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一些有關借錢的學問

世上有讀不完的奇書。

有一位西歐人,寫了一本《魔鬼辭典》,所謂稱"魔鬼",是因為此人反向思維能力太強,在他的辭典裡,對世界事物的解釋,都很怪異,思之又情在理中。

比如:"大炮"__修正國界的儀噐;

"專家"__在治學的專業之外一無所知的人;

"熟人"__平日相見很熱情卻不肯借錢給你的人。

說起借錢,有位日本人,寫了一本書,叫《金錢朮》。

專著談錢而稱"朮",可見對錢研究之深。

瞭解一些有關借錢的學問

我們國人對錢的說法也不少:

咱們北京人愛幽默,說:"有什麼有別有病,沒什麼沒有別沒錢。"

青海人喝茶愛放鹽,有民歌唱道:"茶裡沒鹽了嘛,水一般;身上沒錢了嘛,鬼一般。"

有人說:"世上有件東西,分明是少,誰都想要,豈不知,沒有活不了,多了未必好,那就是錢。"

這些見解雖然都很精闢,但沒有《金錢術》說的實用。

比如向銀行貸款,《金錢術》中說,你若是貸的很少,銀行人對你很冷淡。你若有大量的銀行貸款,他會很關心你,甚至會幫你多賺錢。為什麼?怕你企業倒閉還不上貸款。

還有私人借錢。《金錢朮》說:"不要以為你借錢給人家,可以增進友誼。你把朋友關係變成了借債人和債主的關係,再見面時,作為借債人,心懷壓力,從此不願再見你,結果日遠日疏。而且他欠著你的錢,看到你口袋裡的錢仍然比他多,也可能羨慕嫉妒恨,朋友關係就不存在了。倘若本來就不是朋友,那情況會更糟。

想想這話是有道理的,比如我國和美國。

2007年,由於美國發生經濟危機,為了挽救美國經濟,中國購買了大量美債,可美國並不感謝。後來美債增加到一萬多億美元,這竟然成了美國人仇視中國的原因。

曾見美國電視臺組織一群兒童作節目,當主持人問一兒童:"我們欠了中國一萬多億美元外債,你說該怎麼辦?"那兒童說:"我們派兵把中國人全殺掉,不是就不用還債的啦?"

雖然是童言無忌,也使人吃驚,因為那話不像是出自兒童之口,應是成人平日所言。

瞭解一些有關借錢的學問

果然在這次新冠肺炎肆虐中得到了證實。這一陣,美國的一些議員們,誣賴中國疫情不透明,嚷嚷著要索賠,要迫使讓中國以一萬多億美債賠償美國的損失。雖然是窮瘋了白日說夢,但是這的確反應了債務人的心態。

國際之間是這樣,人際之間也是如此。

我有個同村人,往常回鄉,總要找我一塊抽幾支香菸,拉拉家常,噓寒問暖,很是親熱。

有一次,突說有急用想借幾百塊錢,那時候,一般工作人員月薪也就幾百元。三十幾年過去了,我回去探家再沒見過他的面,開始還真地以為他忙,後來才覺到,他是有意躲我。

還有一種錢是借不得的,那就是做生意在親朋之間轉借本錢。若是富豪,幾十上百億都是小錢,另當別論。一般人家是不可以的。

有一同事辭職下海,在朋友圈籌錢開金礦,找到我時,我對他說,朋友之間互通有無,這是本份。若說是辦實業做生意,就需另說。古語說生意人,早上有馬騎,晚上沒飯吃,贏虧在須臾之間。我是有幾個存款,可你開金礦籌資,那是韓信用兵,多多益善,給少了杯水車薪,我若是傾囊而出,作為工薪族,我那是現在的活命錢,將來的養老錢。你若是賺了,全數還我,皆大歡喜。萬一你賠了,倒閉了,你本不想賴賬也身不由己。你呢沒臉見我,我呢後半生沒有下稍,咱們怕是連朋友都做不成了。他聽我如此說,也只好作罷。

瞭解一些有關借錢的學問

果然,他在開金礦時,開始時礦脈清晰,似乎離那金疙瘩只有一步之遙,可是那礦脈漸漸斷了,還出礦難砸死了人。他鉅債難還,一走了之,二三十年過去了,杳無音信。許多借錢給他的朋友,到他家打聽,他妻子說,我知道你們為啥找他,你看家裡這些東西,想要哪件搬哪件。能有什麼值錢東西?最值錢的也就是個老式電視機。許多朋友叫苦不迭。

這麼說,人際之間就沒有通財的情誼了?當然是有的。

七十年代,曾看過一篇寫錢鍾書先生的文章,其中寫了一件趣事。有一校工找他借錢,錢先生經過詢問,校工家裡確有過不去的坎,就問:"需要多少錢?"校工說:"兩千。"錢先生說:"我給一千,不用你還。"時間長了,同事們發現,先生對確有困難借錢的,都是這樣。人們說:"向錢先生借錢,可得其半。"其實錢鍾書先生雖是學者作家大學教授,那時收入也不很高。七八十年代,人們常說:"拿手術刀的,不如拿殺豬刀的;做原子彈的,不如賣茶雞蛋的。"據說那時清華北大附近的食品市場上,賣帶魚的,也只擺些頭頭尾尾,有人問中段哪去了?賣魚的說,好的老師們吃不起。一位攤主學得文縐縐地說:"只此也是偶然食之。"錢先生也只是樂於助人而己。

為人若有能力,同事朋友有困難,不妨學學錢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