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整的三個建議,徹底結束了宋朝的國運

蒙古鐵騎征戰歐亞大陸,但是其南征時碰到了南宋。南宋是蒙古的一個很強勁的對手。何以見得?


劉整的三個建議,徹底結束了宋朝的國運

忽必烈

蒙古滅金用了多少年?

公元1206年,鐵木真成為成吉思汗。蒙金戰爭從公元1211年開始;公元1234年蒙古滅金。可以說蒙古滅金用了23年。

蒙古用了多長時間滅亡南宋?

金國滅亡之後,宋蒙對峙的局面形成。宋蒙之間的戰爭主要有三次,分別是窩闊臺攻宋、蒙哥攻宋、忽必烈攻宋。如果從1235年窩闊臺攻宋到公元1279年元滅南宋。蒙古與南宋的對峙的時間長達四十多年。蒙古鐵騎征戰歐亞大陸,但是在其南征時,被南宋擋住了四十多年。


有一個南宋將領的投降改變了宋元之間的戰局,這個人就是劉整。劉整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劉整字武仲,原先是生活在金統治區的漢人。後來金朝大亂,劉整歸附南宋。《元史》中對劉整這個人的能力評價是:“沉毅有智謀,善騎射。”什麼意思?筆者的理解是:劉整這個人性格深沉堅毅,足智多謀,擅長騎射。平時話不多,但言語簡潔,能說到點子上。

劉整這個人能征善戰,曾率十二個驍勇之士夜襲金軍控制的信陽,擒獲了其守將。宋軍主將孟珙認為當年李克用手下的“十三太保”李存孝曾率十八個騎兵攻克洛陽,劉整取信陽比李存孝用的兵還少,於是在劉整的戰旗上寫上了“賽存孝”,以褒獎劉整。

劉整原金統治區內屬於歸附南宋的將領,能力比較突出,戰功比較多;南方的諸位將領無論從能力上還是戰功上都不如劉整。其上司呂文德是南宋的一代名將,但對劉整這個人比較忌憚,對其進行打壓。劉整提出的建議呂文德不用,劉整立了功勞呂文德不報不講。俞興與劉整有矛盾,呂文德就讓俞興當劉整的領導,來對付劉整。俞興以軍務的名義召劉整來,結果劉整不去。於是俞興向朝廷誣告劉整。劉整派人到南宋的都城臨安去說明情況,但是言路不通。此時向士璧和曹世雄這兩員將領被殺,劉整擔心自身難保,有了投降蒙古的想法。



劉整的三個建議,徹底結束了宋朝的國運

襄陽城

後來,劉整投降元朝,忽必烈對其非常重視。劉整降元之後,提出了三個建議。

第一個建議:向元世祖忽必烈建言攻宋。

劉整向元世祖忽必烈進言:“宋主弱臣悖,立國一隅,今天啟混一之機。臣願效犬馬勞,先攻襄陽,撤其扞(hàn)蔽。”什麼意思?劉整建議忽必烈攻打宋朝,而攻打宋朝要先攻打襄陽。為什麼要先打襄陽?

原因一:原先蒙古軍的主攻方向在哪裡?四川。為什麼是四川?蒙古軍走的是三國時期司馬氏先滅蜀再滅吳的路子。但是劉整意識到這個路子不適合元朝。為什麼?

1.“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蜀地山勢險峻,易守難攻。蒙古大汗蒙哥就是在進攻蜀地時,死在了釣魚山。

2.三國時期,江南和四川是被東吳和西蜀兩個政權所控制。雖然吳蜀是盟友,但也是潛在的對手。西蜀偏安一隅,沒有江南的大力支持,難以持久。所以司馬昭先滅蜀的政策成功了。

但是宋蒙對峙時期的形勢不一樣了。怎麼不一樣?

四川和江南都由南宋控制,四川有南宋江南等地區的大力支持,它不是孤立的。這種支持有人力、物力上的支持,也有重要的心理上的支持。所以在宋蒙對峙時期,蒙古要想打四川,要比三國時期司馬昭打西蜀困難地多。

原因二:主攻方向也不適合放在淮河流域。

1.赤壁之戰以後到宋蒙對峙之前,從淮河流域主攻江南政權,有許多沒有成功的案例。例如:

(1)曹丕都曾想通過淮河流域下江南,沒成功;

(2)東晉十六國時期,前秦和東晉之間在淮河流域發生了著名的淝水之戰。結果東晉以少勝多,陸戰打敗了前秦;

(3)南宋詞人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寫道:“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這裡提到的故事是南朝劉宋政權北伐中原,想建立像西漢大將霍去病封狼居胥山那樣的功業。結果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率軍反攻,大舉南下,打到了長江北岸,但沒有打過長江;

(4)金朝的海陵王完顏亮曾率軍攻宋。宋朝憑藉長江天險抗拒金軍。在采石之戰中,金軍被南宋擊敗,宋朝水軍發揮了重要作用。後來,完顏亮不但沒有渡江滅宋,反而在兵變中被部將所殺。

蒙古的優勢是騎兵,宋軍的優勢在水戰。如果進攻淮河流域,騎兵的優勢就很難發揮出來。就算佔領了淮河流域,僅靠騎兵也難以與南宋的長江水軍較量。


原因三:如果攻佔了襄陽,就會佔據漢江的上游。元朝的水軍就可以從漢江上游進入長江。

但是劉整進攻南宋、先攻襄陽的意見在廷議中被否決了。於是,劉整又跟元世祖忽必烈講:“自古帝王,非四海一家,不為正統。聖朝有天下十七八,何置一隅不問,而自棄正統邪!”元世祖忽必烈聽了劉整的話說:“朕意決矣。”什麼意思?劉整提到:自古以來的帝王如果不能統一四海,就算不上正統。元朝已經取得了十分之七八的天下了,為什麼要置偏安一隅的南宋不問呢!這是自己放棄了正統的地位啊!忽必烈聽完劉整的話,決定平定南宋。


劉整的三個建議,徹底結束了宋朝的國運

蒙古包

劉整根據什麼說動了忽必烈呢?

1.後世提到歷史上著名的帝王時,常會想到秦始皇、漢武帝、唐高祖,曹操為什麼沒能和他們齊名?因為曹操沒有統一全國,曹魏也沒統一全國。

2.劉整明白忽必烈的心思。元世祖忽必烈很在乎後世對他的歷史評價。如果不能平定南宋,後世就會將忽必烈與赤壁戰敗的曹操齊名。所以為了與秦始皇、漢武帝、唐高祖齊名,為了建立一個一統四海的大元帝國,忽必烈決心平定南宋。



劉整的三個建議,徹底結束了宋朝的國運

第二個建議:建議元朝編練水軍。

《元史·劉整傳》記載:“且(劉整)與阿術計曰:‘我精兵突騎,所當者破,惟水戰不如宋耳。奪彼所長,造戰艦,習水軍,則事濟矣。’乘驛以聞,制可。既還,造船五千艘,日練水軍,雖雨不能出,亦畫地為船而習之,得練卒七萬。”

這段記載我們可以看出:

劉整對元宋雙方軍隊的情況都很瞭解。蒙古的騎兵非常精銳,縱橫歐亞大陸,但是在水戰領域不是宋軍的對手。所以,劉整給元軍開出的“藥房”是建造戰船,編練水軍。這個建議被忽必烈所採納,元軍建造五千艘戰船,編練七萬水軍。



第三個建議:元軍攻佔襄陽後,劉整上奏:“襄陽破,則臨安搖矣。若將所練水軍,乘勝長驅,長江必皆非宋所有。”

劉整是這個建議的提出者,但是劉整並不是這個建議的實行者。

《元史·劉整傳》記載:“整銳欲渡江,首將止之,不果行。丞相伯顏入鄂,捷至,整失聲曰:‘首帥止我,顧使我成功後人,善作者不必善成,果然!’其夕,憤惋而卒,年六十三。贈龍虎衛上將軍、中書右丞,諡武敏。”

元朝為什麼不讓劉整渡江?

劉整先在南宋幹過,後來投降了元朝。無論是在南宋還是在元朝,劉整都沒有進入統治者裡層的圈子,都屬於外圍分

子。在南宋時,劉整不是呂文德的親信,所以受到排擠。在呂文德看來,如果劉整功成名就了,會擠壓自己這一派的政治空間。投降元朝之後,忽必烈為了平定南宋,對劉整非常重視,採納了劉整的一些建議。但是劉整作為一員降將,他也沒有真正進入元朝統治者裡層的圈子。元朝統治者並不希望劉整在平定南宋的戰爭中表現地過於顯眼。


忽必烈滅南宋與曹操赤壁之戰有何異同?

同:曹操是先取荊州,忽必烈是先攻襄陽。襄陽屬於荊州。曹操先攻荊州和忽必烈先攻襄陽的方向從軍事上講是正確的,也取得了很好的戰果。

異:曹操沒有高度重視陸戰和水戰的不同,在沒有強大水軍的時候就去征討江東,以致於赤壁戰敗。忽必烈聽從了劉整的建議,建立了強大的水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