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無欺於死者,無負於生者,無愧於來者

窮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20180105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上,人們已經無法靜下來,去看透一些東西,去思考一些東西,去沉澱一些東西,都急功近利,於是忽悠成了本事,騙人成了技能。我們不論對錯,計較得失…而暫時走出這種環境,哪怕只是逃離幾天的時間,也可以讓人在國外更好地反思自己在國內追求成功時所付出的代價。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今天照舊是吃完早餐就腸胃不舒服,不知道是牛奶還是咖啡有問題,我去了一趟廁所,導致集合時我這個領隊居然遲到了,我在8:05分衝到大堂,給隊友找了遲到五分鐘的藉口,上車之後我們先途徑小吳哥,豆蔻寺,變身塔,直奔斑黛喀蒂。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斑黛喀蒂寺是柬埔寨吳哥的一個佛教寺廟,位於塔普倫寺東南,吳哥城之東。建造於12世紀中期到13世紀初的闍耶跋摩七世時期,建築風格為巴戎風格,與塔布蘢寺和聖劍寺接近,只是規模和複雜度較小。斑黛喀蒂寺由於錯誤的結構以及使用的砂岩質量差,導致破敗不堪,目前正在整新。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斑黛喀蒂寺在過去幾個世紀中,直到20世紀60年代,數次被僧侶佔領。這個地方很幽靜,只看到一二個歐美團和韓國遊客,中國跟團遊客還沒有抵達。芾蹇對這個地方非常感興趣,是我們今天唯一能安靜拍照的寺廟,儘管這個地方是我臨時決定要去的,我看到幾個韓國美女也在景區拍照。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我趁八位隊友都在入口處的石階上搔首弄姿地擺拍的間隙,我獨自將斑黛喀蒂寺從外圍到裡面參觀了一次,部分地區在維修,斑黛喀蒂寺正前方和兩側都有古砌的神道,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在寺院的臺階上能看到保存完好的雕刻,周圍都是叢林,一位秀髮披肩的美少女穿著緊身褲踩在磨損嚴重的石板上,砂岩建的圍牆出現傾斜,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但至少大部分保存完好,幾位亞洲美女拿著自拍杆在創作,她們幾位美女脖子上都掛著銘牌,疑似一個藝術學校的,我給隊伍裡的六朵金花拍合影,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爾後隊伍裡年齡最小身材卻最好的小妹走到寺廟前門要我給她拍照,左側是一株枝繁葉茂的古樹,意境非常美,這位河南的小妹跟我差不多,穿著類似旗袍的兩側開叉露大腿的連衣裙。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我們在這裡呆了半小時,不久返回到汽車上,司機昨天維修空調了,製冷效果還可以,在車上發現我的無線網絡發射器出現故障,無法上網,當車上的隊友都在發照片時,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唯獨我卻看不到,當時非常惱火,手機一直無法上網,我敲打了幾下網絡發射器,一直找不到故障,看來出門在外不能完全依賴電子產品。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很快汽車駛入女王宮,下車發現這裡也是人山人海,真是晦氣,我們看到幾個旅行團走在前面,一些穿制服的導遊講解很生動,菓妍還湊過去聽導遊講解,一個柬埔寨導遊說寫吳哥的書籍以法語版本最專業,其次是英文版,中文版的不怎麼準確。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菓妍說人家旅行團的穿制服的專業導遊都能說流利的中文,而我昨天請的那個導遊則中文不合格,地理和歷史知識也欠缺,當然這個也不能怪我呀,我也是被網上的旅行社給坑了,我國的遊客,我國的旅行社,還有帶隊過來的領隊,都是名副其實的賭徒,我國的旅遊學市場,有時候就像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賭場。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低價惡性循環的競爭模式,還真是咱們的一個特色。群眾的思路是最貴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那咱就選最便宜,最划算的。我國的導遊,除了講解,還得是隨團攝影師,是保姆,是點人數機,是路標等,所有都不容易,咱也不要期待過高,失望太多。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史料記載:女王宮位於柬埔寨暹粒省,是吳哥古蹟中最重要的建築群之一,它的建築以小巧玲瓏、精緻剔透、富麗堂皇而著名於世,有“吳哥古蹟明珠”和“吳哥藝術之鑽”的美譽。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但等我終於走到女王宮時,還是對它的規模過於失望了,不大氣,似乎還真是“女人的城堡”。倒是女王宮周圍全是高大的喬木,風景優美,就是遊客太多了,必須要限流呀。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之前跟我們一起瀏覽斑黛喀蒂寺的那群藝術氣質的美少女們也跟我們一起參觀女王宮了,這裡很像印度寺廟,遊客以亞洲群眾為主。天氣更酷熱了,寺廟內的野草都被人踩死了,人群在緩慢蠕動,我別出心裁地又從外圍向中間參觀,被女王宮精湛的雕刻所打動。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在女王宮後面還有池塘,種了荷花,這裡像是後宮院,當初的皇帝是否也養了三千佳麗呢?難得的是女王宮厚實的宮牆還完整,只是部分石牆出現傾斜。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女王宮班蒂斯蕾位於柬埔寨暹粒省(Banteay Srei),距吳哥城約25公里,是柬埔寨三大聖廟之一,被譽為“吳哥古蹟中的明珠”。供奉著婆羅門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溼婆。建於967年的羅真陀羅跋摩時期(Rajendravarman),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而於1002年的闇耶跋摩五世時期完成(Jayavarman V)。該寺是古代高棉雕塑的最精華作品之一,為紅色砂岩修建而成,寺院前的神道長約67米,建築主體區域面積大約為500平方米。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寺院整體為紅色砂岩雕刻而成,內部四座寺院守衛雕塑被移至金邊國家博物館,現有雕塑為複製品。該寺以硃色砂岩構成,充滿精緻的浮雕,有“吳哥藝術寶石”之稱。女王宮以豔麗的色彩和精美的浮雕著稱於世,是吳哥古蹟中風格最獨特和最精緻的建築群之一。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班蒂斯蕾的意思是“女人的城堡”,據猜測是由女性修建和雕刻的。這也許是因為這裡的雕刻太過精美,不像出於男性之手。關於它的建造年代也有一些質疑,也有學者認為這樣高超的工藝遠遠超越了其他10世紀建築的水平,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而更像是13到14世紀的作品。但是根據發掘出來的碑銘記載,這裡是前任統治者曷利沙跋摩一世的孫子雅吉那瓦拉哈修建的。女王宮規模不大,但周圍同樣開挖護城河。現存的主體建築有三座中央塔和大型藏書室,所有外牆全部佈滿精美的雕刻。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女王宮是第一座採用“原物歸位”修復法成功的建築,後來這一方法廣泛應用到吳哥窟其他古蹟的修復工作中。據碑文所載,女王宮始建於公元967 年,於吳哥王朝闍耶跋摩五世(公元968 年.1001 年在位)統治時期建成,原名“溼婆宮”,三座塔殿正中一座供奉的就是溼婆神。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寺院位於吳哥遺蹟群的西北部,羅貞陀羅跋摩二世和闍耶跋摩五世是該寺廟的修建者,而前任統治者曷利沙跋摩一世的孫子雅吉那瓦拉哈是為他們的國師,該寺則為雅吉那瓦拉哈修行所修建,雅吉那瓦拉哈精通醫術和知識,被譽為神聖的導師(弗拉古魯)。他對音樂和天文學也很擅長。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廟宇的周圍原來有一個市鎮,主要的建築特點是該寺院的雕刻極其精細,是古代高棉雕刻的最高峰。寺院的修建時間在羅貞陀羅跋摩二世死前的一年開始的,968年他就死掉了,國師繼續主持寺院的修建,而新國王還很小,國師承擔著這個國家許多重要的職務。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女王宮主要供奉印度教的溼婆神,三重世界的主宰,即它供奉的主神溼婆。然而現在女王宮的建築看來分為兩部分:東西軸以南的部分供奉溼婆,而以北的建築供奉毗溼奴。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廟宇現在的名字“女王宮”可能來自於建築牆面裝飾的精緻浮雕及建築規模的小巧。有人也猜測此名得自浮雕上的女神。另外還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它是女人建造的,因為每塊石頭都雕有玲瓏剔透的各種花紋圖案,每尊石雕像的造型都十分巧妙逼真;另一種說法是,這是一座后妃居住的宮殿。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女王宮建築佈局整齊、和諧,造型奇特,自成一格。整座宮殿以及圍牆全部用硃紅沙石砌成,有的石塊重達數噸。整個建築奇巧別緻。吳哥王朝時期,柬埔寨經常與鄰國發生戰爭,因此在遠離吳哥王城的地方建造宮殿,為在戰爭期間藏匿後宮佳麗。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女王宮於11世紀被進一步擴建和改造。在某種程度上國王主宰了改造工程;根據一段12世紀的銘文記載,女王宮被賜予僧侶並供奉溼婆。遲至14世紀以後它才被遺棄。女王宮曾於1975 年重修,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但1979 年1 月越柬戰爭時又一次遭到破壞。直至1914年女王宮才被西方人發現。1923年法國作家馬爾羅從女王宮偷走了四件女神像,案件轟動一時。馬爾羅很快被逮捕,失竊的女神像也隨即被送回柬埔寨。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此事件激起了人們對女王宮的興趣,隨後清理了女王宮的建築,在1930年代對女王宮的修復中原物歸位法也首次在重大工程上派上用場。人們起初根據女王宮的精緻浮雕猜測其建築時間較晚,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1936年發現了奠基石之後才推翻此假設。2000年至2003年,為了防止雨水浸蝕,柬埔寨和瑞士合作的女王宮保護工程給建築安裝了排水系統。人們還採取了一些措施防止建築被周圍的樹木破壞。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但女王宮一直不幸地蒙受文物盜竊的破壞。20世紀末柬埔寨當局移走了一些雕像原件而用複製品替代,盜賊們就將目標轉移到複製品上。女王宮的一件溼婆及其女性化身烏瑪的雕像被移至金邊的國家博物館保護,卻在博物館內遭到破壞。與大部分吳哥古蹟所使用的青砂岩不同,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女王宮採用高棉特有的紅土建造,色彩極為豔麗。含有大量水分的紅土既便於運輸、建築,也利於雕刻複雜細膩的圖案。而建築建成後,經過風乾,就變得異常堅硬,千年不壞。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女王宮的牆壁、立柱、門楣等建築表面幾乎完全被浮雕覆蓋,沒有一點空隙。女王宮浮雕刀工流暢細膩,造型繁複圓潤,線條纖巧柔美,色彩鮮豔嫵媚,在所有吳哥浮雕中首屈一指,被譽為“吳哥藝術之鑽”。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其中的阿卜娑羅姿態優雅,與吳哥寺的阿卜娑羅浮雕齊名。女王宮的瞿布羅女王宮大量使用紅色砂岩作為的建築材料,這種材料可以被像木頭一樣雕刻。 磚和鐵礬土只是用於圍牆和一些結構元素。最為知名的是其精緻的砂岩楣石和山形牆。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山形牆跨立於四方形的門框之上。女王宮的山形牆比起門框來顯得特別大,氣勢磅礴。在高棉建築史上,女王宮第一次將神話故事雕刻在山形牆上。楣石橫跨兩根門柱之間,一些用於支撐上面的結構,一些則純粹為了裝飾。女王宮的楣石上均飾有精緻的浮雕,足以和神牛寺的9世紀雕刻匹敵。大門的山形牆女王宮和多數高棉廟宇一樣面朝東方。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原創圖片(本文圖片版權歸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email protected]微信Jumboheritagelist)本章節文字內容部分來自公開網絡或公有領域,僅供個人學習研究和欣賞而使用,沒有商業用途。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上)


聲明:本作品為【仙劍波斯臥龍崗】榮譽出品。不包含任何商業性質,僅限於網絡分享交流之用,請勿惡意歪曲傳播!歡迎轉載,但請註明來源,及作者本人【Huang Jumbo Heritage List】署名,並保留原圖片水印和本段聲明等。請尊重個人勞動成果!謝絕圖片圖志非完整性轉載!特別謝絕各種手工特意疊加商業網站水印的轉載!本作品保留一切權利。(如作品著作權、作品中出現人物的肖像權等。)作品中圖片不得直接或者間接用於以營利為目的一切商業行為,違者必究。由於是本篇圖志內容包含人文照片,免不了拍攝到人物肖像。如若由此造成不便之處,本人深感抱歉,敬請聯繫本人將照片撤下。

第160回:古蹟明珠藝術寶鑽,崩密列女王宮浮雕(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