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洮縣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項目通過省市驗收

近日,由臨洮縣文旅局組織、江蘇文博文化遺產保護有限公司實施的“可移動文物修復項目”,以及由省文博中心實施的“可移動文物囊匣製作項目”通過了省市專家組的驗收。

臨洮縣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項目通過省市驗收
臨洮縣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項目通過省市驗收

可移動文物修復項目涉及修復的物共計 137 件,其中陶製質文物75件(二級文物 7 件,三級文物 55 件。主要來自臨洮新石器時代的三種不同文化);銅質文物62件(二級文物 7 件,三級文物 55 件。時代包括漢、宋、元、明、清等年代);可移動文物囊匣製作項目製作文物囊匣317件。

臨洮縣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項目通過省市驗收臨洮縣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項目通過省市驗收
臨洮縣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項目通過省市驗收臨洮縣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項目通過省市驗收

驗收中,項目實施單位就項目的實施情況作了彙報,專家組對文物修復過程中修復保護檔案的建立、前期檢測分析、加固、清洗、脫鹽、拼接、補配、全色、緩蝕、封護等工序,以及修復材料的採用等內容逐一進行了審核。

臨洮縣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項目通過省市驗收臨洮縣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項目通過省市驗收

文物修復前後對比

臨洮縣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項目通過省市驗收臨洮縣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項目通過省市驗收
臨洮縣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項目通過省市驗收

專家組認為,文物修復項目嚴格遵守了《甘肅省臨洮縣博物館館藏彩繪陶質文物保護修復方案》和《臨洮縣博物館館藏銅器保護修復方案》所確定修復的技術路線,修復過程中最大限度忠實於原物的形貌、使用修復工藝和原材料有效、 修復記錄詳盡,做到了“修舊如舊”,最終經專家組合議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驗收組同時指出,臨洮博物館要藉助這次修復項目的契機,大力挖掘文物背後的故事,包括臨洮的發展史,每件文物代表著當時先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以及他們的信仰崇拜。我們在傳承文化,弘揚歷史的過程中,將會以專題展的形式將所修復的文物進行展覽,讓更多的人來了解臨洮的悠久歷史。

臨洮縣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項目通過省市驗收

驗收組由省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處副處長史勇帶隊,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吳葒、省博物館文物保護修復中心館員趙亞軍、省博物館文物保護修復中心館員張豔傑,市文物局副局長、市博物館館長雷永剛、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劉映菊以及臨洮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負責人參加了驗收會議。

臨洮縣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項目通過省市驗收

當天,參加驗收會議的省市專家還參觀了臨洮博物館歷史文物展,就臨洮歷史文化發現未來方向進行了深入探討。

專家們認為,臨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具有代表性的馬家窯文化、戰國秦長城文化在我國遺址遺產中佔有重要地位,省、市文物主管部門也將臨洮的這些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作為重點項目納入正在規劃的國家長城文化公園和“十四五”規劃之中,希望通過國家對文物遺產的大力重視,推動臨洮文化的進一步發展。

劉映菊表示,感謝省市文物主管部門多年來對臨洮文化事業的大力支持和重視,近年來,臨洮縣委、縣政府也一直將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為推動臨洮經濟社會發展、擴大臨洮知名度的重要舉措來抓,希望上級部門一如既往地幫助、支持臨洮文物事業的發展,在業務指導、項目建設等方面給予更多的支持。

臨洮縣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項目通過省市驗收

來源|臨洮縣博物館

編輯|馬 星

責編|趙建民 楊 陽

編審|譚明強

總編|邊國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