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话,让孩子自己感受好与坏

别说话,让孩子自己感受好与坏


01

去菜市路上,迎面走来一个满脸疤痕的男生,旁边的妈妈连忙用手,遮住了孩子的眼睛。

孩子很蒙圈,问为什么要捂住他眼睛?

妈妈说,刚刚路过一个吓人的哥哥,怕你害怕。

孩子四处巡视,好奇地问,在哪里?这时,那个满脸疤痕的男生只剩下背影。妈妈指了指说,就是那个。

那孩子闪着眼睛努力地看,大概是没看到正脸,撒腿就往男生走的方向跑。

我站在路旁装作整理包,想听听那孩子回来的反应。

他回来是这么说的:“妈妈,哥哥一点都不吓人,他还冲我笑呢。”

“哦,是吗?我看他脸上那么多皱皮,还挺吓人的。”

孩子乐了,笑妈妈胆子太小。

我一听孩子说的还真是有道理,原本孩子挺胆大的,是妈妈胆子小,把害怕的感觉映射到了他身上。

别说话,让孩子自己感受好与坏


02

忘了是在哪读过一段话,大意说,一个饥肠辘辘的母亲,回到家会想着给孩子食物,一个从凛冽寒风中归来的父亲,会想着给孩子添衣。

孩子的感受,很多时候是我们转嫁给他的。

比方说吃东西。家庭里,如果大人对芹菜的味道有偏见,认为不好吃,孩子也会排斥芹菜。比较常见的,一般爸爸妈妈口味轻,孩子也吃的清淡,爸爸妈妈口味重,孩子也吃的热辣。

比方说我自己。女儿一岁多,我拿回来一本古诗,念了一半就继续不下去,改成了绘本。因为我觉得绘本比古诗好看。

渐渐地,女儿就不爱听古诗了,每次我拿起古诗的书,她都会抢走,从书架上另外找一本。为此,我后来废了好大一番劲,才慢慢让她重新接受古诗。

还有在外面,经常遇到小猫小狗,原本孩子对它们很友善,可孩子妈妈害怕,就会指着小猫小狗说,“它们会咬人,别过去”。

以至于,孩子下次再遇到小猫小狗时,老远就跟看见怪物一样,吓的半死。

有一个妈妈就说过,她小时候被告知狗很凶猛,至今都谈狗色变,无论是宠物狗还是流浪狗,只要是狗,她都很恐惧。

现在想来,孩子害怕、不喜欢的东西,很多都是被我们传染,并不是孩子真实的感受。或者说,孩子压根没有亲自去感受过,我们口中所谓的不好、吓人

别说话,让孩子自己感受好与坏


03

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去感知呢?

孩子是有思想感知的人,他们懂得自己体会和感受,得出结论

而且,很有可能孩子跟我们的感受反应,完全不一样呢。

和所有妈妈一样,带孩子去打针抽血,我总会下意识地不让孩子看。所以有好长一段时间,女儿对打针抽血很恐惧。

后来看育儿书多了,忽然开窍了,大大方方让女儿看,女儿倒不怕了。

上个月,带女儿检查身体,要抽三支血。护士担心女儿会闹,拿了几张小猪佩奇的贴纸,告诉她一会抽完血,贴纸就送她了。

结果,女儿从头到尾没有哭,看着护士阿姨抽完三支血。

护士阿姨看的目瞪口呆,一直夸她好勇敢。

勇敢是一回事,女儿清楚地知道抽血是怎么回事,心里有预期,不害怕才是真。因为她亲眼看过,体验过抽血,知道没有想象中可怕。

所以,你看孩子的反应远比我们想象中不一样。

每个人对事物的体验感知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感知觉,不代表孩子也这么认为

在幼儿时期,倘若孩子只活在,我们告诉他的那样,孩子会缺少很多宝贵的体验。不知道原来打针不可怕,芹菜也很香,小猫小狗其实不凶猛。那他只会活在我们的体验和感受里。

别说话,让孩子自己感受好与坏

04

“我们到底要带孩子绕开什么?”这是《让孩子自己走》中的一句话。作为父母,我们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可以让孩子避开一些丑陋、恐惧,不好的事物。

可与此同时,我们也带孩子绕开了他自己的体验和觉知。

我们以为那样做是爱孩子,保护孩子,有时缺会惊奇地发现,他们原来和我们想的不一样。

特别是当我们作为过来人,告诫孩子,哪些好,哪些不好的时候,实际上,所谓的好和坏,也仅仅是我们的个人经历罢了

有时,不妨让孩子敞开去面对一些事物。或许能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成长。

就好比,我一直觉得虫子类的东西很恶心,可女儿有时候就很好奇。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在草坪打羽毛球,女儿发现一只千足虫,我看的手心冒汗。女儿却觉得它很可爱,有很多只脚,蹲在那里看了半小时。

陪女儿盯着千足虫看了半小时后,我似乎也没觉得它有多恶心了。

倘若,我按照自己的反应,不让女儿看,把她拖走,她就不会知道虫子也很聪明。当女儿拿草逗它时,它会立马蜷缩起来,并想找洞钻进去,而且它走路的样子有点萌。

一个是通过我的告知,认为千足虫很恶心,一个是通过自己观察,认为千足虫很聪明。两者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多给一些机会让孩子自己去感受体验吧。

好与坏,丑与恶,孩子都有自己的结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