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友好社區”成高端養老新趨勢 情感需求營建受認可

2020-11-27 10:43

環球網

當前,我國正處於中度老齡化社會,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過2億的國家,面臨著巨大的社會養老壓力,但是養老產業發展卻呈現出不平衡、不充分的情況。近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外發布。《建議》提出,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深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髮經濟。

11月26日,遠洋集團和首創置業聯合主辦的“共享幸福生活”創新養老社區發展論壇在北京順利舉行。會上,多位民政系統養老相關負責人、多領域領袖、行業專家圍繞養老服務規劃、養老產業規劃領域裡面遇到的問題、挑戰以及總結的實踐經驗進行深入探討與交流。

老年友好社區高端養老的發展趨勢

我國處於老齡化急速發展階段。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2億,到2050年前後,還將達到3.8億的峰值。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系副教授隋玉傑表示,“十四五規劃”中對長者價值的重視。未來,在大的時代背景下,老年人社會角色也將發生巨大轉變,“老有所為”,鼓勵退休長者再次發揮價值,成為社會倡導主旋律。

隋玉傑提到了“積極老化”的概念,積極老化是指老年人在整個生命週期中,不僅在身體、心理、社會方面保持良好的狀態,而且要積極地面對晚年生活,提高其適應生活的能力和生活質量,能夠參與社會、經濟、文化、精神和相關公民事務。

隋玉傑表示,“積極老化”從根本上挑戰了老化的刻板印象,也是“十四五規劃”中重新審視長者價值的變化初衷,鼓勵個體有意識地面對自己老化的事實並積極轉變觀念,重新進行自我價值的塑造,建立一種充滿生機的老年生活。

同時,隋玉傑指出,高端養老產業將朝著新興的多元綜合型產業發展;而社區方面,“老年友好社區”將成為一大趨勢單元。

“老年友好社區”,是指通過提供健康護理、社會參與和安全服務來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並鼓勵實現積極老齡化的社區,確定了老年友好城市的三大方面:城市物理環境,社會文化環境,健康、社會環境與服務;並深化了八個主題:戶外空間與建築、交通、住房、社會參與、尊重與社會包容、社區參與與就業、交流與信息、社區支持與衛生健康服務。

隋玉傑提及,“老年友好社區”分為三大層級,首先是物理環境方面,涉及到安全的交通系統、照明與標識系統適老化、多功能的景觀設計、適度適老的居住空間。第二層級為社會文化環境層級,主要講求的是休閒鍛鍊場所和社區自治。第三大層級為健康、社會環境與服務。

養老社區不能忽視老人的家庭觀念和情感需求

“中國人口老齡化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中國房地產協會養老地產與大健康委員會秘書長姚春蘇表示,在產業發展和社會需求發展不平衡的壓力下,“十四五規劃”提出深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髮經濟。隨著新時代老年人的消費觀念和習慣的轉變,銀髮經濟將延伸至康復器械、老年照護、老年金融、老年教育、老年體育、老年旅遊、老年康養等全鏈條產業,實現老年人生命週期的全覆蓋。

“我國養老社區的發展,經歷了學習和本土化的過程,早期的CCRC模式養老社區,很多都是照抄照搬國外的模式,大多嘗試都失敗了,究其原因,還是忽視了中國長者的家庭觀念和情感需求。”姚春蘇在會上對椿萱茂·和園在精神需求和情感溫度的營建上表示了認可。據介紹,椿萱茂·和園CLRC模式,在CCRC側重照護的基礎之上,更主張美好生活方式的營造,倡導長者快樂社交、自我實現和健康生活的生活方式。

在健康中國的國家戰略和行業遠景下,養老項目將如何更好的實踐,姚春蘇給出了四點建議:一是與健康管理融合。主要讓老年人從醫療轉向預防為主,不斷提高自我健康的管理意識。項目設計時就從中老年人的心理、環境、營養、運動等方面考慮。二是與醫學護理融合。開發企業既強調醫養結合,也在項目中增加空氣、水、健康食品等保健內容,提高老年人生命質量。三是與康復智能融合。發揮開發企業科技創新的能力,將智能等技術引入老年人的生活。四是與養老養生融合。既藉助自然條件為老年人提供舒適的環境,同時配好健身室、康復室等。其中,還著重強調了關注建築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