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90後奶爸逐漸湮滅的自白

你印象裡最早的閱讀是從何開始的?

是小學時剛發到手飄著油墨味兒的語文課本?

是大姨家衛生間蹲廁讀物《中國上下五千年》?

是初中從老師手裡定了兩本《海底兩萬裡》?

還是高中自習期叛逆期間讀的《三重門》?

在我的印象裡真正打開我讀書之門的是我的大學舍友老王。少言寡語,皮膚黝黑,厚劉海總蓋過眉毛。

大一上半年在我瘋狂參加社團活動時候,這貨竟然已經讀了30本書,在我認為是不可思議的,身邊竟然藏了這麼個寶藏老王。

當我滿懷質疑向他取經時,他總是扔我一句話“每本書都有它存在的意義”。

圖書館浩如煙海的藏書如何選擇,有這句話真是“一句頂一萬句”。有幸憑藉這富有衝擊力的話,激勵我以平均每週兩本的閱讀量走過了一段充實的大學生活。

一位90後奶爸逐漸湮滅的自白

你知道嗎?風往那個方向吹,草就要往那個方向倒,年輕的時候,我也曾經以為自己是風,可是最後遍體鱗傷,我才知道,原來我們都是草。——————《艋舺》

2014年參加工作,業餘時間基本延續了大學的生活習慣,貫徹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的理念。

堅持健身,保持閱讀,依舊圖個讀多、讀爽,信馬由韁,大把的時間任由揮霍,這時候我以為自己是“風”。

生活真的是大有我要消滅你但和你沒關係的“黑暗森林法則”姿態,2018年結婚生子我才意識到一切都在無可挽回地走向庸俗。

生活關注點經歷了由車<健身<閱讀<老婆<閨女的轉變,柴米油鹽也漸漸熄滅了自由和遠方的燈塔。

社交基本掐滅、出遊全靠差旅、夜半苦心熬娃、開車難超60、著裝全套優衣庫、郵箱全是信用卡賬單,婚前意氣風發,婚後鬍子拉碴,不可避免地掉頭髮、發胖、油膩起來。

自由奔放的閱讀除了豐滿了精神生活,物質上是無法變現的,卻在此時錢變得越來越重要,心中澄澈無比的價值觀開始陰暗,種種的剛需與磨礪讓我漸漸萎成了“草”,某種程度變成了魯迅先生筆下的“閏土”。

風依然是強筋無敵的風,草卻不一定是原來不知天高地厚的草。而是認清自己蒼白無力螳臂當車的反抗無果。要麼自暴自棄的任風搖擺,要麼卑微努力地與“風”同流合汙。結果沒變,變的是一顆草,任由蹂躪的心態。

一位90後奶爸逐漸湮滅的自白

這就是我的生活,雞零狗碎一地。閱讀時間被嚴重壓縮,想要保住閱讀的小火苗,倒逼自己夾縫中求變。

一、改變廣泛涉獵不求甚解的策略;

二、挑好書,讀好書,求精求義;

三、閱讀速度提升,掌握抓住一本書核心思想的板塊集中精細化閱讀。

自認為在閱讀裡獲得從來不僅僅是書面知識,更是有無形的閱讀能力的提升,遇事習慣抓事物的核心,梳理出一個人格自我批評總結、改善成長路徑的方法。

“讀書本身無意義,讀書本身就是意義”。有人說這是為自己保留一種彎道超車的能力。

你有多久沒有體會到,因閱讀一本新書或學習一種新技能,半夜在腦海中反覆推演,徹夜難眠的熱血場景?

一位90後奶爸逐漸湮滅的自白

“生如螻蟻,應有鴻鵠之志;命比紙薄,當有不屈之心。”

越來越相信選擇比努力重要,運氣比苦幹重要,機遇來了要接得住才最重要。

談鴻鵠之志太遠,說說自己的初心更接地氣。

近期《這裡是中國》出版,熱愛地理的我迫不及待地收了一本,看到“星球研究所”出版的書,勾起了心底長毛的理想,感覺他們的團隊應該很幸福很幸運,一群地理控追逐著熱愛,並且能讓它落地開花結果。

當然了,我的油膩換來了家庭的美滿幸福,後悔嗎?怎麼可能!讓他們過得更好就是我的初心。


一位90後奶爸逐漸湮滅的自白

小寶貝第一次看雪 保護好娘倆是我一生最大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