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之師”陳望道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的歲月

“新聞系是他很疼愛的一個‘女兒’。”10月25日,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辦公樓裡,陳振新這樣形容父親陳望道對於新聞學系的感情。在記者面前,他習慣稱自己的父親為“望老”。

陳振新一坐下來就跟記者閒聊現在上海幾大老報紙的轉型情況,笑稱還不太懂用手機看新聞,更習慣看報紙和網站。陳振新也曾是復旦大學電子工程系的教授,退休之後成了陳望道研究會成員,以研究員和兒子的雙重身份,重新回顧父親陳望道這一生。

作為《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首譯者的陳望道,一生榮譽甚多,他被冠以社會活動家、修辭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等多個頭銜。而對於復旦新聞學院的師生而言,他更為親切的身份則是——抗戰時期與學生共患難的復旦新聞學系主任,新中國成立之後復旦大學首位校長。

1920年陳望道走上覆旦大學講臺,中途因保護學生被迫離開近10年,總共在復旦執教47年,擔任校長25年。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復旦大學新聞學系險被停辦,陳望道力爭後才得以保留,薪火相傳延續至今。

今年是復旦大學新聞學院九十週年的誕辰,與它同歲的還有復旦新聞學院1949級學子藍聚萍。在陳望道任復旦大學校長期間,藍聚萍曾擔任過十年的校長秘書。

採訪約在藍聚萍的家裡,這是復旦大學一套老教師宿舍。當天他穿著一件灰黃色寬鬆的毛衣,頭髮梳得整整齊齊,手裡端著的茶杯還是復旦新聞學院80週年的紀念品,上面刻著“1929-2009年”,旁邊擺著一臺老舊的收音機。

這位90歲的老人,小心翼翼地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展示他前不久榮獲的一枚“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紀念章。在其身後的一面牆整整貼滿了他與家人、恩師陳望道以及復旦大學的合照,數十年的光影變幻講述著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的成長變遷。

“記者之師”陳望道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的歲月

藍聚萍戴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紀念章。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 供圖

“陳望道要辦,就讓他辦”

上海國定路400號,這是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現今的院址。2005年1月,新聞學院才正式遷入這個新院區,在它90年的發展歷史上,曾幾度變遷院址,經歷過停辦危機。

復旦新聞學系的誕生離不開陳望道的推動。1920年9月,陳望道被安排到復旦國文科工作。在此之前,同年的4月份,首個《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翻譯者正是陳望道。

“陳望道”這個名字一時間在國內進步青年組織中傳開。這一年,陳望道還與陳獨秀、李漢俊等人成立了一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後為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研討中國社會的改造問題,這是中國第一個早期共產黨組織。

出於對新聞事業的熱愛,陳望道將新聞學講座引進了學校。1927年,陳望道任復旦大學中國文學科主任,將學科內的新聞學講座擴展為新聞學組,還特聘新聞名家講授“新聞編輯”、“報館組織”、“新聞採訪”與“新聞學”等專業課程。

“雖然當時望老是中文系主任而不是新聞系主任,但他一直關心著新聞事業和新聞教育的發展。”陳振新告訴澎湃新聞。

正是有了這些理論建設基礎,1929年9月,復旦大學按照教育部頒佈的大學規程改科為系,原中國文學科分別設立中國文學系與新聞學系,復旦大學新聞學系正式成立。陳望道繼續擔任中文系主任,新聞學系的首任系主任則為中國文學科謝六逸教授。

在內憂外患的動盪年代,復旦大學新聞學系隨著國運坎坷而顛沛流離。為了給學生繼續上課,學院幾易其址,艱難求生。1937年12月底,日軍侵略,上海淪陷後,新聞學系與復旦大學其他院系部分師生遷至重慶,借用位於重慶菜園壩的復旦中學校舍復學。1941年5月,敵機輪番轟炸重慶,新聞學系高年級學生隨之又遷往重慶另一處鄉鎮化龍橋上課。

在重慶辦學期間,為了解決學生的學習場所問題,1944年4月,陳望道發起面向社會募捐的新聞館創建計劃,建館籌款目標是100萬元,但半年內就已募到150多萬元。一年後,1945年4月5日,新聞館終於落成,這是一間面積400平方米的西式平房,位於重慶夏壩校園西北角。

談起父親做的這件事,陳振新言語之間流露著心疼。1944年正是抗戰最艱苦的年代,從那一年夏天開始,望老到處借錢籌款,為了節省時間,他每天都是買個燒餅、喝杯水就算吃飯了,晚上則睡在朋友家滿是臭蟲的床板上。等籌到了款,望老累倒病了一個多月,整口牙齒都拔了,換成假牙。這場病後,望老把煙也戒了。

“雖然新聞館的平房只是用竹片塗上爛泥造起的,卻並不比現在造一座高樓大廈來得容易。”陳振新感嘆。

直到1946年6月,復旦新聞學系才隨同學校一起遷回上海。少有人知曉的是,復旦新聞學院還曾經歷停辦的危機。1952年9月,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在教學工作上全面學習蘇聯經驗,取消學分制與分組制。因聽說蘇聯只有黨校才辦新聞學系,有關部門曾擬停辦復旦大學新聞學系。

當時陳望道已是復旦大學校長。陳振新回憶,父親一聽說復旦新聞系要撤消了,急得不得了,兩次專程去北京,找教育部不行,又去找周恩來總理。總理請示毛澤東主席,最後毛主席說“陳望道要辦,就讓他辦”。這樣,復旦新聞學系才得以保留下來。

“記者之師”與時代的吶喊

如果瞭解那個革命年代陳望道和復旦新聞學院師生共患難、為時代發聲的歲月,就不難理解陳望道為何如此執著於保留新聞學系。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國內正處於新舊文化、勢力、制度激烈較量的時期。1931年,復旦中文系一位左派學生因集會需要私自敲響了校鍾,時任中文系主任的陳望道為了保護學生,被迫離開復旦。

離開以後,陳望道開大江書鋪,出版大量介紹新文藝思想的書刊,以及辦報紙和雜誌,包括《民國日報》、《太白》雜誌、《大江月刊》,同時出版《修辭學發凡》、《因明學》、《望道文輯》等著作,甚至發起成立了中國著作家抗日會倡導抗日活動,活躍於新聞出版界。

也由於出版物和抗日會宣揚進步覺醒和反侵略的思想,陳望道被國民黨當局以及日本侵略者視為“危險分子”。陳振新稱,那段時期父親陳望道是“黑名單上的人”。

“記者之師”陳望道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的歲月

陳望道之子、復旦大學電子工程系退休教授陳振新。 澎湃新聞記者 吳怡 圖

受此影響,陳振新從小沒有跟父親一起生活,也不知道原來父親是一位身份重要的人物,直到1949年才回到父母親身邊。如今也有80歲的他笑呵呵向記者擺擺手,“父母沒有跟我說,我那時候還小,並不知道父親在做什麼,小孩子有飯吃就滿足了,哪懂這些?”

1940年,陳望道回到了復旦大學,此時新聞學系已經遷往重慶。1942年9月,陳望道正式接任系主任,倡導民主辦學,把“宣揚真理、改革社會”作為辦係指導原則,鼓勵學生“有膽有識、學有專長”。

“他覺得改革社會就是要堅持真理,這個社會不好的地方就要去批判、去改革。膽,就是要有敢講真話的膽量;識,就是所講的話要有見地。”陳振新這樣理解父親的想法。

1943年,在陳望道的支持下,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於每週六晚上舉辦“新聞晚會”,以討論時事、進行學術研究的形式開展活動,人人都可以自由發言。晚會的主題事關國家前途,有“新聞與政治”、“我們的出路何在”、“中國將向何處去”等。

截至1946年6月,復旦新聞學系隨同學校從重慶遷回上海,新聞晚會共舉辦了110次。由於影響頗大,引起當局的警惕和校方的擔憂,陳望道卻站出來頂住壓力,“出了事情,我負責!”新聞學系也因此成了當時復旦民主力量最強的一個系。

“翻譯《共產黨宣言》對望老產生了很大影響,還有後來創辦的新聞晚會,當時國民黨把他界定為‘左派的民主教授’,而且我父親脾氣很犟,他當時處的環境一定是很困難的。” 陳振新反覆唸叨,“一定很困難”。

新聞學系遷回上海後,復旦大學燕園一座小樓也被命名為“新聞館”,學生們又重新回到這個叫做“復旦新聞館,天下記者家”的地方,新聞館前面的草坪當時叫“民主廣場”,也叫“民主草坪”。這裡承載著新聞人在暗湧流動的時代之下對於國運、命運何處去的思考與吶喊。

藍聚萍告訴記者,他是新聞系1949級的學生,中學時期就活躍在上海各大進步學生組織當中,負責地下學聯工作,聯繫群眾,組織學生運動,敢站出來講話。他解釋自己的名字,“把萍水相逢的人團聚起來” 。

在還沒上大學之前,藍聚萍就已經參加過復旦的學生運動。2011年復旦大學出版的校刊《復旦人》曾提到藍聚萍對於往事的回憶,1947年到1948年間的“民主廣場”,主要聚集著大學裡的積極分子和地下黨員,新聞系是當時復旦校園裡思想最活躍,民主氣息最濃郁的系,而新聞館和前面的民主草坪是當年主要的學生活動場所,學生經常組織學習小組、辯論隊,思想派別林立。

“大家參加社會活動很積極熱情,那時候總感覺有很多事情要做。”能進入復旦大學新聞學系讀書對於藍聚萍來說是無比自豪的事情,他說,當時新聞系很受歡迎,尤其復旦新聞系在國內的地位非常高。

藍聚萍那一屆新聞學系1949級學生總共有80人,組成一個大班級。他記得,當時陳望道校長跟學生的關係很親密,經常在校園走來走去,或者去新聞館、學生宿舍跟學生聊聊天,大家有什麼問題也直接跟他反映。

在藍聚萍家裡的那面牆上,貼著一張他與陳望道老校長在新聞館合影的老照片,還有一張是在1950年10月與同學在新聞館前的合照。

1949年4月5日,“新聞館”成立四週年之時,作為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重要奠基人之一的于右任從南京寄贈陳望道“記者之師”立軸一幅。

“記者之師”陳望道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的歲月

左起:伍必熙、餘家宏、陳望道老校長、藍聚萍、呂梁在新聞館前合影。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 供圖

好學與力行的新聞人

“望老與新聞系以及新聞事業的緣分,可以說長達近半個世紀。”陳振新認為,父親的一生,是跟所從事的語文教育改革和新聞教育改革分不開的。

重慶時期,陳望道創新式、前瞻性的辦學理念和方法為復旦新聞學系打下了穩固的根基。他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在當時條件艱苦的抗戰時期,恢復了新聞學系原有的復旦新聞通訊社,並且自任“復新通訊社”社長、出版復新社的《通訊稿》刊物,由學生當編輯。另外,他還鼓勵學生辦壁報,所辦的壁報有《夏壩風》等30多種。

陳振新還記得有這樣一件事:一次陳望道上課,進教室後他不急著上課,卻向同學提出一個問題,“我們每天來上課要經過的那座橋,兩邊的護攔杆有幾根?”同學們面面相視,沒有一個人舉手回答。陳望道嚴肅地說:“我們作為未來的新聞人,要隨時注意身邊的事情,要有敏感性。” 他還曾要求學生去人多的地方,如茶館等練習寫作,以鍛鍊專注度。

1943年,陳望道提出“好學力行”四字作為新聞學系系銘。起初曾有人建議用“打成一片”,陳望道思慮再三認為用“好學力行”更合適,大家經過討論,最後確定使用後者。“望老說,學行並重這才是對新聞人根本的要求。”陳振新解釋父親當時的想法。

陳振新告訴澎湃新聞,“新中國成立後,他作為復旦的校長,是把新聞系當作兒女來培養的,有一種講不清道不明的感情。”此前,他在接受其他媒體採訪時提及,當了校長後,陳望道在給畢業生的題詞中語重心長地寫下: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復旦大學動員在校學生參加軍事幹校,併成立“保送學生委員會”,新聞學系率先公佈錄取名單光榮榜,共計有29名同學,名單裡面就有藍聚萍。這一去便是13年,藍聚萍在1963年才回到復旦,後來擔任陳望道校長秘書。

談起當時這個決定,藍聚萍一臉的“雲淡風輕”,並不覺得是什麼大事,“解放初期,大家當時的思想很簡單,就是哪裡需要去哪裡。”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復旦新聞學系的學生培養目標為“有鞏固基礎、發展前途的新聞文字工作者”。1992年12月4日,經校務會議同意,復旦設立了“陳望道新聞教育獎”。

時至今日,復旦新聞學院“新聞晚會” 的傳統仍然被保留了下來。今年10月22日,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學生會舉辦的“新聞晚會”第153期院慶特別期在新聞學院蔡冠深報告廳舉行。

作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九十週年紀念系列活動之一,10月26日-11月25日,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還舉辦了“歷史的底稿——十七世紀後中外珍報展”,展出的90份中外報刊,除《申報》創刊號之外均為原件,藏品源自全球各大洲數十個國家,刊印時間跨度長達300多年。在10月26日該報展揭幕儀式上,復旦大學老新聞學系副主任、教授董榮華稱,這是歷史的延續。

據《復旦新聞學院大事記》記載,1935年10月,為慶祝復旦大學30週年校慶,新聞學系舉辦“首屆世界報紙展覽會”,被譽為“中國新聞史上的創舉”。當時,校長李登輝親自擔任籌備會會長,系主任謝六逸任副會長。展覽會為期一個星期,參觀者近萬人,展出了本國報紙1500多種,分別來自33個國家的外國報紙500多種。

1945年4月5日,復旦大學新聞館在重慶舉行開館典禮之日,新聞學系舉辦了第二次“世界報刊展覽會”,展出國內外報刊上千種,陳望道時任新聞學系主任。

“昨天的新聞就是今天的歷史,我們做新聞的人是隨著歷史一起成長的。時代在不斷變化,但永遠都不要忘了新聞人是從這個地方起步的。”10月26日,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米博華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說。

在接下來的11月2日復旦大學新聞學院90週年院慶大會上,藍聚萍將作為校友代表發言。10月25日採訪結束之時,澎湃新聞曾問及他對於新聞學系90週年誕辰的寄語,他說了四個字:發揚光大。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伍靜,學生張舒卉、張申博、舒鈺嫣對本文有貢獻)

“記者之師”陳望道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的歲月

1950年10月新聞館前的合影,前排左二為藍聚萍。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 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