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思小高速感受和諧之美丨沿著高速看中國

2006年建成通車的思小高速北起雲南省普洱市思茅區,南至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小勐養,是我國第一條穿過國家級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的高速公路,也是昆曼國際大通道上連接中國的第一站。

沿著這條全長97.7公里的高速公路一路南下,綠色是它的標誌,生態則是它的名片。

徐景江現任雲南交投普洱管理處副處長,15年前,她正是這條高速公路的建設者之一。徐景江回憶,由於公路穿越熱帶雨林,設計建設過程中,選線成了首要問題。“為儘可能減少對保護區的破壞,2000年,專家調研組通過實地踏勘,在多個方案中選定線路。現在這條線路雖然經過了自然保護區,但都是次生林和經濟林,避開了保護區核心地帶和敏感的熱帶雨林,也避免了對保護區造成新的分割。”徐景江說。

按照“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總體方向和“保護自然、迴歸自然、融入自然,享受自然”的工作思路,思小高速在施工過程中有不少創新之舉。“橋樑樁基儘量採用人工挖孔,以減少大型機械對環境的破壞;橋樑樁基施工中,對周圍的樹木採用打枝、斷頂等方法進行保護,使橋樑墩柱和樹木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橋從林上過,樹在橋下長’的獨特景觀;在橋樑下施工時只清除墩位處的植被,橋跨下的植被儘量保留。邊坡則採用開放式防護措施,以框格為坡面骨架,植樹種草,融入自然。”徐景江介紹。

正是出於對自然生態發自內心的敬畏,參建者將思小高速建成了獨具特色的生態路。除了建設上體現的生態理念,高速沿線處處都能夠看見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沿著思小高速從普洱出發30多公里,就到達了普洱太陽河國家森林公園。這裡有中國面積最大、最完整的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森林覆蓋率高達91.8%。

記者沿著林間小路感受這片土地的神奇,公園裡空氣清新,植被茂密,河流縱橫交錯。說話間,一隻在樹上玩耍的長臂猿出現在記者眼前。“它叫緣緣,是我們救助的野生動物。”森林公園體驗中心首席體驗師阿福介紹。在公園裡,阿福還帶著記者和犀牛、小蜂猴等野生動物近距離接觸。“經過普查,整個保護區內有植物2104種,野生動物812種。”阿福說,公園除了接待遊客外,還通過舉辦中小學研學活動,開展自然生態宣傳教育,“通過親近自然、實地參觀,我們希望讓人們深刻了解保護原始森林、愛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

高速公路不僅方便了遊人,促進了邊疆地區發展,更加快了東南亞地區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研究。在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勐侖鎮的葫蘆島上,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科學家們經過60年努力,將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變成了植物的“諾亞方舟”:1125公頃的土地上,有活植物1.3萬多種,建有38個植物專類區,保存原始熱帶雨林250公頃。這裡是我國面積最大、收集物種最豐富、植物專類園區最多的植物園。

在搶救保護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方面,版納植物園曾發起保護瀕危植物的“零滅絕”計劃。“2003年,我們的科學家在普洱一個小河溝岸邊發現了10多叢40餘株成年白旗兜蘭,當時它們的生存環境惡劣。科研人員通過遷地保護成功培育出了上千株幼苗,最終實現了白旗兜蘭的野外迴歸。”版納植物園黨委書記楊永平說。

近年來,隨著交通等基礎設施不斷改善,這個偏僻的小島已發展成一個立足中國熱帶、面向我國西南地區和東南亞國家的國際科學島。目前有來自43個國家的118名外籍人員在版納植物園工作。

“過去的生態保護主要依靠政府主導,依靠科學家,而未來的保護一定是全民參與的。”楊永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