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債市違約規模同增四成 債務置換緩釋信用風險作用有限

新華財經上海5月4日電(記者 楊溢仁) 進入二季度以來,債市信用違約依舊時有發生,市場風險偏好暫未出現實質性回升。中誠信研究院評級與債券部提供的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債市共有42只債券發生違約,合計規模477.52億元,同比增加43%,涉及違約發行人16家,其中7家為首次違約。

分析人士認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經濟下行將顯著影響實體信用質量,因此在外需衝擊逐步顯現的背景下,考慮到現階段企業經營依舊面臨較大壓力,則後續部分籌資主體的潛在違約風險依舊不容小覷。

局部風險揮之不去

步入二季度,信用風險依舊揮之不去,包括“18永泰能源MTN001”“19新華聯控SCP002”“15中信國安MTN001”“18中融新大MTN002”等在內的多隻債券被曝發生信用風險。可見,伴隨疫情的持續發酵,疊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局部壓力確實在上升。

穆迪判斷,2020年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區高收益債券非金融企業發行人的違約率將大幅上升至6.4%,顯著高於此前預測的2.4%和2019年底的1.1%。

穆迪高級副總裁、部門信用總監劉惠萍稱:“疫情爆發對供應鏈和需求造成了衝擊,並對企業收入構成壓力。我們預計即使經濟活動在第二季度有所恢復,鑑於復甦速度大概率較為緩慢,則經濟環境仍然具有挑戰性,繼而提高了違約風險。”

“在一季度發生負面評級行動的籌資主體中(共計19家),民營企業佔到14家。”一位券商交易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儘管監管層陸續出臺了多項融資支持措施,可鑑於經濟階段性下行的壓力仍大,且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結束,則個人預計信用風險的局部暴露無可避免。”

來自中信證券研究部的觀點亦認為,若疫情持續發酵,尤其是海外疫情惡化帶來的風險進一步擴散,則未來不排除部分企業(以民營企業和綜合類行業為主,包括商業貿易、餐飲旅遊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受到疫情影響出現流動性緊張繼而發生債務的實質違約。

債務置換作用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有效緩釋信用風險,今年債券置換陸續增多。

據記者瞭解,債券置換不涉及現金認購,具體指公司向投資者發出要約將現有債券按一定比例置換為新債券(新債券的期限和票息等條款可發生改變)。對於發行人而言,由於債券置換能延後償付時間,並給予企業時間窗口解決自身流動性問題,緩解流動性壓力,因此該舉措作為企業負債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受到了不少籌資主體,尤其是短期流動性壓力較大但仍具備持續經營能力發行人的青睞。

“不過,由於債券置換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企業債務償付能力問題,因此投資者在選擇是否進行債券置換以及何種方式進行置換前,依舊需要對企業短期流動性和長期償債能力進行充分評估,在保證自身合法權益的基礎上做出理性抉擇。”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分析師梅佳稱。

作為我國銀行間市場債券置換業務的首單試點項目,3月初“17桑德工程MTN001”發行人向其持有人發出債券置換要約;此後,新債券以80%的比例置換原有債券,期限1年,附2020年12月6日投資者回售選擇權(票息7%,較原有債券6.5%的票息高50個基點);最終,未參與置換的存續債券未能如期進行兌付,構成實質性違約。

“顯然,債券置換的作用不宜過分高估。”上述交易員直言,“對於債務壓力大且流動性差的企業來說,在債券兌付的延遲期內,其現金流和償債能力能否獲得實質性改善,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中誠信國際分析師譚暢亦表示:“置換操作雖可以緩解發行人短期流動性壓力,優化債務結構,但也談不上絕對安全。”

總而言之,債券置換並非“萬能藥”,對於經營狀況不佳的債券發行人而言,延遲兌付現有債券依舊無法解決其盈利和融資的問題。債權人應充分評估企業現狀和發展前景,結合要約條款做出客觀決策,避免再次陷入新置換債券的兌付和再融資風險中。

信用分化料將延續

中金公司進行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針對未來幾個月債市面臨的主要風險,受訪者最為擔心的選項依舊是“信用違約事件頻發,衝擊流動性,且導致信用利差重新擴大”,佔比大幅提升至50%(上期調查結果為41%)。

投資者的反饋表明,市場當前的關注焦點已從最初的經濟整體能否企穩,逐步轉移至企業及居民個體層面。畢竟,疫情停工停產階段所造成的企業損失是可以確定的。而展望後續,企業經營能力能否有所改善卻是未知數。首先,政策前期對企業的支持主要體現為暫時減輕企業的償債壓力,包括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貸款投放力度、降低其融資成本等等,但這些政策更多是把企業償債時間推後,而非減免企業債務,相當於給違約風險這顆“定時炸彈”接續了一段引線,只能暫時按住風險以穩定投資者的情緒,並不能治本,最後需要依靠的還是企業自身的造血能力。

在大部分業內人士看來,目前海外疫情未現明確拐點,外需走弱且短期內難見恢復;國內財政政策的刺激更多體現在對中上游行業的供給推動,對消費層面的刺激政策依舊較弱,基建的加碼無法有效緩解服務業等行業的受損,內需的企穩回暖也遠沒有市場最初預想的那般容易,個別餐飲集團疫情過後曾試圖通過漲價來回補疫情期間的損失,將成本轉嫁居民端,可居民端並不買賬,企業只得作罷。

由此,在內外需仍然偏弱的情況下,二季度企業盈利的恢復不甚樂觀,尤其是對中下游行業而言。如果企業無法“回血”,則隨著信貸支持的退潮,信用風險逐漸浮出水面將成大概率事件,甚至不能排除集中“爆雷”的可能。

“2020年二至四季度,信用債的到期規模約在7.3萬億元-7.9萬億元區間,高於2019年同期。”譚暢表示,“在國內疫情尚未完全結束,部分發行人自身盈利能力仍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疊加當前經濟階段性下行壓力猶存,市場整體風險偏好處於較低水平,我們預計債券市場的信用風險分化將進一步加劇。現階段,尤其需要關注自身盈利能力弱化、槓桿率水平較高、短期債務集中償還壓力大、公司治理和管理能力弱的民企信用風險。”

來源:新華財經

責編: 徐一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End

一季度債市違約規模同增四成 債務置換緩釋信用風險作用有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