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出臺方案推動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前置

山西晚報訊(記者 劉娟)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及山西省委、省政府加強地下文物保護有關精神,實現“既有利於基本建設,又有利於文物保護”的方針,運城市政府91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運城市基本建設用地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前置改革實施方案》,並已開始實施。這是山西首次出臺考古前置改革實施方案。

《方案》對於提前發現並保護地下文物遺蹟,降低建設單位投資風險,減少建設項目前期運作成本,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有著重要的意義。《方案》包含指導思想、適用範圍、工作程序、職責分工、工作要求5個章節,明確自2021年3月1日起,在運城市行政區域內全面實施考古前置(已進行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的除外),規範了考古調查、勘探、發掘、驗收程序和考古費用的支出,明確了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文物局、市財政局、市審批服務管理局等各相關單位的職責分工。

為了將《方案》落到實處,運城市設立了基本建設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前置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由運城市文物保護利用工作領導組辦公室牽頭,成員由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運城開發區管委會、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財政局、市文物局、市審批服務管理局、市直各有關單位負責人組成。聯席會議每個月召開一次,組織、協調、研究基本建設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前置工作中的重點、難點,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完成。

運城古稱“河東”,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古代文明,為運城市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近年來,城市建設高速發展,基本建設規模迅速擴大,《運城市基本建設用地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前置改革實施方案》的出臺,為妥善處理好文物保護與城市建設的關係,確保地下文物安全,做出了有意義的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