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海關空港口岸疫情防控信息化管理系統上線

2020-04-30 17:1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廣州4月30日電 (唐貴江 關悅)據廣州海關30日消息,面對境外疫情輸入的嚴峻態勢,廣州海關在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空港口岸啟用疫情防控信息化管理系統,入境旅客“一碼通關”,通關時間壓縮三分之一,推動白雲空港口岸實現聯防聯控部門衛生檢疫全鏈條數據共享、全程閉環信息化管理。

廣州海關所屬廣州白雲機場海關關員掃描旅客檔案條碼錄入體溫檢測結果 邵子成攝

4月29日6時許,在巴黎留學的林女士搭乘CZ348航班飛抵廣州。飛機落地後,廣州白雲機場海關關員隨即實施登臨檢疫,引導旅客分批前往入境衛生檢疫區。在檢疫等候區,現場關員掃碼驗核林女士填報的電子健康申明卡,同步錄入護照、登機牌等信息。幾秒鐘後,一張關聯旅客身份信息、聯繫方式、健康情況、航班座位等數據的旅客檔案條碼在現場完成打印。

林女士帶著這張檔案條碼,通過海關體溫智能監測通道,來到流行病學調查區。關員掃描條碼將體溫檢測結果錄入系統,另一名關員同步向林女士詢問健康狀況和境外旅居史,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錄入系統。在林女士接受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的同時,與條碼關聯的防水標籤也被貼在採集鼻咽拭子的樣本管上。

廣州海關所屬廣州白雲機場海關關員打印旅客檔案條碼所關聯的標籤並粘貼在旅客鼻咽拭子樣本管上 陳喬攝 陳喬 攝

隨後,林女士被引導到採樣室,約3分鐘完成鼻咽拭子採樣。不到7時,林女士完成所有入境流程,提取托運行李後由地方聯防聯控機制接往集中隔離酒店。9時,林女士入住酒店,相關入住信息與旅客檔案條碼關聯。同時,海關實驗室對林女士鼻咽拭子的核酸檢測結果也將與這個小小條碼關聯,第一時間向地方聯防聯控機制推送。

至此,這個小小的條碼詳細記錄了林女士從航班入境到入住隔離酒店、從健康申報到流行病學調查、從體溫數據到核酸檢測結果等衛生檢疫全流程信息。

在海關總署的統一領導下,廣州海關注重防控境外疫情輸入實戰中的科技戰“疫”。此次上線的疫情防控信息化管理系統,秉承“一旅客一檔案、全程電子讀寫”的原則,通過統一數據接口、聯動口岸智能監管設備等方式,將數字化管理貫通旅客健康申報、體溫監測、流行病學調查、核酸檢測、移交地方聯防聯控機制集中隔離、入院治療、病例轉歸等全流程,推動口岸聯防聯控部門實現以“航班”“病例”為監控重點的全流程實時追溯,“一航班一賬冊”“一旅客一賬冊”“一病例一賬冊”,為嚴防境外疫情輸入提供數據支撐,對接廣東省入境人員聯防聯控形成閉環管理。

疫情防控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應用,使入境旅客通關更快。以林女士乘坐的CZ348航班為例,該航班有287名入境旅客,整個航班完成海關衛生檢疫手續不到2小時。同時,系統的運用,減少了旅客面對不同聯防聯控部門之間紙質單證填寫、翻查說明等情況,避免了因現場填寫錯誤或字跡難以辨認造成的反覆確認,旅客通關體驗和管理嚴密度進一步提升。截至4月29日,已有超過1.3萬名入境旅客通過該系統便捷辦理了入境衛生檢疫手續。

據瞭解,廣州海關同時還在全國海關率先推出“精準篩查+滾動採樣”的疫情防控新模式,在嚴格落實“三查三排一轉運”檢疫措施,對入境人員實施核酸檢測全覆蓋的基礎上,嚴密屬地聯防聯控,將疫情防線從口岸一線延伸至入境旅客“集中隔離點”,織密織牢輸入疫情縱深防控網。(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