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吕岱篇(中)——镇压士氏家族的交州刺史

三国良将系列之吕岱(中)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吕岱重大事件之四——平定长沙叛乱

上期讲到刘备把吕岱支走然后从荆州调集主力部队猛攻益州,形成了对孙权事实上的欺诈。所以当刘备入主成都之时,孙刘联盟的关系也降至冰点。

上期笔者提到,吕岱在益州的作用之一很可能是辅助刘备占领益州部分郡县,事成之后再与刘备交换荆州的部分地盘。这样刘备即做到了归还荆州,又占领了益州。结果刘备支开吕岱,又让关羽严守边境,显然违背了当初让吕岱带两千东吴兵入蜀的初衷,无怪乎孙权暴怒。看在鲁肃的份上,孙权最后一次派使者向刘备要求归还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当然不可能答应。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吕岱篇(中)——镇压士氏家族的交州刺史

建安二十年(215),孙权等北方的压力暂时变小,迅速派吕蒙带大军攻入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可能有人怀疑,关羽为什么没抵抗,三个郡就这样拱手让给了东吴?答案很明显,兵力不足。关羽镇守荆州主要就靠江陵、公安两座要塞,主要应对北方曹操的威胁。刘备入蜀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庞统阵亡,诸葛亮、张飞、赵云乃至于霍峻、黄忠、魏延当时全都在蜀中,荆州兵也被大批调入蜀地。另一方面东吴显然也保有克制,迅速占领三郡后并未继续进攻,而是由鲁肃领兵一万前往益阳与关羽对峙。以鲁肃顶到面对关羽的前线,显然孙权也不希望双方在此时彻底决裂。

当刘备带领蜀中主力赶回荆州,关羽和鲁肃单刀会并未达成共识后,双方剑拔弩张的形势却被曹操给挽救了。恰在此时曹操攻打汉中的消息传来,刘备只能火速回益州稳定局势,承认长沙、桂阳两郡归属孙权,而孙权也做出让步,把零陵还给了刘备,史称“湘水划界”。

上面都是战略层面的较量,让我们看看吕岱这时在干什么。吕岱总督十支部队跟随吕蒙攻取长沙三郡,虽然因为当地刘备军兵力捉襟见肘所以没发生大战,但小规模战斗还是有的。长沙郡的安成、攸、永新、茶陵四县一些忠于刘备的官吏先后涌入阴山城,聚集在一起抵抗吕岱,吕岱派兵围攻,最终迫使城内抵抗力量投降,三郡基本平定。湘水划界后,孙权留吕岱镇守长沙。

《三国志·吕岱传》载:安成长吴砀及中郎将袁龙等首尾关羽,复为反乱。砀据攸县,龙在醴陵。权遣横江将军鲁肃攻攸,砀得突走。岱攻醴陵,遂禽斩龙,迁庐陵太守。

虽说孙刘湘水划界暂时避免了战争,但互信关系已经荡然无存,所以双方驻守边界的将士时常发生一些小矛盾,鲁肃还是尽力维持着脆弱的联盟。

相比之下关羽则更加强势,毕竟长沙、桂阳是在关羽手里丢的,虽说客观情况不怪他,但关羽自然对东吴气愤不已,于是就有了安城县长吴砀及中郎将袁龙“首尾”关羽的行为发生。到底怎么个首尾法,细节虽无法查清,可假如关羽平时向鲁肃一样致力于孙刘和平,那吴占荆州地面上的叛乱绝不会试图联络关羽。所以程度多少不好说,但吴砀、袁龙的叛乱,关羽一定是介入了。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后来孙权抓住关羽没有放走而是直接杀掉,主动放弃了跟刘备和平的最后一线希望。

且说吴砀占据攸县,袁龙在醴陵。孙权派鲁肃进攻攸县,吴砀突围逃脱;吕岱攻打醴陵,抓获袁龙并斩杀之。尽管两地战况不能完全等量齐观,但两名叛首一个逃脱一个擒杀,还是吕岱的战绩更好,吕岱也因此升迁为庐陵太守。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吕岱篇(中)——镇压士氏家族的交州刺史


吕岱重大事件之五——出任交州刺史

延康元年(220),吕岱接替步骘担任交州刺史,这背后的原因与天下大势紧密相关。

步骘是东吴非常著名的能臣,也是东吴的首任交州刺史。步骘不仅压制住士燮一族,消灭吴巨、夷廖、钱博等敌对势力,使东吴在交州站稳脚跟,并且征募到一支数量可观的军队。这一年曹丕称帝,东汉帝国灭亡,新生的曹魏帝国有意对外用兵,曹丕迫不及待想要展示自己的权威。而西面的刘备也一直在整军备战,要为丢失荆州向孙权复仇。面对陡然上升的军事压力,孙权也在扩充军力,所以将步骘及其手下一万多人调到长沙布防。

显然,作为步骘替代者的吕岱首要任务就是维持住东吴在交州的存在,毕竟汉人王朝在这里的基础向来薄弱,吕岱能维持住现有局面就已属不易。然而吕岱偏偏在这里搞出了大动静。

吕岱运气不错,刚赴任就有合浦郡高凉县的山贼首领钱愽主动请降,吕岱顺势任命其为高凉西部都尉。毕竟步骘刚刚带着一万多人离开,东吴在交州力量比较空虚,相比于归降者而言,想要搞事情的人更多。很快郁林郡的蛮夷发动叛乱围攻郡县,被吕岱迅速击破。另一边,桂阳郡浈阳县的贼首王金在与南海郡交界处聚集大量山贼祸乱地方,孙权下诏让吕岱征讨。

《三国志·吕岱传》载:权又诏岱讨之,生缚金,传送诣都,斩首获生凡万余人。

吕岱击败贼军生擒王金押送至建业,斩首生擒合计一万多人。史书没有记载吕岱的兵力,结合步骘相关记载,笔者认为吕岱应当是以少胜多。不论如何解决掉上万敌人的战役都算得上重大战功,于是孙权拜吕岱为安南将军、假节,封都乡侯。

接连摆平多支山贼、叛军,证明了吕岱的军事能力,看来交州的杂牌势力无法对吕岱构成威胁。接下来,吕岱将转守为攻,主动采取措施打击更重要的对手。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吕岱篇(中)——镇压士氏家族的交州刺史


吕岱重大事件之六——分置广州

所谓更重要的对手,指的便是士燮家族。士燮中平四年(187)起至黄武五年(226)去世,在长达四十年时间里担任交趾太守。虽然交州刺史换了一任又一任,但士燮才是交州最有实力的人物。随着东汉朝廷越来越衰弱,士燮先后上表朝廷让士家亲族多人出任交州的各种要职,其中三个弟弟士壹任合浦太守、士䵋任九真太守、士武任南海太守,加上士燮自己为交趾太守,交州七郡有四郡掌控在士家手中。

刘表虽然对逐鹿中原犹犹豫豫,但对向交州扩张却动作频频,先后上表任命了自己人赖恭为交州刺史、吴巨为苍梧太守。曹操为阻止刘表而极力拉拢士燮,以朝廷名义封其绥南中郎将,总督交州七郡,同时兼任交趾太守。

这样交州就出现了双头政治,即交州刺史与总督七郡的士燮。流水的刺史铁打的士燮,不管交州刺史是朝廷的、刘表的、曹操的还是孙权的,他们在交州的权势都远比不上士燮。只不过天下局势三分越来越明朗,荆州被孙权牢牢掌握,切断了交州与曹魏的实际联系,士燮无法再左右逢源,只能名义上服从于孙权。孙权也暂时没有余力跟地处偏远的士燮正面冲突,双方相安无事。

然而这种脆弱的平衡只是权宜之计不可能长久,打破局面的契机便是士燮的去世。对于士燮笔者还将单独开篇,这里就不啰嗦了。

黄武五年(226),九十岁高龄的士燮去世,维持交州地方与东吴政权微妙平衡的关键人物不在了,交州各地顿时陷入紧张的气氛中,山雨欲来风满楼。

首先采取行动的是孙权。孙权任命士燮之子士徽为安远将军、九真太守,以校尉陈时为交趾太守。参照曹魏对待辽东公孙家族,公孙氏三代人连续担任辽东太守,换来公孙氏名义上的臣服。如今担任交趾太守长达四十年的士燮尸骨未寒,孙权就把士徽支走,显然要改变交州由士氏一族把持的局面了。

交州共有七郡,既然孙权摆明要收拾士氏家族,吕岱便顺势上表请求将交州拆分,以海南三郡交趾、九真、日南为交州,将军戴良为刺史,海东四郡南海、苍梧、合浦、郁林为广州,由吕岱为刺史。这个划分明显针对士氏家族,想要把他们分而治之,同时以两名刺史来加强控制。

士燮在世时最重要的头衔不是交趾太守,而是“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这是曹操以东汉朝廷名义正式任命的头衔,也是士燮实际掌控交州全境的合法性来源。如今孙权不仅把士徽改成九真太守,连交州都给拆了,等于士氏在交州统治的合法性被连根拔起。

士徽当然无法接受,所以拒绝新任交州刺史戴良赴任,并且陈兵于边界。这当然早就在孙权与吕岱预料之内,于是吕岱上疏请求带兵讨伐之,旋即带兵三千渡海南进。前面说过上一位交州刺史步骘领兵万余北上长沙,几年后吕岱要征讨士徽这最大的地头蛇才只能带三千人,可见步骘抽调走的是主力部队,当时东吴政权在交州的存在很薄弱,这也是士徽敢于对抗孙权的原因。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吕岱篇(中)——镇压士氏家族的交州刺史


吕岱重大事件之七——铲除士徽

当时的两广地区属于基本未开发的偏远地带,路上行军地形复杂速度缓慢,所以吕岱采取渡海上行军。在路上有部下表示了担忧:“士徽凭借家族声望,州内多有人归附,此去恐怕不轻松啊。”吕岱答道:“如今士徽虽然谋划叛乱,却料想不到我军速度之快,如果我们能攻其不备打他个措手不及,定可一举成功。反之,如果我们稍有迟疑,正遂了士徽之愿使他产生信心,继而坚守城池,时间久了这七郡的蛮夷部落就会纷纷响应,到时候有再多的计策也没意义了,拿士徽再也没有办法了。”

《三国志·吕岱传》载:遂行,过合浦,与良俱进。徽闻岱至,果大震怖,不知所出,即率兄弟六人肉袒迎岱。岱皆斩送其首。徽大将甘醴、桓治等率吏民攻岱,岱奋击,大破之,进封番禺侯。

吕岱途经合浦,与先前赴任被阻的戴良合兵前进。士徽得知吕岱来得这么快果然非常震惊,一时间慌张不已。本来士氏就没什么军事基因,统治交州四十年也不是靠武力,有限的战斗都是小打小闹,跟东吴军队的战斗力不可相提并论。面对即将到来的真刀真枪的战争,士徽还是胆怯了,带着兄弟六人脱去上衣“肉袒”迎接吕岱以示投降。结果吕岱却将士徽兄弟们全部斩首,这实在不应该。

士家在交州几十年并无残暴之举,甚至可以说颇得民心,所以吕岱才会担心行动慢了当地人会群起响应。可是既然已经投降,至少应该送往武昌请孙权发落,吕岱急着杀人实在有抢功之嫌。

《三国志·士燮传》载:壹子中郎将匡与岱有旧,岱署匡师友从事,先移书交址,告喻祸福,又遣匡见徽,说令服罪,虽失郡守,保无他忧。

《三国志·士燮传》载:岱谢令复服,前至郡下。明旦早施帐幔,请徽兄弟以次入,宾客满坐。岱起,拥节读诏书,数徵罪过,左右因反缚以出,即皆伏诛,传首诣武昌。

根据这两则记载吕岱的行为更加过分。吕岱先是利用了士徽的同族士匡,借着两人有旧交而通过士匡递交劝降信,明确只要士徽肯投降,会保证其人身安全。

面对肉袒请降的士家兄弟六人,吕岱先是好言宽慰让他们穿好衣服回城休息,第二天早晨又把他们请到营帐,里面还坐满了宾客,似乎双方其乐融融一派和平景象。哪知吕岱拿出诏书,历数士徽罪过,紧接着左右士兵就把士家六兄弟反绑胳膊架出去都给砍了,首级传至武昌孙权处请功。

无怪乎士徽的部将甘醴、桓治等人“率吏民”攻击吕岱,这说明吕岱毫无信义的行为激起了当地人的公愤。但群龙无首的反抗力量自然不是东吴正规军的对手,都被吕岱一一击破。吕岱平定交州,进封番禺侯。紧接着吕岱进军九真郡,又斩杀了一万多抵抗者。

吕岱的行为被东晋著名史学家孙盛评价为:“君子是以知孙权之不能远略,而吕氏之祚不延者也。”批评孙权毫无长远战略眼光,而吕岱则因为这件缺德事而宗族未能延续,都是报应。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吕岱篇(中)——镇压士氏家族的交州刺史

客观来讲,统治交州四十余年的士家根深蒂固,想要完全和平解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不采取断然措施,那东吴衰弱时交州必然再次被割据。笔者个人认为,从客观上,吕岱对士氏及其支持者的血腥强硬态度,对于铲除割据势力、把交州实际纳入东吴统治是有重要作用的。但吕岱的方式确实很恶劣,言而无信、出尔反尔、血腥屠杀,在任何时候都不值得提倡。

吕岱在为东吴拓展在交州的势力中确实是个争议人物,客观的积极作用与主观的道德缺失并存,到底该如何评价见仁见智吧,下期还将继续讲述吕岱后期的作为。感兴趣的话敬请点击关注吧,同时也欢迎大家翻阅往期其他三国人物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