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北伐,其本質上就是一場以小博大的驚世豪賭,為什麼失敗?

威史


諸葛亮北伐,其本質上就是一場以小博大的驚世豪賭,為什麼失敗?

中國歷史上以小博大的戰役數不勝數,遠的不說,同樣發生在三國時代的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便是非常經典的以小博大並且賭贏了。上過初中的基本都知道諸葛亮最後病逝五丈原,含恨而終,其北伐也宣告失敗,筆者認為其失敗有著必然性和偶然性。

  • 漢室衰微,人心不思漢

自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後,東漢王朝便陷入無休止的烽煙戰亂中,先是爆發了席捲天下的黃巾之亂,待到黃巾亂定,涼州、幽州等地又先後出現叛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腐朽的東漢王朝又顧此失彼,剛平定一股叛軍又出現另一股叛軍,加之地方又逐漸形成軍閥割據的局面,老百姓渴望大漢天子能夠還天下太平的願望破滅,自然也就對中央政府(漢室)的歸屬感越來越低。畢竟在古代,老百姓可不管誰當皇帝,只要誰能帶來和平與幸福,他們就認同誰。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曹操的出現符合了北方百姓的需求。曹操通過多年努力,將群雄割據的北方重新統一在一個政權之下,使北方重歸太平。而且曹操在施政方面也頗有成就,例如在攻破鄴城後,其鑑於東漢後期沉重的人頭稅,改為戶調製,對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農和地主)收田租每畝為四升,每戶出絹二匹、綿二斤,“他不得擅興發”。這一政策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得到了一致的擁護。又比如在人才人用方面,敢於打破兩漢的舉薦制,強調“唯才是舉”。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質、出身下層的人,他也會給予提拔。久而久之,北方大部分階層都不再“愚忠”所謂的漢室,而是轉投到曹操(曹氏集團)的旗幟下。

因此諸葛亮北伐中原之時,北方歸魏已久,人心早不思漢,(蜀)漢軍失去了民意基礎,大軍到了魏國境內,不但沒有想象中的“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反而是十分強烈的反擊。

▲曹操

  • 益州疲弊,回天乏術

正如諸葛亮自己在《出師表》中說,“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蜀漢政權在覆亡前也才過百萬人口,而魏國確有四百多萬人口,是蜀國的四倍多。在冷兵器時代,人口就是第一資源,在戰爭時期是評價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準。諸葛亮多次北伐,人是越打越少,雖然魏國也死了不少人,但是人家恢復能力比你強,便是雙方不打硬仗,也實在耗不過。此消彼長之下,蜀漢政權越來越難以翻盤,加之魏國龐大的人口基礎,人才的出貨率也遠大於蜀漢,導致蜀漢方面越來越沒有“大將”和“能臣”。因此,諸葛亮即使有經天緯地之才,只要魏國不再來一次像“赤壁之戰”那樣的大敗,其翻盤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

▲諸葛亮

  • 時運不濟,棋逢敵手

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諸葛亮最後硬生生被司馬懿耗死在五丈原,歷史上也確實如此。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本來已經順利收復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因為馬謖丟失街亭而功敗垂成,三郡得而復失,這與諸葛亮用錯人脫不了關係,但魏明帝曹叡的合理佈局也是關鍵因素。諸葛亮幾次北伐,都是在魏明帝在位期間,魏明帝知人善任,在戰略上未犯下什麼大的錯誤,不給諸葛亮有機可乘。司馬懿更是被說書人稱作諸葛亮的剋星,司馬懿雖然在軍事上不能戰勝諸葛亮,但司馬懿揚長避短,築起高磊,不予應戰,使諸葛亮寸步難行,最後耗死了諸葛亮。

▲司馬懿和曹叡

總而言之,諸葛亮的失敗既有“人心歸魏”、“益州疲弊”的必然性,又有“棋逢敵手”、遇到魏國明主能臣的偶然性。


讀史問路


前言

北伐曹魏,實現統一,是諸葛亮早在隆中對策中就已定下的奮鬥目標。雖然關羽兵敗失荊州、劉備慘敗夷陵後,蜀漢元氣大喪 ,又僅佔益州一地,地僻民窮,戰略縱深逼仄,成為三國中最弱的政權,而且失去荊州後,兩路北伐的條件已不復存在。但諸葛亮並未因此放棄他籌謀已久的北伐計劃。

諸葛亮諳熟天下大勢、洞燭機先,其智深不可測,而且北伐中原這個登高望遠的宏大戰略,純粹是要人在毫無憑藉、沒有地理優勢、綜合實力羸弱中,以主動進攻代替被動防守,創造出一種形勢來。也就是說,是現實條件最差的蜀漢集團這一方,主導了整個格局的發展。有人質疑諸葛亮窮兵黷武,耗盡民力,可在當時的情況下,他若不一再發起針對曹魏的主動攻擊,恐怕蜀漢早就被強大的曹魏所吞噬。三足鼎立的歷史格局,是諸葛亮自己構畫的;他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則是為了竭力完成他對劉備的承諾及責任,但因先天不足,以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以小博大,以弱擊強,“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場景構成了一種悲壯的美感。最終,北伐沒有成功,他也因積勞成疾,歿命五丈原......


六次北伐為何均無功而返?

劉備死後,諸葛亮開始頻繁發動對曹魏的戰爭,蜀國北伐軍六出祁山,在付出了巨大代價後 ,卻未得中原尺寸土地,最終還落得個國家窘迫、百姓疲弊的不堪結果,難道是他沒有這個能力嗎 ?

諸葛亮六伐中原均功虧一簣,常使後世英雄為他扼腕垂淚。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他一次次兵出祁山,又一次次鎩羽而歸呢?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個詭異現象:南征易,北伐難。檢索史料,你會發現南征成功的案例不勝枚舉,但北伐成功卻只有寥寥幾次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朱元璋命大將徐達掃蕩蒙元殘餘勢力的北伐,再就是國民政府針對北洋軍閥而發動的北伐戰爭了。

諸葛亮北伐之所以不成功,每一次都有具體原因。第一次是因為馬謖失街亭,被魏將張郃抄了後路,致使蜀漢北伐主力進退失據,諸葛亮被迫放棄已經到手的涼州東三郡,率軍退回漢中;第二次是因為路途艱險,糧草轉輸困難導致軍中乏糧,只得被迫撤軍;第三次是因為張飛子張苞追擊魏軍時不慎跌落深谷,後傷重而死,諸葛亮因悲慟過度而生病,已無法指揮作戰,不得已再次撤兵;第四次是曹魏施反間計,命細作潛往成都大肆散佈謠言,後主劉禪因此猜忌諸葛亮擁兵自重,於是下詔撤軍;第五次是因為李嚴督運糧草不利,導致前線軍糧接濟不上,李嚴害怕被懲罰,於是矯詔(偽造劉禪旨令)大軍班師。第六次因司馬懿堅守不戰,諸葛亮無計可施,最終病死五丈原,遺命楊儀代理統帥,率軍撤回蜀境。


導致蜀軍每次北伐失敗的原因雖各有不同,但事實上每次出祁山後諸葛亮所面對最大的困難幾乎相同——糧草不濟、魏軍堅守不戰。秦嶺山高谷深,路途艱險,運輸困難,蜀軍的糧道又很容易被敵方截斷,因此無法長期與敵對峙,更無法打持久戰。蜀漢北伐曹魏的戰爭打到後期,基本上就演變成了糧草爭奪戰,不是你劫了我的軍糧,就是我燒了你的糧庫;另一個原因是司馬懿窺破蜀軍軟肋,據險堅守,決不出戰。他知道遠道而來的蜀軍耗不起,時間一長軍中糧盡,必不戰自亂。這招果然有效。剛開始魏軍還跟在蜀軍身後盲目追擊,有時還發起主動攻擊,吃了不少虧,但後來司馬懿改變與蜀軍打野戰的策略,堅壁清野,絕不輕易出戰,蜀軍幾乎沒有速戰速決的機會,即便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亦無計可施、一籌莫展了。

後來,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節省了人力,提高了運輸效率,基本解決了山地運糧困難的癥結。後來,為了長期與敵相持、對峙,他採取“取之於敵”之法,命軍士到涼州搶收魏國已熟的麥子,以補充軍糧。他還分兵就地屯田,自種自收,進一步減少了糧草轉運的困難和壓力。


但司馬懿勒令魏軍堅守不戰的問題一直解決不了,以至於蜀國北伐軍長期屯駐、滯留在魏屬交界處,無法再進一步,乃至於諸葛亮病死五丈原,這個問題都沒有破解之策,早期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就這樣打成了膠著戰、持久戰。對於進攻一方來說,這樣顯然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有人說:諸葛亮之所以六伐中原徒勞無功,主要是他的對手是極善用兵的曹魏太師司馬懿。司馬懿堪稱是諸葛亮的剋星

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因何受人質疑?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把六次北伐不成功歸咎於諸葛亮的軍事能力不足,他認為諸葛亮“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意思是安邦定國是諸葛亮的長處,而他用兵打仗卻過於謹慎,似乎忘記了“以奇用兵”的精妙,顯示了他在軍事能力上的欠缺。陳壽還指出,諸葛亮希望在其有生之年擊滅曹魏,一統天下,所以連年用兵,這不是窮兵黷武又是什麼?

這隻能算一家之言。假如諸葛亮真的像陳壽說的那樣軍事能力平平,那麼當初劉備不厭其煩“三顧茅廬”恭迎他出山輔佐自己又作何解?


和衝鋒陷陣、斬將搴旗、驍勇無敵的“五虎上將”關、張、趙、馬、黃比,登高望遠的諸葛亮無疑是具有戰略眼光的高參型、智慧型軍事奇才。要不然,他一出山就能給劉備提交了一份東聯孫權、北抗曹魏、西據荊益的戰略遠景規劃,而且極具具體操作性,所以他必定精於軍事。要是沒有諸葛亮,實力弱小、連塊立足之地都沒有劉備又如何能化繭為蝶、三分天下而得其一點呢?劉備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非常認可,拜他為軍師將軍,還由衷地對關張說:“吾得諸葛亮,猶魚之有水也 ”。

諸葛亮六伐中原雖然沒有成功,但他的軍事能力不應該因此受到質疑,雖然他用兵過於謹慎,但蜀國實力有限,不允許他動輒與強大的曹魏進行豪賭,因為若他思慮不周或一著不慎,很可能導致蜀漢集團滿盤皆輸。在北伐期間,他不也一次次把用兵狡黠的司馬懿打得焦頭爛額,疲於奔命嗎? 後來蜀軍撤出五丈原後,司馬懿看到諸葛亮在沿途部署的營壘紋絲不亂,也發乎內心的稱讚諸葛亮是古今罕見的軍事奇才。

那麼,為何蜀漢擁有如此優秀的軍事人才,卻無法戰勝盤踞中原的曹魏呢?


與強大的曹魏比,蜀漢實力太過弱小,且北伐的戰略機遇期早已經錯過

彼時,曹魏佔據了政治、經濟、文化最發達,人口最稠密的中原地區,在各方面擁有毋庸置疑的巨大優勢,從綜合國力上講,蜀漢和曹魏比差距太大,猶如螞蟻和大象。當然除了綜合國力外,影響戰爭走勢的因素很多,歷史上以弱勝強的例子數不勝數, 為何深謀遠慮的諸葛亮北伐卻徒勞無功呢?細究起來,諸葛亮北伐不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北伐的最佳戰略機遇期已經錯過,最佳時機應該是赤壁之戰後立刻聯手孫吳北伐中原。

(2):關羽失荊州後蜀漢失去了兩線進攻的有利時機,只剩漢中一塊進攻跳板。

(2):蜀後主劉禪似乎忌憚諸葛亮獨掌軍權,對北伐持消極態度。

(3):諸葛亮受劉禪猜忌後,為求自保,長期統兵在外,把北伐當成避禍手段,因此無法盡全力進行北伐。

因篇幅所限,在此就不進行進一步分析了。

當然,我們不能以“成敗論英雄”,因為歷史人物終究是生活在一定的時代當中,無法超越其身處的時代,其所作所為多少也會受到其所處時代的侷限。諸葛亮“事凡庸之君,專權而不失禮,行君事而國人不疑,如此即以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在志向、才幹尤其是人品上,諸葛亮都遠勝其死對頭司馬懿。雖然北伐不成,但他早已名垂宇宙,成為國人心目中智慧的化身、賢相的典範、治家的楷模,早就涅槃成一座令後世仰視的豐碑。



【插圖源自網絡】


鐵馬冰河wu


三國實力大小依此為,魏、吳、蜀,其中,魏國最強大,蜀國最弱小。就領土來說,魏的領土包括幽州、冀州、青州、幷州、徐州、兗州、豫州、司州(洛陽一帶)、雍州(關中和隴右)、涼州以上十個州;吳的領土包括揚州、荊州和交州這三個州(其中揚州和荊州與魏分割所有);蜀的領土只有益州這一個州。三國人口魏國人口四百多萬,吳國二百多萬,蜀國九十萬。

如此大的差距決定了諸葛亮不可能憑藉自身的實力去戰勝曹魏,匡扶漢室。這一點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已經提出了。”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所以,諸葛亮才提出要佔據荊、益,東和孫權,兩路出兵奪取天下。有了這些,還有一個必要條件就是“天下有變”。只有這樣,才是諸葛亮以小博大的佈局。

但是事實上卻是,雖然劉備成功佔有益州,但關羽大意失荊州,讓兩線出擊失去可能。更關鍵的是“天下有變”這一條件,在諸葛亮北伐時期一直沒有出現。三國鼎立時期,各國內部趨於穩定,其實是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由亂而治的趨勢。佔據中原的曹魏經歷了曹操、曹丕、曹睿三代,政局穩固,國勢一直處在上升期。而這一時期正是諸葛亮執政的時期。等到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曹魏發生變動時,諸葛亮已經去世。再加上蜀地道路艱險,雖然易守難攻,但也導致自己進攻不易,諸葛亮多次因為糧草問題不得不退兵。從這方面說,諸葛亮北伐失敗正是這些客觀條件不具備,最終失敗。


但是,從另一方面說,我們也不能說諸葛亮是失敗的。他以益州一地,雄據西南,屢次用兵,以攻為守,讓曹魏數十年不敢加兵蜀漢,從這裡講,他也是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