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門有將,得無愧乎。明朝李如鬆和他的遼東鐵騎,碧蹄館一戰成名

說起明朝中後期,最具戰鬥力的部隊,無外乎遼東鐵騎,戚家軍和關寧鐵騎。戚家軍是抗倭名將戚繼光組建,主要戰績就是平定沿海地區的倭寇,後來駐守長城邊境,最後參加援朝抗倭戰爭。那麼關寧鐵騎是袁崇煥率領,主要對抗滿洲八旗騎兵,甚至國外很多學者認為,當時世界上戰鬥力最強騎兵不是哥薩克騎兵,而是滿洲八旗,而唯一能與之抗衡的只有關寧鐵騎。

將門有將,得無愧乎。明朝李如松和他的遼東鐵騎,碧蹄館一戰成名

但是今天小編先不說這兩隻部隊,只說一下遼東鐵騎和遼東鐵騎靈魂的統帥李如松。因為關寧鐵騎的強悍是繼承了遼東鐵騎的風骨。而遼東鐵騎最負盛名的一戰是在援朝抗倭。遼東鐵騎是李如松的父親李成粱組建,是李成粱挑選的家丁組成,人數不多,只有三千。

將門有將,得無愧乎。明朝李如松和他的遼東鐵騎,碧蹄館一戰成名

是李成粱駐守遼東時,專門用以平定遼東各部族之間的叛亂。他們有少量的裝備三眼火銃,最主要的還是騎射,以弓箭為主,而並非網上所宣傳的清一色的三眼火銃,因為畢竟三眼火銃的實際殺傷不是很理想,準頭不夠,並且在騎馬中射擊,難度可想而知,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射程不夠,所以還是以弓箭為主。

將門有將,得無愧乎。明朝李如松和他的遼東鐵騎,碧蹄館一戰成名

有點像蒙古騎兵的風格。但是遼東鐵騎雖然在李成梁時,立功不少,但是一戰成名確實在李如松的率領下進行的援朝抗倭佔中。李如松是李成粱的長子,出名於萬里三大徵之一,寧夏之役,平定了寧夏叛亂,名聲大震。這時倭寇豐臣秀吉統一了日本,野心極度的膨脹,預先佔領朝鮮,以朝鮮為跳板,征服明帝國。倭寇出兵14萬,僅用一個月時間及佔領了朝鮮大部分地區,朝鮮嚮明朝求救,明朝派宋應昌和李如松統領4萬兵力出戰。

將門有將,得無愧乎。明朝李如松和他的遼東鐵騎,碧蹄館一戰成名

這些歷史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其之所以還說,是我最想說的就是碧蹄館一戰,平壤之戰勝利後,日本主力向後撤退,於是李如松派查大受率領50騎兵前往王京方向偵查偵查。結果與日本的前哨部隊遭遇,前哨戰經歷五個多小時,日軍三千人竟然沒有吃掉這五百人的騎兵,隨後明軍的後續部隊兩千多人趕來。

將門有將,得無愧乎。明朝李如松和他的遼東鐵騎,碧蹄館一戰成名

這兩千多騎兵就是遼東鐵騎,而日本方面不知情況,以為是明軍主力部隊,後續曾兵3萬6千餘人,日本主將——第六軍團指揮官小早川隆景認為,這是明軍總攻的前兆,消滅眼前這支孤軍是在明軍總攻之前消滅其有生力量的絕佳戰機,他計劃以絕對優勢兵力圍殲這支明軍,在短時間內迅速結束戰鬥。

將門有將,得無愧乎。明朝李如松和他的遼東鐵騎,碧蹄館一戰成名

此時小早川隆景絕沒有想到,自己吞下的不是一塊肥肉,而是一塊燒紅了的烙鐵。被包圍是由明軍副總兵李如松指揮的3000遼東鐵騎,曾經在關外與沙漠蠻族較量過的百戰雄師,明軍精銳中的精銳。次日李如松得知前鋒交戰,率領10名親信趕到戰場。就此明日雙方大規模的遭遇戰大響,這就是有名的碧蹄館遭遇戰。

將門有將,得無愧乎。明朝李如松和他的遼東鐵騎,碧蹄館一戰成名

3千遼東鐵騎與包圍自己的3萬6千日軍激戰一晝夜,日軍硬是沒有消滅這支部隊。第二日,李如松副將楊元率領兩千騎兵趕來,直接進攻日軍側翼,這是日軍陣腳大亂,本來就激戰一天的日軍,已經人困馬乏,屬於強弩之末,無力發動下一次的進攻,結果又來了兩千多明軍援兵,日軍只得撤退。就此碧蹄館遭遇戰結束。

將門有將,得無愧乎。明朝李如松和他的遼東鐵騎,碧蹄館一戰成名

此戰,李如松報稱明軍陣亡二百六十四人,斬獲日軍首級一百六十七人;但從碧蹄館之戰的規模和慘烈程度來看,這個數字似乎不太符合實際情況。有考據認為明軍的“陣亡二百六十四人”應該只是李如松直屬部下傷亡。但是好多學者根據多方面的史料考證,而明君真實的傷亡應該在一千多人左右,而日軍的傷亡人數則是3千多人,但是多方學者都認為碧蹄館一戰,是明軍失利的一方,因為沒有達到偵查的目的,並且使下一目標的作戰計劃落空,沒有達到真正驅逐日本的目的。

將門有將,得無愧乎。明朝李如松和他的遼東鐵騎,碧蹄館一戰成名

因為明朝的總兵力才4萬餘人,戰略目的被敵人發現,就很難在實施下一個戰略進攻。但是日本也因碧蹄館之戰,領教了明軍的真實軍事實力,使之日本侵朝以來,士氣受到嚴重打擊。日軍也失去了與明軍野戰的信心。是14萬的日軍面對4萬明軍,只能龜縮在城裡而不敢與之對戰,於是雙方在漢成一線展開對峙,使戰爭進入僵持階段。

將門有將,得無愧乎。明朝李如松和他的遼東鐵騎,碧蹄館一戰成名

後來李如松又密令查大受率領700騎夜襲龍山大倉,一夜之間把日軍的糧食燒的乾乾淨淨,結果全線日軍崩潰,促使日軍與朝鮮和明朝停戰義和。這一招也真是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後來李如松歸國,參與對蒙古的作戰,又是率領兩千多奇兵被圍,據史料記載很有可能是被叛徒出賣,敗露了這次軍事行動,結果戰死沙場,一代將星就此隕落。

將門有將,得無愧乎。明朝李如松和他的遼東鐵騎,碧蹄館一戰成名

在李如松死後,李家已經沒有了靈魂式的人物。遼東鐵騎也就此衰落。遼東鐵騎能夠如此勇猛,主要有一下幾點,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李家對遼東鐵騎這隻部隊可謂是花了重金,不論是裝備還是待遇都要優於其他部隊。

將門有將,得無愧乎。明朝李如松和他的遼東鐵騎,碧蹄館一戰成名

再一個就是,從歷次的戰鬥中,李如松不論擔任什麼官職,都是親身一線,帶頭衝鋒,將有必死之心,使無貪生之念。李如松也算是明朝的一個名將,悍將。明史對齊評價,將門有將,得無愧乎。也是對李氏家族和李如松的最高評價。以上僅是小編個人看法,有不同看法,歡迎評論,小編虛心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