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佳:堅持教育事業中不變的本質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教育系統經歷了一次全面檢驗,全國教育系統通力合作、克服困難,教育教學秩序平穩有序恢復。在此背景下,教育行業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後疫情時代,如何有效整合教育資源成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近日,新東方滿天星教育總裁周佳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教育是有自身的規律的,不同的學段,有著不同的發展階段與培養目標。

周佳:堅持教育事業中不變的本質

實施探究式教育 重點培養孩子學會如何學習

行業在動盪,公辦園吸引了大量的優質的骨幹教師,留給民辦園的教師隊伍層次不齊,新教師的佔比越來越大,所以,培養新教師迅速上手,成了很多園所迫切的焦慮點。

對於滿天星幼兒園來說,也面臨這樣的挑戰。如果從傳統觀念上講,老師要先“武裝好”自己才能勝任,確實會讓很多園所抓狂,因為所謂的成熟教師,無法一夜“成名”,無論是心智的成熟,還是經驗的積累,都需要歲月的沉澱;但如果從今天的教育理念出發,就需要換思路去思考培養路徑,並做合理的效果評估。

首先,滿天星實施的是探究式教育,是基於好奇心的探索與探究式的教育,重點在培養孩子學會如何學習,而不僅是關注學業成就。在這樣的前提下,孩子的重要陪伴者—教師/家長,也都應該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飽有好奇心的探究者,如何在生活中發現問題、如何使用資源、工具去解決問題、如何去在團隊協作中落實問題的解決……這些都需要老師和孩子共同去經歷。只要老師是努力的,是飽有好奇心的,就是孩子的好榜樣,就是我們歡迎的好老師。

我們無法期待“塑造”出一個所謂的成熟老師,就能應對孩子的成長中的所有問題,老師跟孩子是一起在點滴的經歷中共同成長的。

同時,我們也要明確一點,老師的一節課上得好不好,跟孩子的成長沒有必然聯繫,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是日積月累的,是多方面引導下的成果。只要我們的教育方向是對的,教育理念是對的,我們就應該允許老師和孩子一起去探究、一起去積累生活經驗,互相陪伴下成長。

堅持教育事業中不變的本質

做教育不是總在追熱點,它不是一個隨著用戶需要變化而不斷變化的載體。教育是有自身的規律,不同的學段,有著不同的發展階段與培養目標。因此,我們作為學前教育工作者,不應該因為外界環境的變化而無謂的波動。今兒一個所謂的創新理念,明兒一個所謂的國外新玩法兒,卻在追逐所謂的“創新”中失去了自己的初心,失去了自己的教育方向。

滿天星從2007年成立,一直堅守“品格教育”“雙語教育”的大方向,從2014年明確了探究式教育方法一來,一直在認真地踐行著。

“品格教育”不僅是孩子的培養方向,但同樣也是我們對教師的培養方向。遊戲化課程也好、華德福課程也好,這些都是可以通過教師不斷學習去習得的,但無法習得的是老師發自內心的愛孩子,尊重孩子,一腔熱情追求教育事業的初心,而這些,都是作為一名幼教的基本素養,基本品格。

滿天星的教師培養體系中,讓老師們去體會如何欣賞同事的優點、如何去體會不斷挑戰的自驅力、如何去接納自己和同事的不足、如何自信的去思考、去探究、去判斷、去學習。這些內容佔據了很大的比重,也是老師們非常歡迎的內容,大家非常明白,只有自己心中有愛、愛自己,愛團隊,愛孩子,自己才能有足夠的源動力去真心想把教育做好,才能真心想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而這些,也恰恰是老師給孩子的最有利的影響力,是孩子在幼兒園的最重要的收穫。

教師應具備強大的個人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

我們希望老師具有強大的個人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

首先,個人能力。

我們無法預知未來是什麼樣子的,但我們大概可以預料到,未來是信息化時代,大量的信息充斥於我們的生活,我們作為教師,是否具有獨立人格,是否能做獨立思考與判斷,是非常重要的素養。

滿天星是新東方旗下的幼兒園品牌,我們貫徹新東方的核心教育理念:終身學習、全球視野、獨立人格。我們需要老師們持續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就會不斷的去探索新知識,就會不斷的去發現真問題,解決真問題;當我們見多識廣,就會理解更多的相同與不同的存在,我們就會不斷的去思考,明確自己想要什麼,做出獨立判斷。

這樣的老師,才是孩子們的高質量的陪伴者;因為,未來的孩子,具有獨立人格,也一定是他們的生存根本。

同時,人際交往能力

未來的時代,需要我們具備鏈接能力,人與人的鏈接、人與信息的鏈接、人與資源的鏈接……所以,溝通能力、分析能力、做決策的能力等都體現其中。而這些,不單單是老師能上好一節課,而在於自身的修煉與刻意練習,而這些也都是老師們的生存能力。

無論未來發生什麼變化,特別是我們不知道未來將會發生什麼變化,但我們堅信的是,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自己也要努力成為那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