產品。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養老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和政府政策的扶持,“地產+養老”發展模式逐漸成為房企轉型新突破。收購完成後,綠城中國和新湖中寶將聯合操盤該項目,並充分發揮綠城營造特色小鎮、養老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力爭將該項目打造成為綠城康養小鎮的戰略標杆項目。

同時,新湖中寶近年來在金融和科技板塊的投資搶眼,可為綠城房地產開發注入更多資源,助力綠城進一步開展產城、小鎮等業務。

實際上,這兩家浙系房企是“老交情”企業,2007年時,雙方就合作開發海寧大型商住區百合新城,這兩年合作更是頻繁。

2019年12月,新湖中寶與綠城房產簽訂相關股權轉讓及合作意向書,向綠城房地產轉讓上海新湖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合計35%的股權及相關權益,綠城房地產出資約36億元。

這筆交易下,新湖中寶提前實現項目回籠,加速週轉率,綠城也藉助這次投資重回上海市場。

這次入股合作後,雙方都將借力實現更好的發展。

“我要將綠城中國帶到一個新層面”

“接任行政總裁後,我會將綠城中國帶到一個新的層面,這是我要做的事情,對綠城中國做出更大的貢獻。”張亞東在2019年8月接任董事會主席、行政總裁一職時表示。

綠城中國的目標是要成為自投業務品質領先者、代建業務行業領導者、綜合業務前瞻創新者。

實際上,他自2018年進入綠城中國以來就以做強綠城中國為“大任”。這幾年,通過優化組織架構、強調效率、強調競爭,強調機制與共贏,初步解決了“‘綠城是誰’‘綠城要成為誰’‘如何成為誰的問題’”。

2019年,在張亞東接手的一個完整財年綠城中國取得不錯的成績:2019年,綠城中國年度收入人民幣615.93億元,實現除稅前利潤人民幣99.5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和25.9%;累計取得總合同銷售面積約1027萬平方米,總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2018億元,同比增長達29%,銷售業績穩步增長,其中,投資項目合同銷售面積約522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1354億元。總體銷售回款率維持在87%的高水平,現金迴流加快;股東應占核心淨利潤人民幣43.36億元,同比增長14.2%;年度實現每股基本盈利人民幣0.55元,同比增長205.6%。董事會建議宣派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幣0.3元(2018年:人民幣0.23元),按年同比增長30.4%。

從目前業績來看,綠城中國已經實現了一定有質量增長,以人均效能為例,綠城2018年人均開發面積是7300平方米,當時張亞東表示未來三年要從7300平方米/人提高到8300平方米/人、9500平方米/人、11000平方米/人,但僅僅一年時間,綠城中國已實現了10000平方米/人。

這就是變化。

疫情影響下,不少房企均調低了業績目標,綠城中國也是少有的幾家調高業績的企業之一,且增速在20%,實現合同銷售2500億元;在今年一線城市的重要土拍市場上,都能看到它矯健身姿。1——2月,綠城中國在北京、杭州、成都、大連、溫州、天津等10個城市累計獲得13宗地塊,新增土地建築面積210.8萬平方米,拿地金額共計312.8億元,預估貨值585.6億元。尤其2月份拿地271億元,成為土地市場頭號獲益者。

近幾年,綠城也在積極拓寬投資渠道,一方面持續提升招拍掛投資力度和質量,另一方面大幅提高收併購能力。

2019年全年,綠城通過“收併購”獲取17個項目,包括上海新湖明珠城、西安桂語蘭庭等優質項目,收購項目貨值同比增長332%,助力整體投資實現規模與質量雙增長。

2020年至今,綠城先後獲取27個項目,新增貨值1249億元,其中以收併購方式獲取的有9個,包括上海青藍國際城二期,瀋陽仙林金谷、瀋陽新湖灣、瀋陽新湖美麗洲、南通啟東等收併購項目,進一步擴充了土地儲備。

攻城搶地的背後是張亞東要改變以往綠城投資結構、週期不平衡問題,2018年他以及綠城中國曾面臨“上半年無貨可賣”的困境,他一直在調整投資結構。

此次,通過與新湖中寶的深入合作以及大手筆擴充資源,綠城中國終迎爆發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