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熱映中的《你的婚禮》這幾天頻上熱搜。

憑啥——好哭。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首日票房1.4億元,領跑五一檔,看來真沒辜負觀眾的期待?

等等,評論區也收穫一片“好哭”:

浪費了40塊……

難看到哭。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不能同意更多。

肉叔走進電影院親自品鑑,被尬到爆粗。

好好的一部青春片,至於嗎?

《你的婚禮》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中二學渣周瀟齊(許光漢 飾)是個很菜的游泳特長生(設定矛盾?等會說)。

他對剛轉學過來的學霸尤詠慈(章若楠 飾)一見鍾情,天天纏著她。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對方也不反感。

比起不留情面地拒絕其他男生,尤詠慈常主動約周瀟齊一起逃學鑽“小樹林”

……的一家燒烤店,在那打鬧、聊天。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在女神的鼓勵勸說下,周瀟開始認真游泳,贏下比賽。

學霸帶起學渣成績,從此快樂在一起?

狗血的來了。

高冷孤僻的尤詠慈四處轉學,是為了逃避酒鬼父親。

這回父親又找上門,尤詠慈只能走。

男女主自此失散。

幸好,後來周瀟齊得知尤詠慈在某大學唸書。

他也奮起復讀,考上同所學校。

沒有渣男父親的阻礙,這回可以有情人終成眷屬了吧?

不,女主又攤上了渣男男友。

為了揭穿渣男真面目,周瀟齊和尤詠慈鬧翻,兩人再一次失散。

直到畢業後,兩人才再次碰見。

周瀟齊已有女友,成為了前途無量運動員。

尤詠慈卻放棄了設計師理想,卑微地當起小模特。

這次,周瀟齊不願意再次失去女神。

他放棄女友,放棄影響職業生涯的比賽,上演英雄救美。

終於感動尤詠慈,兩人在一起了。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因此,周瀟齊日漸落魄。

尤詠慈的人生卻蒸蒸日上,還擁有出國進修的機會。

剛好,女主的酒鬼父親去世,心情低落時剛好聽到男主的一句無心之言。

再一次,兩人分手……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故事只說到這,不多劇透了。

你會發現這部片相當討巧

翻拍自韓版《你的婚禮》,但更多人是衝著許光漢去的:

延續了《想見你》中李子維的痴情人設。

同款深情眼神,同款雨中奔跑,期待吧?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與此同時,還“致敬”了里程碑式的爆款青春片:

《那些年我們一樣追過的女孩》。

學渣柯景騰,變了學渣周瀟齊。

為了凸顯學渣體質,讓他在一邊擁有游泳特長生的身份,一邊遊得很渣。

沈佳宜女學霸,變成了尤詠慈的女學霸。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不僅人物設定像,劇情也是像。

一樣是橫跨青春的15年,從學生哥到成為社會人;

一樣是學渣男主為了學霸女主努力奮鬥,逆襲成功;

一樣是男主參加女主的婚禮,目送她嫁給別人……

那麼,問題來了。

兩部爆款疊加,《你的婚禮》為啥沒成為超級大爆款,反而只有5.4分,遠低於及格線?

口碑坍塌甚至殃及主演:

“想見你”的鐵粉質疑許光漢為圈錢拍爛片,好好的演技派在裡頭竟演成了“傻子”……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為什麼——這份“討巧”失敗了?

一個一個說。

人設上,李子維的“痴情”變成了周瀟齊的“舔狗”。

2年後的今天,30歲的“假少年”許光漢再演高中生,已經比不上《想見你》時貼切。

甚至在滿臉膠原蛋白的24歲“真少女”章若楠的襯托下,顯得用力過猛和輕微油膩。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但,“痴情”變“舔狗”,人設才是重災區。

《那些年》中,幼稚中二的柯景騰從年少悸動,變成了可以釋然祝福的成年人;

《想見你》中,從校園心動到尋常情侶,再到因死亡而察覺深愛對方的李子維。

主角的心路歷程都在成長變化。

但周瀟齊不然。

他小時候沒目標,為了贏得尤詠慈的芳心,他勉強努力游泳。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考大學沒動力,無意發現在某大學的尤詠慈,他辭掉網管職務,發奮復讀。

行,姑且把這些歸咎於男生晚熟。

但多年後,他已有陪伴半年的新女友,是前途光明的游泳運動員。

當從未表達過喜歡的女主再次出現時,他依然濃情似火。

無視女友半年的陪伴,去接送尤詠慈,幫她找工作,陪她海邊散步,甚至想親她……

編劇你以為我單身狗就好騙?

這哪是時間衝不淡的痴情。

這明明是劈腿的渣男啊!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最重要的是,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個比賽,他沒有邀請正牌女友,反而給尤詠慈留了一張票。

並在他馬上就能拿下游泳冠軍,擁有一個光明未來的節骨眼上。

因擔心颱風淹水被困的尤詠慈,毅然放棄比賽,扭頭跑向雨中。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到這裡,編劇你是不是覺得觀眾該感動流淚?

然而,坐在電影院裡的我……

如坐針氈,如鯁在喉,如芒在背。

總結起來就倆字:

出戏。

按照設定,男主此時已經27歲了。

十幾年辛苦才換來那改變一生的幾十秒,作為一個有腦子的成年人,怎麼可能這麼輕易放棄?

有點體育精神的行不?

況且,他只是個游泳選手,不是救生員。

假設尤詠慈真的遇險,莽撞的他就能救人了?

以上種種,都能看得出——快奔三的男主,從未成長過。

他對女友沒有責任感,對人生沒有目標,對生活沒有體驗。

男主就像一個心路歷程空白,生下來就是為了女主而存在的工具人。

痴情得不真實,騷操作再多,也無法被觀眾共鳴,只配被調侃一句:

可惜了,舔狗。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劇情上,《那些年》的青草氣,變成了“濫情”。

《那些年》的校園戲充滿了代入感強烈的細節。

課本上的塗鴉;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沒帶課本必叫你罰站的老師;

面皮薄愛哭的女學霸;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暗戀一個人,卻偏偏拿圓珠筆戳得他校服發藍的扭捏;

畢業季被籤滿名字的校服……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這些平凡但真實的細節,都是青蔥的少年少女共同的回憶。

但《你的婚禮》只有矯情+煽情,讓自己褪去青澀,直接化身“濫情渣男”。

這直接導致全片充斥著一股刻意感。

尤詠慈生日發燒,和男友看不成看煙花。

非男友周瀟齊不知道從哪裡搞來十幾箱煙花,站宿舍天台上“咻咻”放。

宿舍樓下的圍觀同學為浪漫動容, 忍不住“傳染”似的,一個接一個地喊樓表白。

甚至情難自控地合唱起了時代眼淚:《童話》。

煙花放完,周瀟齊好不容易從天台下來,也到人群中嚎了一嗓子“尤詠慈生日快樂”。

可惜,尤詠慈壓根沒聽見。

這段重頭戲,持續了好幾分鐘。

代入感?沒有。

反而讓人尷尬得腳趾摳別墅。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第一,學校怎麼可能讓你隨便放煙花?

第二,女生宿舍樓下喊樓表白,是會被保安驅趕的。(不要問我怎麼知道)

完全和現實相悖,叫觀眾怎麼代入?

為了與傳統青春片的“懷孕、墮胎、車禍”區別開來,《你的婚禮》也別出心裁地設計了別的強衝突。

但……本質還是做作。

退賽的周瀟齊,終於在暴雨中表白。

突然一陣局部大風, 掀倒一大塊廣告牌。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嗯,就是你想的那樣。

周瀟齊英雄救美后,肩膀的傷斷送了他的前途,“淪為”健身私教。

但女神尤詠慈感動壞了,當場在躺滿病人的醫院過道上,和周瀟齊激吻了起來。

肉叔很懷疑,這位編劇有狗血Kpi。

落魄男主一句喪氣話“後悔遇到尤詠慈”,在編劇的鬼斧神工下,還是被女主聽到了。

結局可想而知,任周瀟齊苦苦哀求,尤詠慈還是狠心遠赴國外進修。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走之前,順便感慨了一番他們逝去的愛情。

呵呵,是該感慨的。

雖然周瀟齊失去了一條臂膀和一個光明前途,但尤詠慈失去的可是愛情啊!

看哭?

狗血的劇情+不知所謂的分手理由,讓你活活氣哭。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你的婚禮》的討巧失敗,被觀眾一語中的:

許光漢、章若楠的顏居然沒有甜味?

有沒有甜味不是重點。

重點是,這部片已經失敗到觀眾只能討論顏值。

這讓我想起前不久,僅4.3分的另一部青春片:《蕎麥瘋長》。

滿屏評論,只剩演員的顏。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是的,當一部青春片只剩下“顏”,它已然徹底失敗。

而《你的婚禮》不是個例。

回頭看看這幾年,討巧失敗的青春片大都如此。

2011年,《那些年》成為爆款。

2年後,《青春派》拿下7.4的高分,《狗十三》拿下8.2分。

趙薇的《致青春》以6.2的分數上岸,並拿下大小獎項,風光無限。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多少人便瞄準了青春片這塊大餅,開始瘋狂學樣:

拍!校園青春

2014年《匆匆那年》《同桌的你》,2015年《左耳》《梔子花開》……

無一上岸,《梔子花開》甚至只有4.4分。

上床、墮胎、分手、車禍、和好、出國等戲碼不斷炒冷飯。

觀眾膩了,票房縮減。

2015年《我的少女時代》以7.4的高分成為黑馬。

成為那幾年,最後一部給我們留下深刻記憶的青春片。

畢竟,第二年,7.6分的《七月與安生》雖捧出雙蛋黃影后,但票房平平。

彼時流量吳亦凡和神仙姐姐劉亦菲也救不了場,《致青春2》再沒能掀起水花。

青春片中,以“校園青春”為主題的時代結束了。

2018年。

帶“校園暴力”元素的《悲傷逆流成河》,“北漂”元素的《後來的我們》,都以5.9分差點及格。

同年。

7.7分的《過春天》橫空出世。

講從香港走私手機到深圳的少男少女。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2019年,講“校園暴力”的《少年的你》名利雙收。

你會發現,從2018年起,再沒人只單純講“青春校園”故事。

加上了各種元素的青春片,才能擁有更豐富的討論空間。

而《過春天》既拍出青春期共通的孤獨感,又聚焦特定群體,徹底和之前的青春片區別開。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被評價為:

開啟了“青春片的2.0時代”。

有趣的是。

《過春天》的導演白雪表示——恰好這件事情的主角是青少年而已。

有些地方甚至把這部電影歸為“劇情片”。

是的,人家根本不想被簡單定義為“青春片”。

而導演口中的“偽青春片”,卻不僅拍出了少男少女的“甜”,更大膽設計了一段情慾戲,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

高級。

不脫衣服、不接吻、甚至沒擁抱。

男女主互相幫對方往身上綁手機,僅憑呼吸,就讓觀眾臉紅心跳:

沒錯了,是青春的躁動。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這部成功的作品,白雪導演也只謙虛的自我評價:

討巧。

巧了,還是“討巧”二字。

《你的婚禮》討巧於前輩的“皮相”,而白雪導演則討巧於現實的內裡。

她說:

我覺得從生活中取材,是一種特別討巧的辦法。

就像往大海撒大網,然後慢慢把口收攏。比如說,最有意思就是我們每個人關於手機的行情價錢,賺多少錢,十個人給我十個不同的答案。你越這樣去了解之後,就會覺得世界真的太廣了……

一通對比下來,不經讓人覺得諷刺。

觀眾的高期待和高票房,都預示著“青春片”市場的回暖。

但明明青春片2.0年代已經到來。

卻有人走捷徑,照搬10年前的《那些年》的“臉”,倒逼觀眾重溫主題曲:

又回到最初的起點,記憶中你青澀的臉……

而一部開啟“2.0時代”的青春片,憑藉紮實內裡無心插柳,成就新紀元。

其實,觀眾又不是傻。

當一部青春片,只有演員的臉可看。

青春片的臉都被丟光了。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評分5.4,這被評“難看到哭”的電影,又爛出新花樣?

編輯:意安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