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歷史最高價位跌去九成!“一代妖股”全通教育往事

曾經的“一代妖股”全通教育近日重回公眾視野,這一次是因為收購吳曉波旗下杭州巴九靈96%股權。

杭州巴九靈的核心業務為財經自媒體“吳曉波頻道”,2017年估值已達20億元。全通教育能否藉助吳曉波的影響力再來一場資本狂歡?

較歷史最高價位跌去九成!“一代妖股”全通教育往事

昔日“妖股”變一地雞毛

2014年1月,全通教育打著“在線教育第一股”的旗號登陸A股。藉助上一輪牛市,加上“互聯網+”的東風,全通教育股價一飛沖天。到2015年5月13日,公司股價達到巔峰467.57元,一度超越貴州茅臺,成為當年滬深兩市“第一妖股”。

然而,今天的貴州茅臺已站在股價800元關口、總市值已破1萬億大關。全通教育股價卻跌成了個位數。

截止目前(已停牌),全通教育股價僅剩7.22元。雖然全通教育中途有10送15、10送12的大手筆送股,不能再按史上最高價467.57元來計算跌幅,但經過復權處理之後,紅星新聞記者計算跌幅仍然高達92.77%,市值縮水580多億元,昔日股王早已變成一地雞毛。

公司2018年業績預告顯示,報告期內營業總收入為8.33億元,同比下降19.17%;營業利潤-5.88億元,同比下降607.33%;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21億元。不過公司亦表示,出現虧損主要是以商譽減值為主的資產減值損失所致。

併購標的業績快速變臉

全通教育自從2014年創業板上市,即宣佈大力度轉型,打造類似Google的互聯網教育平臺則成為最大亮點。

公司先後併購北京繼教網技術有限公司、西安習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標的,這類併購讓它在當時復牌後連續大漲。由於恰逢牛市,股價也一路飆漲到了2015年5月13日的467.57元,成為了一隻不折不扣的“妖股”。

據紅星新聞記者統計,全通教育上市後發起了逾20起併購,欲以此增厚上市公司的營收。雖然大量併購短期內帶來了合併收入的快速增長,但部分併購標的質地令人生疑,業績變化速度奇快,甚至短短一兩年就打回原形。

而全通教育也從巔峰時期年淨利潤過億一路下滑:

2016年營收9.77億元,淨利潤1.03億元;

2017年營收10.31億元,淨利潤降到6629萬元;

2018年業績預告顯示,營收預計為8.33億元,淨利潤預計為虧損6.21億元。

在全通教育股價一路下跌的同時,上市公司股東及高管也開啟了減持模式。據紅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上市公司股東及個人股東累計減持套現已超過8億元。

收購公眾號成功者並不多

在A股市場裡,收購微信公眾號的案例並不少見,但成功者並不算多。究其原因,估值過高、內容生產能力不足等,成為市場質疑的重要因素。僅2018年就有多起失敗收購的案例。

典型如瀚葉股份收購量子云。量子云旗下共有多達981個微信公眾號,累計粉絲2.4億人。這筆交易引發多方質疑,上交所也發函問詢,量子云是否利用“網絡水軍”刷流量?不久,瀚葉股份宣佈終止收購。

此外,驊威文化15億元收購微信公眾號計劃、利歐股份23億元收購微信公眾號計劃等也先後終止,理由也包括“協議各方對標的公司估值存在較大差異”等。

雖然公眾號收購失敗的較多,但也有成功案例。2016年底美盛文化以2.17億元收購同道文化72.5%的股份,後者公眾號“同道大叔”作者蔡躍棟成功套現1.78億元。

紅星新聞記者 李偉銘

編輯 餘孟祥

較歷史最高價位跌去九成!“一代妖股”全通教育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