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課堂:公益管理視角下的社會力量抗疫(有效資助篇)

真實世界是最好的課堂,真實事件是最有價值的案例。


本期探討的話題是“有效資助”,我們一起來看看,抗疫期間的資助項目有哪些特點?資助項目如何在響應緊急公共衛生事件中發揮效用?本期採用的案例是正榮基金會的“綠色通道小額資助項目”、和的慈善體系的“和善同心”社區抗疫計劃。

撰文/國際公益學院公益研究中心 吳艾思

CASE 1

正榮基金會:靈活調整資助計劃,確保執行過程公開透明

案例回顧

1月26日,武漢正式封城的第4天,正榮集團決定在正榮公益基金會先期設立1000萬的新冠疫情防控專項基金,開展五大項目:向各地公益組織捐贈資金,支援疫區;開通綠色通道,為民間組織開展補充性疫情防控提供小額資助;聯合物業、居委會、行業夥伴等,支持社區抗疫;聯合發起“抗擊新冠疫情社會組織協作網絡”;在婦女節當天發起“愛加倍·致敬她”聯合行動。

其中,“綠色通道小額資助項目”是正榮基金會“新冠疫情防控專項基金”首批推出的兩個公益項目之一,專門為專業社會組織參與理性救援情提供資助,每個項目資助金額為3萬元以內。截至4月7日,“綠色通道”已經完成兩期資助計劃,累計資助37個項目,覆蓋10個省份,其中還有一個全國性普及項目。[1]


案例課堂:公益管理視角下的社會力量抗疫(有效資助篇)

圖片來源:正榮公益基金會


知識點一 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反思和調整資助項目,回應不同階段需求


正榮基金會應該是國內最早以資助的方式響應疫情的基金會之一。為了儘快為公益組織提供支持,“綠色通道”項目在剛推出的時候並沒有太複雜的設計,而是在執行中不斷完善項目的框架和方向。在第三天的項目進度報告中,正榮基金會提出了“綠色通道”項目重點支持的四類行動:

  • 關注弱勢群體,為弱勢群體提供疫情防治服務。
  • 發現社區防治疫情盲點或緊缺的服務,有針對性地提供緊急服務。
  • 保護疫情防治工作中的特殊人群,包括志願者、社區醫生、勸導員等。
  • 參與疫情防控的志願服務,以志願參與為主,適當給予人力補助,補助範圍:交通、伙食、通訊費、防護設備等。[2]


而在項目開展五天後,“綠色通道”於1月30日暫時關閉,第一階段累計資助28個項目,直到2月19日才重新啟動第二階段。在資助項目關閉期間,正榮基金會對已資助的公益項目進行總結、評估和跟蹤。和第一階段相比,“綠色通道”第二階段主要有以下調整:

  • 資助金額:上限從3萬元調整到5萬元;
  • 資助對象:除專業社會組織外,也支持尚未註冊的志願者團隊、NGO協作網絡團隊等;
  • 項目方向:保留對特定群體的支持(重點疫區弱勢和特殊群體)、對疫情防控志願服務的支持,取消對社區防止疫情緊急服務、對疫情防治工作中特殊人群的保護的支持,新增傳播倡導類、心理輔導類支持;
  • 資金使用方向:資助社會組織的行動為主,原則上不資助防疫物資採買;
  • 明確了項目申請流程和審核維度。

由此可以看出,“綠色通道”的資助計劃是緊跟疫情發展而調整的。2月中下旬,隨著企業生產力的逐步恢復,以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馳援,防疫物資緊缺的問題得到一定緩解,而由封城和社會隔離帶來的其他問題開始浮現。“綠色通道”選擇在這個階段從緊急物資採買的支持轉向對更為長期的社會問題的解決,如心理輔導、防疫知識宣傳、NGO協作等,是對疫情現狀的及時回應。“綠色通道”第二階段在3月11日結束,較第一階段增加9個資助項目,目前沒有新的資助項目推出。

對於一般的資助項目來說,前期的精心規劃是實現有效資助的第一步。明確希望通過資助達成的目標、制定資助戰略、選定資助領域、找到“真”問題等都是需要提前思考清楚的。但是在公共衛生事件這樣的緊急狀況下,資助型基金會需要把握資助的最佳時機,沒有辦法百分百設計好項目才開展資助,因此在項目執行過程中的反思和調整變得更為重要,這是保障資助能夠效益最大化的一種有效方式。


知識點二 實時公開資助項目執行情況,確保公開透明


“綠色通道”項目還有一點值得關注,就是在項目開展的前半個月,正榮基金會幾乎每天都在更新“綠色通道”資助的子項目的進展,後期也基本維持每週更新的頻率。

《基金會信息公佈辦法》第七條指出:“基金會開展公益資助項目,應當公佈所開展的公益項目種類以及申請、評審程序。評審結束後,應當公佈評審結果並通知申請人。公益資助項目完成後,應當公佈有關的資金使用情況。事後對項目進行評估的,應當同時公佈評估結果。”在本次疫情期間開展資助的其他基金會,也有不少注重公開項目進展的。正榮基金會公開“綠色通道”項目的資助和執行情況正是政策法規倡導的行為,而幾乎每日/周更新項目進展,則是對資助項目管理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鑑於疫情前期發展迅速,以及當時的項目多為物資發放、防疫消毒等緊急救助型,以日/周為單位向公眾發佈項目進展,實際上更能滿足公眾追蹤項目開展情況的期待,能夠及時瞭解基金會及其資助機構在抗疫一線的最新進展。長遠來看,做到資助項目信息公開能夠提升公眾對基金會的公信力。截至4月9日,“綠色通道”資助的37個項目中已有20個項目結項,其中有11個項目的結項報告發布在基金會的官網上。

此外,儘管每日/周溝通項目進展增加了資助項目管理團隊的工作量,但是有利於資助方與資助機構保持密切溝通,以便資助方及時為資助機構提供其所需要的支持。


CASE 2

和的慈善體系:通過聯合資助賦能社區抗疫


案例回顧


2月21日,和的慈善基金會聯合德勝社區慈善基金會、順德慈善會·和的愛心基金、北滘慈善會·和的愛心基金共同推出“和善同心”社區抗疫計劃,用於支持順德社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善同心”計劃的資金投入計劃為2000萬元,其中德勝基金會1000萬元、順德慈善會·和的愛心基金700萬元、北滘慈善會·和的愛心基金300萬元。計劃的資助對象為順德區內的205個村(居)委會、社會組織、醫療及養老機構,關注人群為一線醫務人員、異地務工人員、社區弱勢群體等。


截至4月9日,“和善同心”社區抗疫計劃已累計資助社區抗疫項目261個,支持的項目覆蓋防疫物資、社區抗疫、衛生健康、社會組織、志願服務、養老服務、殘康服務、異地務工八大領域,其中社區抗疫項目佔比超過70%。


案例課堂:公益管理視角下的社會力量抗疫(有效資助篇)

圖片來源:德勝社區慈善基金會


知識點三 因應現實需要,在原有資助計劃中增加抗疫專項


“和善同心”社區抗疫計劃的啟動源於2月14日德勝社區慈善基金會(以下簡稱“德勝基金會”)推出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項資助公告》。為了支持順德社區做好新冠肺炎抗疫工作,德勝基金會在原有的資助項目“和美社區計劃”中增設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項”,計劃投入1000萬元,為村(居)委會和非營利組織提供支持,每個項目最高資助金額為50萬元。一週之後,該專項資助升級為由和的慈善體系四家組織聯合發起的“和善同心”計劃,資金池和支持領域都進一步擴大。

“和美社區計劃”是德勝基金會的主打資助項目,自2018年已開始執行,重點關注順德205個村居的社區問題和居民需求,2018-2019年共資助118個項目,資助總金額達4860萬元。“和美社區計劃”原有的四大資助領域為教育發展、社區照顧、社區營造(2018年為文化保育、社區發展兩個領域,2019年開始合併成社區營造)和行業支持。2020年新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項”,所投入的1000萬元相當於全年資助預算的三分之一[3]。

與正榮基金會不同的是,德勝基金會選擇在原有的資助項目下增加與疫情相關的資助方向,而不是開展一個全新的資助項目。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項仍然需要符合“和美社區計劃”的整體要求,比如關注的依然是順德當地的社區問題、資助金額保持不變,只是考慮到疫情的緊迫性,在評審方式和資助方式上會更為靈活。

這種做法的好處主要有兩點:一是可以延用原有的項目資源,包括已有項目傳播渠道、已經建立的社區關係、資助項目執行團隊、部分執行流程和評選標準等,便於項目快速落地執行;二是能夠優先回應原有資助機構的需求,由於資助對象與“和美社區計劃”的要求保持一致,新增的抗疫專項能為基金會已有的受資助機構提供應對疫情的資金,幫助有需要的受資助機構參與抗疫行動、解決當前社區面對的主要問題。


知識點四 聯合開展資助,在保障協調成本的前提下提升影響力


《有效資助能力建設手冊》指出,聯合資助可以撬動更多資金和影響力,對於單個組織而言,可以減少資金投入、降低風險、增加在該議題的資助經驗,聯合資助也存在增加溝通和協調成本的問題。[4]

在“和善同心”社區抗疫計劃裡,四家組織迅速達成合作意願的一個重要基礎是,它們都是“和的慈善體系”的一員[5]。“和的慈善體系”是何享健先生家族於2017年發佈的慈善捐贈體系,和的慈善基金會是何享健家族慈善管理和運營平臺。和的基金會捐贈5億元成立順德社區慈善信託,該信託的執行人為德勝基金會。順德慈善會、北滘慈善會投入“和善同心”計劃的資金都來源於和的基金會分別在兩家組織捐資設立的專項基金——和的愛心基金。還有一點,四家組織長期在順德區深耕,與當地社區和社會組織形成了緊密的合作關係,熟知當地社區和社會組織的現狀與需求,都基於希望促進當地發展的出發點提供服務。同宗同源的關係讓四家組織的互信度更高,如德勝基金會和順德慈善會曾經在2019年合作開展順德膳食資助[6],這些都有助於降低聯合資助的溝通和協調成本。

聯合開展資助項目時,各方的職能分工明確非常重要,有助於保障項目順利執行。

在本次計劃裡,和的基金會是發起聯合資助的主要推力,其餘三家組織提供資金支持,項目評審工作由四家組織組成聯合小組共同執行,並確定每週進行一次評審,保障快速響應。

總結

有效資助是資助型基金會撬動社會資源解決社會問題的重要方式,從以上兩個項目可以看到,設計資助項目的時候需要考慮:

1.資助領域應該與基金會使命願景保持一致,最好能夠和原有業務有關聯性或延展性;

2.資助項目需要關注本土公益生態,思考如何為在地公益組織賦能;

3.資助項目的設計上仍然要從實際需求出發,確定項目合作模式、執行形式、開展週期等細節;

做好資助項目的過程管理,通過完善的流程設計和信息公開制度確保資助方與被資助方、合作方、公眾的及時有效溝通。

參考資料:

  1. 《綠色通道 | 正榮公益抗疫,小額資助項目進展(截至4.3)》,正榮基金會網站,http://www.zhenrogy.org/project_view.asp?aid=3050。
  2. 《DAY5 | 正榮公益新資助項目5個,將於30日暫時關閉綠色通道》,正榮基金會網站,http://www.zhenrogy.org/project_view.asp?aid=2925。
  3. 藍煜昕:《聲音丨社區基金會在疫情防控中的行動空間及獨特價值》,和的慈善基金會微信號,https://mp.weixin.qq.com/s/u5vygnzYhSdvjCcc3o85QQ。
  4. 國際公益學院:《有效資助能力建設手冊(第一輯)》,國際公益學院網站,http://www.cgpi.org.cn/Upload/file/20180605/20180605145524_2258.pdf。
  5. 關於“和的慈善體系”的介紹,源自廣東省和的慈善基金會網站,http://hefoundation.org/category/251。
  6. 《善 · 抗疫 | 同心抗疫的慈善力量,“和善同心”計劃已支持261個項目開展》,慈善順德微信號,https://mp.weixin.qq.com/s/3Gf6QzrZCoe6jwzpdG3gq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