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未滿三歲要“管好嘴”,這些食物對脾胃不“友好”,少吃為妙

據統計,在我國12歲以下的兒童中,約有七成都存在脾胃問題

由於脾胃虛弱的前期症狀並不明顯,很容易被家長忽視,在長期的飲食不當影響下,脾胃就進一步失調,很容易讓孩子的體質變差,影響發育。

在奶奶的傳統餵養下,2歲寶寶頓頓吃“飽飯”,脾胃卻承受不了了

隔壁夫妻倆上班早出晚歸,就把照顧孩子的重任交給奶奶,但不知為什麼孩子總是三天兩頭的生病,經常去醫院。

孩子未滿三歲要“管好嘴”,這些食物對脾胃不“友好”,少吃為妙

孩子未滿三歲要“管好嘴”,這些食物對脾胃不“友好”,少吃為妙

直到孩子媽媽有空,能在家多陪陪孩子,才驚訝地發現2歲女兒的飯量,比自己還多。詢問奶奶後才知道,原來看孩子身材比較瘦小,想讓孩子多吃點,胖乎乎的看著健康,沒事就喂孩子吃東西,慢慢的就越吃越多。

到現在,每頓飯都要吃一碗飯一碗菜,明明把小肚子撐得鼓鼓地,還要繼續吃,抱下桌不讓吃就在地上打滾哭,說自己餓,家長沒辦法只能由著孩子,可後果就是撐得晚上睡不著覺,抱著肚子在床上打滾。

孩子未滿三歲要“管好嘴”,這些食物對脾胃不“友好”,少吃為妙

媽媽隱約感覺女兒這麼吃下去不對勁,趕緊請教有經驗的老中醫,老醫生直接點出,吃得過多會導致孩子脾胃失調,最後諫言:欲得小兒安,需受三分飢與寒

孩子未滿三歲要“管好嘴”,這些食物對脾胃不“友好”,少吃為妙

《黃帝內經》裡提到:“脾胃為後天之本”,是指:食物通過脾胃的吸收,化為營養成分去滋養五臟。

從中醫的角度看:脾胃功能好,孩子吸收的營養多,氣血旺盛,就會越健康;與之相反,脾胃功能差,吸收不好,孩子很容易反覆生病。

孩子未滿三歲要“管好嘴”,這些食物對脾胃不“友好”,少吃為妙

家長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觀察,看孩子是否存在脾胃失調

食慾低下:孩子的食量比其他孩子少很多,經常是吃兩口就不吃了。挑食、厭食明顯。
排便異常:經常性的便秘或者腹瀉,拉出的糞便臭味明顯,放屁多。
體質較差:經常感冒、發燒、咳嗽等。
發育遲緩:比同齡孩子瘦弱,生長緩慢。
面部變化:臉色發黃、舌苔厚、有口氣、眼屎多。

孩子未滿三歲要“管好嘴”,這些食物對脾胃不“友好”,少吃為妙

脾胃虛弱的孩子,在飲食上要格外注意:

01脾胃虛弱偏寒的寶寶——大多會手腳冰涼,飲食上,要養成吃溫熱的習慣。忌生冷、寒涼的食物,在日常飲食中可以適當添加山藥、芋頭、小米等。

02脾胃虛弱偏熱的寶寶——會經常積食、上火,大便乾燥。要少吃油炸、辛辣的食物,多吃南瓜、胡蘿蔔、海帶等食物。

三歲以內孩子的飯食叫“輔食”,別再隨意瞎喂“大人

了”了

“脾胃和則百病不生”調理孩子的脾胃不和當從飲食入手,3歲以下的寶寶所吃的飯食叫“輔食”,這個時間段要考慮到寶寶的

進食能力、是否愛吃、營養是否足夠。要科學地添加輔食才能呵護好“寶寶成長的每一步”。

很多家長會擔心家裡脾胃不好的孩子,減少不易消化的肉類會不會影響孩子長身體?很多食材不知道是不是寒性的,要是混了怎麼辦?這樣一限制,不知道做什麼,有沒有方便一些的好辦法?

孩子未滿三歲要“管好嘴”,這些食物對脾胃不“友好”,少吃為妙

留言板話題

:你家老人是不是也存在,認為娃吃得越多越健康的錯誤想法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