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如何應對孩子的拖延症

在沒有孩子之前,我們都一直都幻想自己會是一個溫柔的家長。嗯,我肯定很耐心地跟他說話諸如此類,但有了孩子之後,我們得不斷提醒自己,這是親生的,這是親生的,生怕控制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如果有什麼事情可以令父母對孩子一秒翻臉,孩子的拖延症絕對是最常見的。7點鬧鈴響了就叫他起床,7點20分還睡眼惺忪地賴在床上;刷牙時拿著牙刷開著水龍頭,水滿出了無數遍還在發呆;在停車場磨磨蹭蹭,低頭要逗那個見鬼的蟲子就是不肯上車;多次提醒做作業,等到準備床睡覺檢查作業發現還是一片空白。上面的種種情形使得家庭生活的節奏緩慢到令人發瘋沮喪的程度,足夠你大吼一聲:"趕快!",如果你還忍得住不下手的話。

你肯定不喜歡做一個兇惡的父母,你只是不知道怎麼辦。你很想從一年365天無休止的提醒、遭到無視最後必須狠狠地教訓威脅孩子的惡性循環中脫離出來,對嗎?

那麼,來跟我們瞭解一下如何應對孩子的拖延症吧。

無論是基於能力還是興趣點,孩子的焦點與成人還是很不一樣的。孩子明顯對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對父母想讓他們做的事情更感興趣。你會發現孩子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是立刻馬上,甚至是迫不及待的。但是父母的大聲訓斥,並不能改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方向,甚至會引起孩子的刻意迴避。你想想,面對噪音,你會留意噪音的內容嗎?

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你大聲吼之前,收起你的手機,來到孩子身邊。

我們知道孩子對我們的指令往往充耳不聞,但卻沒有意識到自己也做過無數次的錯誤示範。孩子呼喚你的時候,你是否在瀏覽新聞,翻朋友圈或者看視頻?你有沒有馬上回應孩子?孩子是有記憶的,為孩子塑造良好、積極的行為有助於他們學習這些行為。更重要的,你可能很忙,在遠處發指令(例如你在廚房,孩子在客廳)對於你自己繼續工作是非常大的誘惑,你不需要停下來。但是這樣的效果是非常非常差的。請記住,當你給孩子下達指令的時候,必須來到他們身邊,跟孩子建立一個眼神的交流接觸,這可能會給這個過程增加幾秒鐘,但是會讓孩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這個指令是有效的。

在孩子注意到你的指令並執行之前,不要短時間的多次重複。這是許多父母經常犯的錯誤。你可能沒有發現,但你可以馬上證實自己或者你的配偶是如何犯這樣的錯誤。你讓孩子做一件事情,例如穿鞋,數一數你們從發出指令到孩子穿好鞋,你們一共說了多少句話,你可能會有些尷尬,但又不服氣,因為孩子沒有動作你才催促的,這不能怨你。我們很鄭重地提醒,你說得越多,你的指令就越沒有執行力,理由很簡單,刺激疲勞和習慣化。正確的做法是,發出指令,耐心地等3秒,等待孩子動作,心裡默默地數著1,2,3,如果在3秒後孩子還是不動,可以重複一次指令,同時溫柔地增加一些軀體動作,例如指方向,輕輕拍打身體等催促孩子執行,請勿使用暴力或者拉拽,只會引起反效果。

在保證指令的執行之後,你會發現孩子可能在做,但是速度很慢,這時候你需要幫助孩子建立一個常規。例如起床的常規。常規能夠幫助孩子知道將要發生的事情,並賦予孩子對事情部分的自我控制。你需要列出起床要做的事情,每一項都列出來,和孩子商量後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時間,跟孩子解釋應該如何執行。最好能製作一張需要做的事情的視覺圖表,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用文字列表,小一點的孩子用一系列圖片,每一項都標註需要時間。這樣的系統會讓父母提前花更多的時間。但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這可以幫助孩子記憶,而且能讓孩子更加獨立,而不是依賴你告訴他們該做什麼。

下面是一個起床常規的視覺列表,有興趣的可以參考。

制定常規之後,就是保證常規的有效執行。有時孩子只是在磨蹭,即使是最簡單的請求也可能會被拉長到無法忍受的程度。這時父母需要出面確保常規的有效執行。如果做到這麼一點呢?在整個過程中合理地提醒時間以及下一步是最常用的,但需要考慮一些獎勵與懲罰的措施,這當然需要在制定常規的時候就同時告知孩子,無論獎勵和懲罰都必須是可行。我們建議你可以考慮一個時間儲錢罐的辦法,如果孩子能夠快速執行完成任務,比預定目標縮短的時間,可以為他感興趣的活動贏得額外的時間,例如遊戲時間。這樣你需要做的就是啟動你手錶上的計時器,為他們加油,確保記錄下他們節省的時間,並在以後的活動兌現。這可以用於孩子能夠獨立完成的任何事情。

敲黑板,總結一下方法:

1.父母應該放下自己手頭上東西,來到孩子身邊,和孩子建立眼神接觸,花幾秒鐘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發出指令後,耐心地等3秒,如果在3秒後孩子還是不動,可以重複一次指令,同時溫柔地提醒。

3.和孩子一起製作一份常規,列出需要做的事項和目標時間,同時商量好獎勵懲罰措施,無論獎勵和懲罰都必須是可行。

4.在孩子磨蹭的時候,父母確保常規的有效執行。

上面所有這些技術都要求父母與孩子直接接觸。我們知道你很忙,遠遠地叫喊是很簡單省事但註定無效。孩子不是一天就長大,他們的成長需要你在場。

技術性操作是需要技巧經驗的,無論我們如何嘔心瀝血地寫,你操作起來可能還是遇到問題,但實踐以來才知道摸索門道。你有疑問,可以關注我們後留言,有時間會回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