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在公司拉“橫幅”打雞血,結果員工留不住,反而走的更多!

給大家分享一則案例:

小王在上海xx公司做了2年多的銷售,底薪4000元,工資主要是靠提成,有時業績做不上去就只能拿底薪,私下同事們也在暗自較勁,加班更是常態。有時不想加班但看到別人業績做得好的還在加班,沒辦法接著幹唄。

老闆在公司拉“橫幅”打雞血,結果員工留不住,反而走的更多!

前幾天老闆開會,說是今年定下的目標還遠遠沒達成,在會上把銷售部的人一頓罵,罵完又打起了感情牌,讓員工抓緊衝刺,爭取完成半年年的目標,還說會在辦公室拉個橫幅。

上週老闆把橫幅掛在公司外面的牆上:要麼交業績,要麼交屍體。

老闆在公司拉“橫幅”打雞血,結果員工留不住,反而走的更多!

老闆在公司拉“橫幅”打雞血,一星期走了16個員工!

這一看員工都覺得心裡瘮得慌,感覺老闆太沒有人性了。每次定的目標壓根不合理,想考核變相扣錢嘛,不想幹了!第二天就有2個同事直接申請了辭職,接下來在一週裡又走了14個同事,原本諾大的一個銷售部一下就走了近一半的業務員。

業績壓力大,老闆著急,員工心急,老闆眼裡想著目標和考核,員工累死累活沒達標還要被扣罰,員工心裡不舒服了,消極怠工牴觸考核是開始,跳槽走人才是最大隱患!

老闆在公司拉“橫幅”打雞血,結果員工留不住,反而走的更多!

老闆在公司拉“橫幅”打雞血,一星期走了16個員工!

當然,這種傳統KPI的考核制度有很多的弊端,員工一聽到KPI三個字,往往是聞風喪膽,談者色變。像小王這樣的員工也認為KPI就是老闆給他們下的套,離開也是遲早的事情。

老闆在公司拉“橫幅”打雞血,結果員工留不住,反而走的更多!

KPI考核模式的弊端

1、KPI不符合人性與以人為本的社會發展需求。

2、KPI不能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反而引起員工的反感與牴觸。

3、KPI不適合為員工增加收入的時代發展趨勢。

4、KPI忽視員工的需要、違背平衡和共贏的新社會規則。

5、KPI缺乏足夠的驅動力,淪為注重考核和評價的工具。

老闆在公司拉“橫幅”打雞血,結果員工留不住,反而走的更多!

如何讓業務員和企業共成長共發展?

首先在薪酬體系上給予清晰的定位和規劃,不但要給員工短期利益,還要給長期利益。讓每一個業務員從進公司的第一天就知道自己的未來和發展方向,時間越久或業績越好的業務員才不會輕易離開企業。

老闆在公司拉“橫幅”打雞血,結果員工留不住,反而走的更多!1、KSF增值加薪:在銷售業績之外,根據業務開發存在的問題及公司的工作需求,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例如:
  • 1)回款率指標
  • 2)高毛利產品銷售指標
  • 3)新客戶開發銷售(數量或金額)指標
  • 4)新市場開發銷售指標
  • 5)客戶服務滿意度指標
  • 6)客戶投訴率或數量指標
  • 7)客戶開發或服務成本指標
  • 8)客戶有效服務數量指標
  • 9)協助開發產品指標

KSF增值加薪法——一種員工和企業共贏的薪酬分配模式(適用於管理者和一線銷售人員)

1)入職3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低值(如10萬/月),主要關注過程性指標(如:跟蹤量、詢盤量、電話量、考核分值等),獎勵力度為小值。

老闆在公司拉“橫幅”打雞血,結果員工留不住,反而走的更多!

2)入職6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中值(如2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中值。

老闆在公司拉“橫幅”打雞血,結果員工留不住,反而走的更多!

3)入職1年以上:業績平衡點為常規值(如3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常規值。

老闆在公司拉“橫幅”打雞血,結果員工留不住,反而走的更多!

4)高級業務員:1年平均業績達500萬以上,次年自動升級為高級業務員,KSF薪酬增長20%-30%,獎勵力度為高值。

老闆在公司拉“橫幅”打雞血,結果員工留不住,反而走的更多!KSF增值加薪法,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對企業來說,員工拿的越多,賺得越多,且不增加成本。。

以某生產製造業生產經理KSF薪酬模式為例:

老闆在公司拉“橫幅”打雞血,結果員工留不住,反而走的更多!

1、毛利潤:每增加10000元,獎勵31元,每減少10000元,少發25元;

2、總產值:每多3000元,獎勵5.3元,每少3000,少發4元;

3、報廢率:每降0.05%,獎勵2.5,每上升0.05%,少發2元;

4、及時交貨率:每上升0.05%,獎勵2元,每少0.05%,少發2元;

5、員工流失率:沒流失,獎勵50元,每流失1人,少發250;

相比其他傳統模式薪酬模式,KSF薪酬績效模式是在開啟員工源動力,激發員工的創造力,把薪酬和績效全面融合,充分挖掘員工潛能,讓員工共同參與經營,實現利益趨同,讓員工更容易認同和接受。

實操步驟

第一步:選取生產經理這個崗位與企業利益密切相關的6-8個指標

總工藝毛利潤/生產工藝總產值/公司總報廢率/部門費用率/及時交貨率/生產工藝小時產值/員工流失人數/培訓

第二步:根據每個指標的重要程度設置相應的權重

第三步:根據公司歷史數據計算出每個指標的平衡點

這個平衡點對員工來說比較容易達到,所以員工壓力不大。對於企業來說,只做的不比去年差,所以平衡點上加薪不會增加成本。

第四步:將員工的薪酬分為固定薪酬(20%)+寬帶薪酬(80%),將寬帶薪酬分配到6-8個指標當中

第五步:根據平衡點和薪酬分配設置相應的獎勵刻度

總結:

管理是被動的,激勵是主動的。管理是別人要求的,激勵是自己要求的。人性的特點是不喜歡為別人做事,卻願意為自己做事。如果一個管理者還是把過去幾十年的管理方法來管理現代的員工,那隻會把員工管跑。企業人員流失嚴重,穩定性不強,那企業老闆一定要先反思自己,別一味指責別人。

沒有利益的趨同,就沒有思維的統一!!別因為工資設計的不合理,而喪失員工心甘情願為你拼命的機會,這是最不划算的投入成本!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10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