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华北平原人口极少,目前华北平原农村的村子大多是明初建庄

从存量大数据看北伐成功没有先例,为什么朱元璋成功了?

中国历史上的北伐很多,但是大多惨败,真正彻底成功的,只有朱元璋。(另有国民革命军在以两广和湖南南部为基本盘的北伐战争中打败北方的北洋政府各派系军阀,形式上统一全国,事实上后期蒋介石政府的统治核心区基本盘和朱元璋一样也是江南地区

中古以后,中国的内部防务格局,从传统的以函谷关-汜水关为界的东西竞争,转变为南北竞争。东西竞争时代,地狭人寡的关西势力一直压制规模和人口远超过关西谷地的的关东平原,周、秦、西汉、北周、隋、唐都是发迹于关西,然后挫败关东势力,唯一的例外是东汉以河北为基本盘。(因为那时候关中已经被赤眉军彻底破坏,几乎人烟断绝)

在南北竞争时代,北洋地区长期压制南方,隋唐宋元清包括解放战争的统一,全部是北方征服南方,只有朱元璋从南打到北,将蒙古人打回漠北草原去了。而祖荻北伐、恒温北伐、刘裕北伐、刘义隆北伐、还有南宋的多次北伐都没有完成收复华北的战略目标,这是因为:

1 北洋契丹各省在地缘上几乎是一个整体----规模庞大的关东平原引领整合关西的渭水河谷 汾水河谷 伊水-洛水谷地 忻州谷地 上党谷地和大同谷地,而南方的地缘割裂比较严重,分割为为江南、湖南、荆襄、 四川、珠三角,四个主要人口聚居区,分离比较远,难以整合,而且势力相与顽衡,没有哪一个是一家独大,容易出现五代时期的分裂局面,其中江南地区优势略微明显,往往成为南朝政权的主要引领区,也是南朝定都的主要基本盘,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南方政权都能整合整个南方。下图:南方各核心区分离较远 文化不同,地缘割裂,面积人口规模接近,导致头部的江南地区做不到一家独大来引领整合。

明初华北平原人口极少,目前华北平原农村的村子大多是明初建庄

2 北方人口规模上至少和南方持平,且有更多的更好的战马,骑兵优势明显。粮食和农业壮丁炮灰是古代战争的两大战略资源,北方这方面的整合比南方还要容易,下图:现代中国人口密度图,规模最大的依旧是北洋关东平原,江南和珠三角人口最稠密但是受制于整体面积,规模相对略小

明初华北平原人口极少,目前华北平原农村的村子大多是明初建庄

现代中国人口密度图,规模最大的依旧是北洋关东平原,江南和珠三角人口最稠密但是规模相对略小

那么 ,朱元璋为什么能做到历史上唯二的成功?

元末明初全国防务形势背景之一:江南四省人口占全国的70%

元末明初时期江山残破,北洋地区和四川是一片萧索、土地荒芜、人烟断绝、文教衰败的全国人口格局

明朝建国前后,大量人口拥挤在江南平原和江西的环彭蠡环装平原和赣水系统的小河谷里,同样肥沃的成都平原、南郡 环洞庭 北洋大平原地区都是人烟稀少,即便是洪武大移民,也只是改善了很多无人区的惨状!

下图:洪武初年地少人稠的山西人口400万(主要分布在汾水河谷 上党 忻州 代州四个谷地),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叠加人口累计不足380万,四川人口90万,江西1200万 南直隶1600万 浙江1100万

当时珠三角还没有发展起来,潮汕平原和广府平原人口相当 都为120万左右

明初华北平原人口极少,目前华北平原农村的村子大多是明初建庄

明朝时期 江南独大,广东还没有发展起来:每个点代表一千户

例如,至正十七年九月,农民起义军首领张明鉴,率领数万军队赶跑了元朝的镇南王色目人孛罗普化,占领了再次繁荣起来的扬州城,但是此人为了解决军粮问题,以扬州市民的人肉作为军粮。“日屠居民以为食”。这种屠城加剧了扬州的衰败。后来明将缪大亨占领了扬州城收编了张明鉴。得到扬州后,朱元璋统计户籍,竟只剩下18户,消失的百姓大多皆为守军军粮了。后人便将当年这18户人家居住的地方成为十八家巷,沿用至今。原本扬州的百万人口,在明末乱世中,或被杀做军粮,或逃离,只剩下一个破败的空城。张明鉴喜欢生刮人肉片,人称“一片瓦”。当时扬州城被元军和其他军阀长期围困,饥荒遍地,抄掠不到粮食,张明鉴的军人就以城中饥饿的瘦骨嶙峋的百姓人肉为军粮。《明太祖实录》载“

明鉴等既据城,凶暴益甚,日屠城中居民以为食。

明初华北平原人口极少,目前华北平原农村的村子大多是明初建庄

明朝开国时,全国上下一片萧索,华北 湖南 四川都残破,只有山西 江西和 江南地区情况尚好,其中江南和江西三省人口占全国66%以上

安徽北部,“见百姓稀少,田野荒芜。由兵兴以来,人民死亡或流徙他郡,不得以归乡里,骨肉离散,生业荡尽。”

徐州“白骨蔽地,草莽弥望”,残瓦荒草中常常有狐鼠出没。徐达等攻略华北,黄河以北州县“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湖广洞庭湖流域本是富庶膏腴之地,而今“土旷人稀,耕种者少,荒芜者多。” 四川本有天府之称,但数万亩良田一片荒芜,全川只有80万人口,而南宋四川人口高峰为1200万(明末张献忠入川前四川人口恢复到400万)。

在这个时代 江南四省 江浙赣皖 是中国人口66%的集中地 经济文化的主核心区,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能以江南之力横扫北洋汉人军阀陕西李思齐、山西王保保以及北京的元朝中央政府的主要原因。回顾一下宋朝和元朝的人口密度,就知道中国人口重心的南移多严重了

明初华北平原人口极少,目前华北平原农村的村子大多是明初建庄

元朝至正末年人口密度图:每个点代表5000户

明初华北平原人口极少,目前华北平原农村的村子大多是明初建庄

北宋建国初期人口密度图,南北均衡,每个点代表一万人,靠近契丹的河北人口下降,福建人口崛起

1368年明朝建国时人口、经济、文化策源地一家独大的江南

元末明末的江南,说它是一家独大毫不为过,江南四省(南直隶 浙江 江西)

人口最高峰时占全国70% ;经济方面,整个明朝到清朝太平天国战争以前,江南四省的税收供给占全国的近80%。;文方面属于硕果仅存(长期战乱和蒙古入侵导致华北地区人文凋零,华北地区的人文凋零是根本性的,到现在也无法扭转落后于江南地区的格局),后来一直到民国地区,江南地区都是中国的文教输出中心,民国和现代中国的文教系统,背后都是江南人的影子。

明初华北平原人口极少,目前华北平原农村的村子大多是明初建庄

明代人才分布图

长达八百年的南北政治经济文化割裂,军事防务对峙中宋辽 宋金 宋元 元末农民战争中,中国的人口重心发生了不断的南移,有人估计今天的中国人80%都是南宋人的后代,这来源于明初的强制大移民。明朝到清朝太平天国战争前 中国人口的分布和地缘条件分布其实是非常不合理和不均衡的,中古以后的农业社会里 中国的核心区无非是关东平原+江南平原,关中狭小且也衰弱 ,而关东二百州就算土地不如南洋各小平原肥沃水热条件好,正常情况下,关东平原人口占全国40%应该是常态。

本节总结:人口是古代防务系统的基础,粮食和壮丁是两大战略资源,江南四省占了全国人口的接近70%,那么这些农业壮丁、富饶的土地上的粮食都是朱元璋北伐的原动力。

北洋契丹五省的人口凋零,蒙元统治者无法抽取足够的兵员和粮食对抗朱元璋,而蒙古的骑兵优势在元朝统一后逐渐下降,而且北洋地区人烟断绝的惨状,蒙古骑兵也无法抄掠到足够的粮食等后勤物资,事实上,

朱元璋在北伐中最大的对手是辖区人口相对稠密的山西王保保(即阔敦帖木儿)-----山西也是洪武大移民时期,和江浙 江西并驾齐驱的另一个重要农业人口输出策源地。

元末南方汉人军阀之间的实力对比

元末南方汉人割据势力就多如牛毛,彼此残酷内斗不休,即便在元朝在北方实力依旧强悍,大兵随时可能南下的防务压力下,这些汉人军阀的主要攻击对象依旧不是元朝蒙古人,而是其他汉人军阀。

南方三强陈友谅 张士诚 朱元璋的合计辖区不包括四川 浙东 广东 福建,但是已经占了全国人口的80%,所以当朱元璋击败另外两个人 天下统一的走势基本已经很清晰了!这个和以前的中原逐鹿完全不一样了,成为江南逐鹿了!

明初华北平原人口极少,目前华北平原农村的村子大多是明初建庄

1. 韩林儿-刘福通的大宋政权

他们的攻击是流动作战的方式,辖区人口不定,其主力部队大约长期保持在四十万人,实际战斗人员约十万,大宋政权虽然主要是在北方活动,但是他们的基本盘是江淮一带,所以不能算是完全的北方军队,

大宋红巾军被蒙古残酷镇压最后结局悲惨,但他们是终结蒙古人在中国统治的关键人物,北方红巾军是元末最重要的反元力量(南方各地军阀和元朝或妥协或求和,主要精力都在彼此攻击和夺取地盘)。没有刘福通的红巾军在北方闹得天翻地覆,造成元朝势力最牢固的河南江北行省和中书省残破不堪,其他南方汉人割据军阀也没机会发家。

2. 湖广陈友谅

鄱阳湖决战前人口1200万,主要控制了江水中游的湖北 湖南

和江西 安徽部分地区,朱元璋的最大防务对手,后来朱元璋灭陈友谅时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险象环生。

3. 安徽和江西部分地区的朱元璋

和陈友谅鄱阳湖决战前辖区人口880万,地缘最不利,处于陈友谅和张士诚两强夹击中,无武昌陈友谅上游之地利兵强,无苏州张士诚的民富粮足,却能扫除群雄,一统天下,相当不易!

4. 苏东、浙北的张士诚

极盛时期人口1100万,如果说元末南方陈友谅最强,那张士诚则是最富。苏杭绍兴这些富得流油的地方都在张士诚手里,张士诚占据了当时中国最精华的地盘。张士诚在元末是非常强大的一股势力,与陈友谅、朱元璋一起鼎立而立。他在全盛时所占有的疆域南至绍兴,北至济宁,西至汝州、颍州,东达于海,沃野二千余里,人口过千万!

5. 浙东的方国珍

人口 200万,方国珍是倭寇海盗出身,是南方起义军中资格最老的,因为他1348年就起兵了,而其他人起兵都是1351年后了。方国珍割据浙东,以明州(宁波)为基地,结束了蒙元政权在浙东的残暴统治,方国珍也做了不少保境安民的好事,是元末浙东人民的福音。但是方国珍地盘不大,只求割据自保,后投降朱元璋得以善终。

6. 四川的明玉珍 明玉珍是湖北随州人,元末南方割据势力中除陈友谅、朱元璋外称帝的第三个人。

明玉珍占有全川,人口80万左右,本来南宋时期天府之国的四川有1200万人口,但是四川被蒙古攻宋时弄得残破不堪,巴蜀中心成都更是残破不堪。明玉珍的大夏国没有像其他巴蜀政权那样定都残破的成都,而是选择了重庆。明玉珍也想开疆拓土,一度攻下云南梁王(元朝在云南昆明设立的,用来监视自治的大理总管府)的都城昆明但是由于四川人口实在太少,实力不够,缺兵少粮(农业壮丁和粮食都不够)但可惜没坚持处,又被梁王打回来了。此后明玉珍基本就割据一方了。明玉珍死后,他的大夏国被朱元璋所灭。

7. 福建的陈友定

人口90万,福建在亦思巴奚之乱后人口凋零,泉州是当时元朝和色目人做生意的头号大港,东亚第一大港,也成为残破不堪的空城,陈友定虽打着元朝旗号,但所作所为都是割据之举,比如诛杀不肯听命于他的元朝官员,架空元廷委派的福建地区蒙古人长官,实为乱世枭雄。陈友定还平定了泉州地区的波斯色目人亦思巴奚之乱,屠杀了大量色目人穆斯林。

8 广东 云南的情况基本是由支持元朝的官员把持,其中广东人口约200万左右

明初华北平原人口极少,目前华北平原农村的村子大多是明初建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