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蘇軾《減字木蘭花·荔枝》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宋代蘇軾《減字木蘭花·荔枝》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宋哲宗紹聖二年(1095年)四月,是時,東坡被貶惠州,同地方官僚朋友遊山玩水,宴飲食荔枝,見物思古,於是作下這首詞。蘇軾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減字木蘭花·荔枝註釋:



閩(mǐn)溪珍獻。過海雲帆來似箭。玉座金盤。不貢奇葩(pā)四百年。福建產的珍貴貢品,經海運輸的船隊來往快速。玉座的金盤空空也,貢到不貢荔枝的歷史已有四百年了。閩溪:閩江,代指福建。珍獻:珍貴貢品。雲帆:言船之多也。玉座:器物的飾玉底座。金盤:金屬製成的食品盤。奇葩:珍奇的花果,這裡代荔枝。四百年:從隋大業年間到宋紹聖年間約四百九十年。四百年為約數。

輕紅釅(yàn)白。雅稱佳人纖手擘(bò)。骨細肌香。恰是當年十八娘。荔枝殼輕紅、肉濃白,正適合美女的細長的手去剝開它。荔枝核仁小、果肉香,恰巧像當年的名品“十八娘”荔枝。釅:濃。雅稱:正適合。佳人:美女。擘:分開,剖裂。骨:核仁。十八娘:既是人名,又是荔枝名。



蘇軾的主要作品有: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曉景二首、贈劉景文、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城子·密州出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江景、少年遊·潤州作、鵲橋仙·七夕、西江月·平山堂、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定風波·兩兩輕紅半暈腮、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行香子·述懷、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牆、水調歌頭·暱暱兒女語、浣溪沙·端午、石鐘山記、菩薩蠻·迴文夏閨怨、念奴嬌·中秋、前赤壁賦、花影、臨江仙·送王緘、江城子·墨雲拖雨過西樓、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行香子·秋與、臨江仙·送錢穆父、海棠等。


《減字木蘭花·荔枝》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併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