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頭博物館七孔玉刀賞析

文物名稱:七孔玉刀

文物年代:夏代

出土時間:1975年

出土地點:偃師二里頭遺址

文物簡介:七孔玉刀1975年出土於偃師二里頭遺址,長65釐米,寬9.5釐米,最厚處0.4釐米。玉刀刀背處鑽有七孔,並有鋒利的刃部。有人認為它是象徵權威和地位的禮器,也有人認為它是刑具。

玉器珍品不可多得

1975年,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的一批玉器,為後人認識夏商周時的玉文化提供了實物資料。“在這些玉器中,有一把玉刀尤為引人注目。”張玉芳說。該玉刀長65釐米,寬9.5釐米,最厚處0.4釐米;刀的玉料呈墨綠色,局部有黃色沁;刀形體平,呈肩窄刃寬的寬長梯形,兩側有對稱的凸齒;玉刀兩面紋飾相似,皆以交叉的直線陰紋組成網狀和幾何圖形,是迄今為止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的最大的玉器,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玉器珍品。

“因玉刀刀背處有等距且排成一條直線的七個圓孔,故其名為‘七孔玉刀’。”張玉芳說,夏代是我國第一個奴隸制朝代,遺留下來的文物相對很少。而這把七孔玉刀實際上是對新石器時代玉器的總結,併為商代玉器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里頭博物館七孔玉刀賞析


二里頭博物館七孔玉刀賞析


二里頭博物館七孔玉刀賞析


二里頭博物館七孔玉刀賞析


二里頭博物館七孔玉刀賞析


二里頭博物館七孔玉刀賞析


二里頭博物館七孔玉刀賞析


二里頭博物館七孔玉刀賞析


二里頭博物館七孔玉刀賞析


二里頭博物館七孔玉刀賞析


二里頭博物館七孔玉刀賞析


二里頭博物館七孔玉刀賞析


二里頭博物館七孔玉刀賞析


玉刀用途至今是謎

玉雖只是精美的石頭,但隨著人們對其認識的深化而漸漸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篆書裡,玉被寫成‘王’,說明古人對玉推崇備至。”玉也常常被視為上天的旨意、權威的象徵。如《左傳》中記載:“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這說明早在大禹時期,玉就成為權力的象徵。因此,七孔玉刀很可能是象徵權威和地位的禮器。

當然也有人提出玉刀可作為鋒利的殺人工具來使用了,歷史沒有真相,我們只能猜測吧,更偏向於禮器的使用說法,孔可穿繩綁繫到木棒上,也許儀仗出行或者在殿堂有奴隸舉著站立兩側,很有氣勢且是權力的象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