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嘴家鄉]•孩提時的一些事


[碎嘴家鄉]•孩提時的一些事

記憶中大約十來歲的時候,我偷偷地拿過父母一次錢。是一些五分的硬幣,全部裝在一個布袋裡。記不得是怎樣摸到那些錢的,只覺得布袋沉沉的,很勾引人。嚴格地說來那並不算偷,只是感到那袋裡的錢很好奇、很誘人,便抑制不住地從裡面抓了兩三把據為己有。十來歲的孩子手掌並不大,總共也不過幾毛錢,但那時的幾毛錢對於一個十來歲的孩子來說可稱的上是一筆鉅款了,我用那筆錢買了四個32開的筆記本,5支鉛筆和一大包糖果。筆和本子自己記日記用,糖果則分給鄰居的小朋友們共享,分發糖果時的感覺很美妙,彷彿自己是個大人,想給誰幾顆就給誰幾顆,獲得數量較多的小朋友用一雙崇拜的目光看著我,生怕我一會會變卦似的,只到把那些糖統統裝進了自己的衣袋裡又一顆顆剝進嘴裡才安定,以後那些接受過我糖果的小朋友讓他幹啥他就幹啥,讓他朝東他絕不會朝西。

[碎嘴家鄉]•孩提時的一些事

十多天過去後,當我再一次去父母放錢袋的地方發現布袋不在了,我估摸著父母發現袋裡的錢少了而轉移了地方。

[碎嘴家鄉]•孩提時的一些事

其實第二次並非是為了再次拿錢,而是覺得那錢袋沉沉的拿著很舒服,如果再讓我碰上第二次我絕對不再拿裡面的一分錢,因為那畢竟是件不光彩的事情,僅一次心裡就砰砰跳了很久很久。

[碎嘴家鄉]•孩提時的一些事

或許是父母發現錢袋裡錢少了之後一時難以判斷我們兄妹中是誰拿了那些錢,十幾天中我一直沒受到父母的質問與呵斥,只是在十幾天之後母親和我協商了一件事情,從此改變了我對錢的看法。

[碎嘴家鄉]•孩提時的一些事

母親是做裁縫的手藝人,由於她縫製的衣服做工精細,方圓數十里很有名氣,尤其是每逢村裡甚至更遠的鄉鄰有婚嫁慶典或是過年過節,來找母親做衣服的人接應不暇,案板上會壘起高高的一堆各色衣料,母親便不分晝夜的加班趕製。於是母親便教我鎖釦眼和繚衣邊,並且還給我一定的報酬。比如繚一條褲邊給我五分錢,鎖一件襯衫釦眼一毛錢,鎖一件中山裝的扣眼一毛五分錢,鎖一件棉襖釦眼兩毛錢。在母親手把手的耐心教導下,我不久就掌握了鎖、繚等一應工藝,到最後甚至能在縫紉機上幫母親縫製短褲、褲片、棉襖拉線等一些線腳簡單的衣物。

[碎嘴家鄉]•孩提時的一些事

鎖釦眼是件精細的活兒,先由母親把衣服上的扣眼按照特定的位置剪成一道長短規範的口子,然後由我負責將那口子用針線沿邊接扣打結鎖成釦眼。鎖釦眼的難度又取決於衣料的質地,像滌確涼、滌卡等布料剪出的扣眼,由於質地屬化纖類,釦眼怎麼弄都不會起毛,用單線沿剪口按規則的結釦縫繚,紋理清晰,經緯分明,鎖出來的扣眼整齊而光潔,即便是以後衣服穿破了釦眼也不會起毛鬆散。而棉質的布料稍微一動剪好的扣眼就會起毛,當時有種叫勞動布的布料,紗粗且顏色不一,外表以藍色為主,而內裡則呈現出藍白相混的色彩,一剪下去便經緯混雜,一針下去看不清明顯的針腳,因此就無法鎖出清晰的線結,稍不留神鎖出的釦眼就顯得毛毛糙糙的彷彿胸前布著一排補丁,相當難看。

[碎嘴家鄉]•孩提時的一些事

繚邊也是一項級精細的活計。當年的個體裁縫家中是不可能縫紉機和鎖邊機兼備的,所有衣料裁剪出來後也並非都是經過鎖邊後才縫製的,只有少數毛料、尼龍等布料的剪片才到專門的門店方能鎖邊。經過鎖邊的衣邊比較好繚,但無論何種衣料繚邊時下針十分講究。先將針穿上單線,下針時既不能太深亦不能太淺,針扎的太深就穿透了布料,這樣衣服的下面勢必會留下針腳的痕跡,影響美觀。而下針太淺只能將針腳落在布料的一根紗上,如此又會影響繚邊的質量,必須深淺適中,線繚的鬆弛適度方能不至影響面料的平展。

[碎嘴家鄉]•孩提時的一些事

每當一件衣服的扣眼和繚邊各道工序完工後母親都會進行嚴格的檢查,並即時指出存的問題的與不足,對部分不符合要求的環節還要親手修復甚至返工重做,直至達到最理想的狀態。

[碎嘴家鄉]•孩提時的一些事

母親驗收合格後便會當即按照事先說好的標準發給我工資,從不拖欠,即便是經過母親修復甚至返工的也仍然按我的勞動計算工資。不久我熟練了鎖釦眼、繚邊等各種工序之後,自己也做了一個布袋以保存自己的勞動所得,一分二分的硬幣會很快會花去,而袋裡留下的竟都是清一色的五分硬幣,裝在袋裡沉甸甸的,心理很是受用。

[碎嘴家鄉]•孩提時的一些事

記得一次兄長從縣中學回家度完暑假回學校,臨行時我將自己平時攢下的十多元五分的硬幣遞到已經上了車的兄長手上,他握著裝錢的布袋嗓子有些哽咽,而我的心裡卻有著一種難以言表的成就與自豪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