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老齡化解決方案大PK

日前,由復旦大學舉辦的上海論壇上,老齡化問題成為各國專家學者討論的焦點。阿爾茨海默病的患者要如何照顧,開放式的社區養老具體如何操作,得了帕金森症或者突然中風的老人,接受完治療後如何繼續有質量的生活?

一系列聽上去讓很多年輕人“不敢多想”的話題,在高級別會議上被提出來。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注意到,世界各國提出的一些解決方案令人“腦洞大開”。

各國老齡化解決方案大PK

“想到上海的低生育率,就覺得這個問題的討論和解決迫在眉睫。”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彭希哲是這個話題的牽頭人,他告訴記者,過去30年來,上海的最高生育更替水平為1.1,現在僅為0.9,而同樣面臨著老齡化難題的美國、日本,兩國的生育更替水平分別為2.08和2.1。

親屬照顧老人,政府付費

愛德華·勞勒(Edward Lawlor)教授曾經在美國聖路易斯市老齡化研究中心、芝加哥大學、哈佛大學、華盛頓大學任職。他曾向社會募集了一大筆資金為布朗大學設立了一個社會工作基金,並且長期活躍在最基層的老年社區,他掌握了大部分美國養老創新案例,包括科技領域,也包括政策和項目領域的革新。

“我們現在要求社區養老機構提供以用戶為中心的護理。”愛德華·勞勒說,這種護理,過去通常會外包給社會工作機構,但現在的新方案是,要求家庭成員或者配偶來照顧老人,然後適當給予這些人一些獎勵。

“在一些州,這個支付的報酬是每個小時約11~15美元。如果這種照顧技術含量很高、很費力、具有挑戰性,那每個小時的報酬可能會更高。”愛德華·勞勒說,這個方案目前在美國的很多州都已經付諸實踐,效果尚可。

除了政府購買家庭成員養老照護服務外,還有一些私營保險公司也在參與相關產品的設計。他們從一個人年輕時開始向他出售保險產品,到了他老年需要照護時,會按需撥付“購買服務”的費用。“政府對於家庭成員看護老人的觀念改變,不是‘一句話的事兒’,而是要付出實際行動,要給這些家庭成員鼓勵、現金報酬。”愛德華·勞勒說,大多數美國人並不認為養老是子女應盡的義務,他們更喜歡老人獨立、子女獨立,但如今,面對嚴峻的老齡化趨勢,美國政府越來越傾向鼓勵“家居養老”。

各國老齡化解決方案大PK

在技術領域,美國人現在正大力扶持遠程醫療、遠程健康類產品,尤其在農村地區,這種技術為當地人帶去了極大的幫助。這些項目的發展經費,並非全部由企業自籌,很多來自政府辦的醫療保險、醫療救助中心。

比如,麻省理工學院老齡化實驗室就得到了來自政府醫保中心的資助,“這是一個集產學研於一體的舉措,我們可以集思廣益,合作推進老齡化的創新解決方案。”

各國老齡化解決方案大PK

抵押房屋,向政府借款養老

同樣面臨著老齡化困境的,還有韓國。韓國國立首爾大學國際研究院副教授宋吉永(Jiyeoun Song)說,目前韓國的老齡化速度超過日本。“世界上大多數老齡化國家的老齡化速度是15%,韓國只花了7年的時間,老齡化速度就從7%上升到了14%。我們預計,韓國將會在2026年進入超老齡化的社會,也就是說人口中大部分都是65歲以上的老人。”

與中國目前的情況類似,韓國主要依賴“家庭養老”,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韓國老人開始獨自居住。這種獨居帶來的最直接問題是缺乏照料。未來,住在農村地區的老人要比城市老人“幸福”。他們可以很容易地與身邊社區連接,有街坊鄰里可以互相照顧;但一個城市老人,公寓居民間感情大都比較冷默,“大家互不相識,關鍵的時候都幫不上忙。”

宋吉永介紹,韓國政府目前出臺了兩條算得上比較創新的解決方案——一是給老人提供更多就業機會;二是政府借款給老人,老人抵押房產,“老人要用錢,可以問政府借。去世後,政府可以收回他的房屋。”

同樣與房產有關,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社會工作系副研究員洪瀏提出了一個更加令人興奮的創想——學生需要住房,老人恰好有多於一間的住房。那麼,何不讓青年學生與城市老人結對,一起住?“我指導一些學生研究這個問題,怎麼樣教老人和青年學生進行匹配,老人得到陪護,年輕人也省了租金,這個項目還在進展中。”洪瀏說。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燁捷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