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號》:一部值得我們反思生命意義的經典之作

原創文|著陸的兔子

《泰坦尼克號》:一部值得我們反思生命意義的經典之作

"You jump,I jump!"

這句情話曾經感動了無數人,成為了這部影片的代名詞,在22年後的今天聽到,依舊溫暖我心。

造價2億多美元的《泰坦尼克號》是當時成本最昂貴的影片,拍攝製作過程更是長達五年。

這份心力造就了電影史上不可磨滅的經典。

《泰坦尼克號》於1997年11月1日在日本首映,創下了當年18億美元的高票房。1998年共包攬15大獎項——11項奧斯卡獎項,3個金球獎項,1個歐洲電影獎。劇情、導演、演員、音樂等全面開花,可謂拿獎拿到手軟。

初次觀影只是湊個熱鬧,今天再度觀看發現:

這部影片在愛情之上,更蘊含著生命的意義——人生的百科全書。


《泰坦尼克號》:一部值得我們反思生命意義的經典之作

一、心靈契合終究贏過門當戶對。

女主人公蘿絲出身名門,擁有迷人的外表。未婚夫霍克利是有名的鋼鐵大亨之子,也是泰坦尼克號的鋼鐵供應商。名門淑女配財主,可謂是"佳偶天成、一對璧人"。

20世紀20年代,女人的命運由人不由己。自由等同於做夢,做自己等同於"找死"。

17歲的蘿絲卻與眾不同,不甘心被命運支配,淑女的外表下有一顆躁動的心。

她與上流社會格格不入,出席的一場場社交宴會,對於她來說,像是在奔赴一場場葬禮,令她如坐針氈。

與霍克利也沒有共同語言,物質需求與美學鑑賞方面更是南轅北轍。蘿絲欣賞的莫奈畫作,在他眼裡則是一堆垃圾。

在霍克利身邊,蘿絲更像一隻提線玩偶,而不是未婚妻。

他毫不客氣地熄滅了蘿絲手中的煙,自作主張為蘿絲安排飲食,連蘿絲讀什麼樣的書也要經過他的首肯。


《泰坦尼克號》:一部值得我們反思生命意義的經典之作

一個喘著粗氣的女人,在甲板上奔跑,此時的船向前行駛,而這個女人卻逆向而行,海上的風浪聲始終沒能淹沒她急促的呼吸,既用力又無力。

被壓抑氛圍包裹的蘿絲,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沒想到這次跳海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第一次的"You jump,I jump",發生在此刻,從傑克口中說出。

這個無父無母的窮小子,攻佔了蘿絲封閉已久的心。

他們都是莫奈畫作的崇拜者、活在當下的支持者、自由靈魂的追逐者……

那座死火山終於噴發了。

第一次學吐口水、第一次與下層人狂歡、第一次狂奔大笑、第一次在眾人面前撕破"淑女的外衣"……

傑克就像是一面鏡子,蘿絲總能從中看到真實的自己;

像隧道口的一束微光,指引著蘿絲走出黑暗;

像平靜的湖面,帶給蘿絲心靈上的安寧。

蘿絲脫下了束縛女人的高跟鞋。


《泰坦尼克號》:一部值得我們反思生命意義的經典之作

羅素曾說:

"愛情只有當它是自由自在時,才會葉繁花茂。認為愛情是某種義務的思想,只能致愛情於死地。"

我們在對待感情時,常犯的一個錯是"湊合"。

"跟誰不是過啊?"

"哪有兩個人真的合適,多磨合就好了。"

這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語言,成為了洗腦利器。

脾氣可以磨合,習慣可以改正,唯獨三觀不能遷就。

它直接決定了婚後生活的質量,是如熱鍋上的螞蟻般焦慮,還是擁有坐看雲起時的從容。

門當戶對的委曲求全與心靈契合的舒適感,此時的你,會選擇哪一個?

《泰坦尼克號》:一部值得我們反思生命意義的經典之作

二、自己締造的錯誤,需要直面的勇氣。

當時的泰坦尼克號是最大的交通工具,頭頂環繞著"永不沉沒"的光環,它的處女之行對於設計者、製造者、駕駛者來說都是一種自豪,就連乘坐者都覺得無比榮耀。

這種萬眾矚目的期待感,恰恰成為了一些人爭名逐利的直接原因。

泰坦尼克號的構想者伊斯梅,不滿足於"空前絕後的最大、最豪華"郵輪的評價,甚至利誘船長燃燒所有鍋爐,以史無前例的速度駛向美國,藉此攻佔各大報紙頭版的位置。

船長聽從了伊斯梅的"建議",下令全速前進。儘管覺得有些冒進,但還是認可了,企圖用不久後的成功來為職業生涯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行駛過程中的冰山預警,讓這位有著二十多年航海經驗的老船長不以為然。

最為誇張的是,為了美觀而設置數量不足的救生艇,一切的一切都源於過度的自信。


《泰坦尼克號》:一部值得我們反思生命意義的經典之作

沒有望遠鏡的瞭望員,看到眼前的冰山,不由得張大了嘴巴,立在原地一動不動。掌舵手與鍋爐工拼盡了全力,可終究未能躲掉。

安德魯斯感覺到桌子正在抖動,頭頂的吊燈也在不停搖擺,他立刻起身拿著圖紙找到船長溝通,只有他知道這次撞擊的致命性。因為他是泰坦尼克號的建造者。

船上一片混亂,到處充斥著求生的慾望。

一位女士用殷切的眼神望著船長:"船長先生,請問我應該去哪裡?"

船長看了看她懷中的嬰兒,沒有回答,只是默默的轉身離開,他知道一些皆無望。

站在駕駛室中的他,環顧著周圍熟悉的一切,這是他選定的葬身之所。

在海浪衝破玻璃的那一刻,船長沒有絲毫躲閃,徑直衝向船舵並企圖控制它。這是他的本能反應——保證乘客安全。

而他卻淹沒在了浪潮中。


《泰坦尼克號》:一部值得我們反思生命意義的經典之作

此時的安德魯斯站在宴會廳裡,眼睛直勾勾的盯著檯鐘。儘管耳邊環繞著叫喊聲,他也只是呆站在那裡,彷彿自己是一座孤島,隔絕了整個世界。

也許是在等待沉沒那一刻的解脫,既愧疚又無奈:

"對不起,沒能把船造的再堅固點。"

在這之前,安德魯斯為了讓更多的人能獲救,更是充當起救生艇的監察者,監督著船員們的舉動,直到每艘救生艇坐滿為止。


《泰坦尼克號》:一部值得我們反思生命意義的經典之作

甲板上的局面中逐漸失去控制,隨時可能引發暴動,船員默多克本能地開槍打死了製造混亂的乘客。

看著倒在血泊中的屍體,聽著耳邊的指責,默多克沉默了。

他退到船邊行過軍禮,便舉槍自盡,屍沉大海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說過:

"我只害怕一樣——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

犯錯是人的本性,重要的是要有承擔責任的勇氣。

三、高貴的外表不等同於健康的內心。

"在這裡交際不難,他們很愛錢,假如你自己有個金礦,就能融入這個圈子。"


《泰坦尼克號》:一部值得我們反思生命意義的經典之作

蘿絲的母親是公爵夫人,優雅的舉止,挺拔的身段,讓她在人們面前顯得與眾不同。

"可憐天下父母心。"她對女兒寄予"厚望",確切來說是把蘿絲當成工具,一把能令自己後半生無憂的鑰匙。

為了還清負債,為了攀附有錢人,她選擇賣掉女兒。

她不僅犧牲女兒的幸福,對其他人更是刻薄至極。在公共場合故意刁難傑克,甚至還夾雜著嘲諷與貶損。

而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在泰坦尼克號沉沒時,她居然沒有支持救生艇返航救人。

虎毒尚且不食子。蘿絲卻被自己的母親徹底遺棄了。


《泰坦尼克號》:一部值得我們反思生命意義的經典之作

被夫人們稱為"暴發戶","低俗的人"的布朗夫人卻是整部片子中最有血性的人。

上流社會中只有她表示出了對蘿絲的同情。餐桌上的蘿絲被母親與霍克利左右夾擊,輪流監管,看到霍克利自作主張點了蘿絲不喜歡的羊排,布朗夫人意有所指的問道:"你會為她切肉嗎?"

在大家準備看傑克笑話的時候,布朗夫人主動借給他禮服;

用餐時告訴傑克刀叉的使用順序;

參加上流人士宴會時,幫助傑克樹立信心。

泰坦尼克號下沉時,船上的人如下餃子一般墜入海面,夾雜著高頻率的尖叫聲。布朗夫人激動地從救生艇上站了起來,提議大家回去救人。

可是沒有一人支持她的舉動,她無奈的喃喃自語:

"我真的不明白你們,你們這是怎麼了,那些可全是你們的男人!"

儘管這次旅行,她是獨自一人。

歌德曾說:

"無論你出身高貴或者低賤,都無關宏旨,但你必須有做人之道。"

高貴的外表不等同於健康的內心,反之亦然。

四、生命的意義在於:緊握手中的舵。

無論是情場上的傑克與蘿絲,還是職場上的船長與安德魯斯,抑或名利場上的布朗夫人與蘿絲的母親,他們都清楚的知道,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泰坦尼克號》:一部值得我們反思生命意義的經典之作

在泰坦尼克號即將沉入海底時,平凡的眾生相更能深刻詮釋出生命的意義。

慌亂的甲板上,一位神父不間斷的向眾人佈道,船的傾斜度逐漸超過45度角時,他右手扒著欄杆,左手緊握著匍匐在腳下的教眾。

幾個樂隊演奏者企圖用音樂帶給人們力量,從令人振奮的歡樂曲調再到撫慰人心的安魂曲調,手中的弓一刻也沒有放下。

他們的專注與周圍人的倉皇形成鮮明對比。與其說是在取悅他人,不如說是在撫慰自己。


《泰坦尼克號》:一部值得我們反思生命意義的經典之作

船艙內兩位年邁的夫妻安靜的依偎在一起,一位年輕的媽媽講述著永恆美麗的遠方。

這一刻無聲勝有聲,對於他們來說,此時的身邊人就是全世界。

"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會拿走你很多東西,但它唯一無法剝奪的是,你自主選擇如何應對不同處境的自由。"——《活出生命的意義》

只要你找到生命的意義,找到內心深處最重要的東西。

也許是某個人、某個物件、某種信念,甚至任何能鞭策你的一切,你的人生航線就永遠不會偏離,船舵始終緊握在自己手裡。

共勉之。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