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本该重农业、重技术,日本为何独树一帜奉"武家文化"为大本营

平原本该重农业、重技术,日本为何独树一帜奉

武士

古语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区域的民风,跟该地区的地理环境是息息相关的,正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虽然包含贬义,但是山林地区,劫匪,山贼确实经常出没,比如我国西南地区,素有“南蛮之地”的称谓;再比如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居多,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民风剽悍好斗。

而平原地区,纵观世界历史,能够成为几大文明的发源地,几个重要的相同点就是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气候适宜,适合农业发展。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的人口密度稠密,群众安居乐业,重视生产技术,但是有一个国家例外,关东平原作为日本最大的平原,民风一度极具侵略性,尚武之风盛极一时,武家氛围浓厚,我们在影视剧中接触到的“武士道”精神,就是起源于该地区,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种截然不同的局面呢?

从文化冲突到看家护院,武家文化兴起

1. 大和民族东征关东平原,武家文化的萌芽

武家文化的起源,牵扯到一个复杂的地理,历史环境。关东地区,虽然是日本最大的平原,但是从日本历史上来看,开发时间却相对较晚,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荒芜的状态,类似于我国的东北平原(东北平原曾被称为“北大荒”)。而关东平原作为日本民族虾夷人的祖地,是日本骑射文化的发源地,该地区的人民长期以骑射狩猎为生,民风剽悍,尚武尚勇,但是人民的开化程度却不高。

平原本该重农业、重技术,日本为何独树一帜奉

日本骑射文化

日本是受中国汉唐文化影响最大的国家,因为日本西部地区更加毗邻中国,所以在历史上,日本西部地区的文化科技水平一度大大领先东部地区,而东部地区广袤富饶的土壤又是西部大和民族所需要的,冲突在所难免。

在大和民族向东扩展的过程中,受到了虾夷人的强烈抵抗,不仅是武装冲突,农耕民族文化也接受到了虾夷人尚武思想的冲击。随着全面战争的爆发,大和民族也出现了很多骁勇善战的将士,这一时期的关东平原就像一个武家文化膨胀的摇篮,快速地改变着日本的社会风气。

2. 庄园制兴起,武士成为私人武装力量核心

武士这一形象的出现,可以追溯到9世纪时期,大和民族在向东推进之后,为了巩固该地区的统治和照顾地主阶级的利益,开始在关东推行庄园制,这导致了大量庄园的出现,庄园主出于安全目的,开始挑选分离一部分强壮的农民专门作为武士保护庄园。

关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尚武之风,加上各豪族的竞争关系,一时间以培养武士为竞,大量武士开始出现,与此同时庄园的武装力量自然又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重视,对应的,地方政府也开始组建武士团。

平原本该重农业、重技术,日本为何独树一帜奉

武士

各豪族为了争夺利益,竞相培养武士,一时间,武士成为了一个社会需求量极大的职业,战争的影响尚未远去,武士作为私人武装力量的大规模出现,都极大的助长了原本就尚武的关东民风,武家文化开始快速发展。

由此可见,武家文化的出现不仅仅是单纯的地理因素所致,文化的冲击和融合才是真正推动武家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一如十字军东征,一如东西罗马帝国的分裂,文化的差异,往往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放大,而武家文化正是那个时代所需要的思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尚武尚勇的思想才得以从一个虾夷民族身上跳脱出来,流进了大和民族的血液里,武家文化得以成型

时代动乱,武士集团独揽大权

1. 天子大权旁落,镰仓幕府建立,武士登上政治舞台

武士和樱花几乎成为了日本这个国家的象征。社会阶层的划分,是一个封建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在我国2000年的封建史中,“士农工商”是稳定不变的,日本的封建时期,字面来看也是如此,但是日本“士农工商”中的士却跟我们的“士”有所偏颇,我们的“士”指的是官员,而日本的“士”却是指的武士。本来只是负责看家护院的武士,为何会一跃成为社会高层?

平原本该重农业、重技术,日本为何独树一帜奉

武士登上政治舞台

这件事可以追溯到日本贵族对关东地区的争夺划分,在各贵族集团争夺地盘利益的时候,武将赖源朝所率领的武士集团快速强大起来,在平安王朝末年击败实权派平清盛一族之后,成为了日本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1185年赖源朝建立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武士集团政权“镰仓幕府”。幕府的建立,架空了天子的很大一部分权力,他们鄙视贵族的奢靡生活,崇尚以“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为核心的思想,结合“儒家 佛道禅宗”,形成了“武士道”作为武士的精神支柱。

而13世纪,元朝军队的两次远征日本,幕府对外的强硬态度得到了日本民众的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天皇彻底成为傀儡,幕府成为日本的实际政治中心。武士在这种情况下以极高的地位登上了政治舞台,幕府在日本的崇高地位使得“武士道”精神开始广泛快速传播,武家文化成为了日本主流文化。

2. 幕府交替,日本进入战国时代,武士成为国家主人

在经历两次抗元战争之后,镰仓幕府元气大伤,也没有实力犒劳战争中立功的武士,内讧随即爆发,在醍醐天皇以武士为主力的倒幕运动中,

1333年镰仓幕府轰然倒下,其后虽有足利尊氏效仿赖源朝建立室町幕府,却难复辉煌,而在倒幕运动中,大批新的武士贵族崛起,室町幕府后期再也无法控制大名之间的冲突,日本随即进入战国时代。

平原本该重农业、重技术,日本为何独树一帜奉

战国时代武士

长年的战乱使得武士充满用武之地,武士的地位和其“武士道”精神在这一时期逐渐达到巅峰,整个日本沉浸在武家氛围中。在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后,以“关东沃野千里,德川君可有意乎?”将德川家康分封到了关东平原,关东平原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期。

这段历史颇周朝像秦伯受封关中之地,同样是开发程度很低的关中平原在德川家族的经营下迎来了黄金时期,待到丰臣秀吉病逝,德川家康逐步消灭了丰臣秀吉的势力,建立了德川幕府,结束了战国时代。武士在这样的情况下,再次成为了权力的中心,而关东平原作为日本武家文化的发源地和德川家族的兴起之地,也在这段时期孕育出了最浓厚的武家文化。

德川幕府的建立使得武家文化达到顶峰,德川幕府虽然名义上是武家和天皇公家共同执政,但是武家实际上独揽大权,武士在这一时期拥有极大的权力,哪怕是一个穷困潦倒的落魄武士也可以让一个腰缠万贯的富商跪拜,更是可以直接斩杀冒犯自己的平民。这无疑会极大地推动武家文化的盛行,一时间人民以武士为荣,对武家文化的推崇无以复加。

平原本该重农业、重技术,日本为何独树一帜奉

德川幕府

不止于“武”,武家文化在近代日本的传承

德川幕府政权执政的两百年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也执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直到1853年,美军的军舰打开了日本的国门,在这之后列强蜂拥而至迫使德川幕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通商条约,幕府的威信在民间大打折扣,倒幕派再次活跃起来,许多年轻武士不满幕府的腐朽统治,不思进取,纷纷加入倒幕派,这个时候日本近代史上最负盛名的明治天皇登上了历史舞台,明治天皇领导了明治维新,推翻幕府之后,天皇重回政治中心。

而在倒幕运动中,不予余力鼎力支持明治天皇的武士大久保利通被委以重用,旗下的武士转而成为了日本维新期间军队建设的陆军,海军骨干,“武士道”精神再次被带入新军中。大久保利通虽然是武士出身,却思想开明,主张变革,这样思想也给日本武家精神注入了新的元素,武家文化得以在西方文化大潮的冲击下传承下来。

可以说,在经历过武士阶层崇高的社会地位和武家统治长达600多年的日本,武家文化的浓厚是必然的,

而关东平原作为日本武家文化的摇篮,拥有最浓厚的武家文化也是理所当然,而武家文化能够传承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东方脾斯麦”之称的大久保利通的开明思想,使得武家文化在面对强大的西方文化输出中仍然屹立于日本民族的精神脊梁之上,但是武家文化的过度尚武和极端的效忠誓死情绪在带入军队之后,也为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埋下了祸根。

平原本该重农业、重技术,日本为何独树一帜奉

武家文化

在经历近代的战争冲击后,日本政治体系进入了君主立宪制,天皇成为了国家象征,但是昔日声名显赫的武家文化并未没落,作为支撑大和民族的信仰,武家文化存在很多积极的方面。

武家文化提倡对知识的钻研,格外讲究人身心的全方面修养,在武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武士在修习武艺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文化学习,这为日本的意识形态文明的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这些武家文化的精华,如茶道,剑道,禅宗,柔道都良好的传承了下来,关东平原也被奉为武家文化的大本营,成为了日本的文化中心。

参考文献:《菊与刀》《德川家康》《源氏物语》《战国风云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