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其本质上就是一场以小博大的惊世豪赌,为什么失败?

威史


诸葛亮北伐,其本质上就是一场以小博大的惊世豪赌,为什么失败?

中国历史上以小博大的战役数不胜数,远的不说,同样发生在三国时代的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便是非常经典的以小博大并且赌赢了。上过初中的基本都知道诸葛亮最后病逝五丈原,含恨而终,其北伐也宣告失败,笔者认为其失败有着必然性和偶然性。

  • 汉室衰微,人心不思汉

自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后,东汉王朝便陷入无休止的烽烟战乱中,先是爆发了席卷天下的黄巾之乱,待到黄巾乱定,凉州、幽州等地又先后出现叛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腐朽的东汉王朝又顾此失彼,刚平定一股叛军又出现另一股叛军,加之地方又逐渐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老百姓渴望大汉天子能够还天下太平的愿望破灭,自然也就对中央政府(汉室)的归属感越来越低。毕竟在古代,老百姓可不管谁当皇帝,只要谁能带来和平与幸福,他们就认同谁。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曹操的出现符合了北方百姓的需求。曹操通过多年努力,将群雄割据的北方重新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使北方重归太平。而且曹操在施政方面也颇有成就,例如在攻破邺城后,其鉴于东汉后期沉重的人头税,改为户调制,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收田租每亩为四升,每户出绢二匹、绵二斤,“他不得擅兴发”。这一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得到了一致的拥护。又比如在人才人用方面,敢于打破两汉的举荐制,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质、出身下层的人,他也会给予提拔。久而久之,北方大部分阶层都不再“愚忠”所谓的汉室,而是转投到曹操(曹氏集团)的旗帜下。

因此诸葛亮北伐中原之时,北方归魏已久,人心早不思汉,(蜀)汉军失去了民意基础,大军到了魏国境内,不但没有想象中的“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反而是十分强烈的反击。

▲曹操

  • 益州疲弊,回天乏术

正如诸葛亮自己在《出师表》中说,“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蜀汉政权在覆亡前也才过百万人口,而魏国确有四百多万人口,是蜀国的四倍多。在冷兵器时代,人口就是第一资源,在战争时期是评价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诸葛亮多次北伐,人是越打越少,虽然魏国也死了不少人,但是人家恢复能力比你强,便是双方不打硬仗,也实在耗不过。此消彼长之下,蜀汉政权越来越难以翻盘,加之魏国庞大的人口基础,人才的出货率也远大于蜀汉,导致蜀汉方面越来越没有“大将”和“能臣”。因此,诸葛亮即使有经天纬地之才,只要魏国不再来一次像“赤壁之战”那样的大败,其翻盘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

▲诸葛亮

  • 时运不济,棋逢敌手

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诸葛亮最后硬生生被司马懿耗死在五丈原,历史上也确实如此。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本来已经顺利收复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因为马谡丢失街亭而功败垂成,三郡得而复失,这与诸葛亮用错人脱不了关系,但魏明帝曹叡的合理布局也是关键因素。诸葛亮几次北伐,都是在魏明帝在位期间,魏明帝知人善任,在战略上未犯下什么大的错误,不给诸葛亮有机可乘。司马懿更是被说书人称作诸葛亮的克星,司马懿虽然在军事上不能战胜诸葛亮,但司马懿扬长避短,筑起高磊,不予应战,使诸葛亮寸步难行,最后耗死了诸葛亮。

▲司马懿和曹叡

总而言之,诸葛亮的失败既有“人心归魏”、“益州疲弊”的必然性,又有“棋逢敌手”、遇到魏国明主能臣的偶然性。


读史问路


前言

北伐曹魏,实现统一,是诸葛亮早在隆中对策中就已定下的奋斗目标。虽然关羽兵败失荆州、刘备惨败夷陵后,蜀汉元气大丧 ,又仅占益州一地,地僻民穷,战略纵深逼仄,成为三国中最弱的政权,而且失去荆州后,两路北伐的条件已不复存在。但诸葛亮并未因此放弃他筹谋已久的北伐计划。

诸葛亮谙熟天下大势、洞烛机先,其智深不可测,而且北伐中原这个登高望远的宏大战略,纯粹是要人在毫无凭借、没有地理优势、综合实力羸弱中,以主动进攻代替被动防守,创造出一种形势来。也就是说,是现实条件最差的蜀汉集团这一方,主导了整个格局的发展。有人质疑诸葛亮穷兵黩武,耗尽民力,可在当时的情况下,他若不一再发起针对曹魏的主动攻击,恐怕蜀汉早就被强大的曹魏所吞噬。三足鼎立的历史格局,是诸葛亮自己构画的;他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则是为了竭力完成他对刘备的承诺及责任,但因先天不足,以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以小博大,以弱击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场景构成了一种悲壮的美感。最终,北伐没有成功,他也因积劳成疾,殁命五丈原......


六次北伐为何均无功而返?

刘备死后,诸葛亮开始频繁发动对曹魏的战争,蜀国北伐军六出祁山,在付出了巨大代价后 ,却未得中原尺寸土地,最终还落得个国家窘迫、百姓疲弊的不堪结果,难道是他没有这个能力吗 ?

诸葛亮六伐中原均功亏一篑,常使后世英雄为他扼腕垂泪。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一次次兵出祁山,又一次次铩羽而归呢?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个诡异现象:南征易,北伐难。检索史料,你会发现南征成功的案例不胜枚举,但北伐成功却只有寥寥几次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朱元璋命大将徐达扫荡蒙元残余势力的北伐,再就是国民政府针对北洋军阀而发动的北伐战争了。

诸葛亮北伐之所以不成功,每一次都有具体原因。第一次是因为马谡失街亭,被魏将张郃抄了后路,致使蜀汉北伐主力进退失据,诸葛亮被迫放弃已经到手的凉州东三郡,率军退回汉中;第二次是因为路途艰险,粮草转输困难导致军中乏粮,只得被迫撤军;第三次是因为张飞子张苞追击魏军时不慎跌落深谷,后伤重而死,诸葛亮因悲恸过度而生病,已无法指挥作战,不得已再次撤兵;第四次是曹魏施反间计,命细作潜往成都大肆散布谣言,后主刘禅因此猜忌诸葛亮拥兵自重,于是下诏撤军;第五次是因为李严督运粮草不利,导致前线军粮接济不上,李严害怕被惩罚,于是矫诏(伪造刘禅旨令)大军班师。第六次因司马懿坚守不战,诸葛亮无计可施,最终病死五丈原,遗命杨仪代理统帅,率军撤回蜀境。


导致蜀军每次北伐失败的原因虽各有不同,但事实上每次出祁山后诸葛亮所面对最大的困难几乎相同——粮草不济、魏军坚守不战。秦岭山高谷深,路途艰险,运输困难,蜀军的粮道又很容易被敌方截断,因此无法长期与敌对峙,更无法打持久战。蜀汉北伐曹魏的战争打到后期,基本上就演变成了粮草争夺战,不是你劫了我的军粮,就是我烧了你的粮库;另一个原因是司马懿窥破蜀军软肋,据险坚守,决不出战。他知道远道而来的蜀军耗不起,时间一长军中粮尽,必不战自乱。这招果然有效。刚开始魏军还跟在蜀军身后盲目追击,有时还发起主动攻击,吃了不少亏,但后来司马懿改变与蜀军打野战的策略,坚壁清野,绝不轻易出战,蜀军几乎没有速战速决的机会,即便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亦无计可施、一筹莫展了。

后来,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节省了人力,提高了运输效率,基本解决了山地运粮困难的症结。后来,为了长期与敌相持、对峙,他采取“取之于敌”之法,命军士到凉州抢收魏国已熟的麦子,以补充军粮。他还分兵就地屯田,自种自收,进一步减少了粮草转运的困难和压力。


但司马懿勒令魏军坚守不战的问题一直解决不了,以至于蜀国北伐军长期屯驻、滞留在魏属交界处,无法再进一步,乃至于诸葛亮病死五丈原,这个问题都没有破解之策,早期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就这样打成了胶着战、持久战。对于进攻一方来说,这样显然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有人说:诸葛亮之所以六伐中原徒劳无功,主要是他的对手是极善用兵的曹魏太师司马懿。司马懿堪称是诸葛亮的克星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因何受人质疑?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把六次北伐不成功归咎于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不足,他认为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意思是安邦定国是诸葛亮的长处,而他用兵打仗却过于谨慎,似乎忘记了“以奇用兵”的精妙,显示了他在军事能力上的欠缺。陈寿还指出,诸葛亮希望在其有生之年击灭曹魏,一统天下,所以连年用兵,这不是穷兵黩武又是什么?

这只能算一家之言。假如诸葛亮真的像陈寿说的那样军事能力平平,那么当初刘备不厌其烦“三顾茅庐”恭迎他出山辅佐自己又作何解?


和冲锋陷阵、斩将搴旗、骁勇无敌的“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比,登高望远的诸葛亮无疑是具有战略眼光的高参型、智慧型军事奇才。要不然,他一出山就能给刘备提交了一份东联孙权、北抗曹魏、西据荆益的战略远景规划,而且极具具体操作性,所以他必定精于军事。要是没有诸葛亮,实力弱小、连块立足之地都没有刘备又如何能化茧为蝶、三分天下而得其一点呢?刘备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非常认可,拜他为军师将军,还由衷地对关张说:“吾得诸葛亮,犹鱼之有水也 ”。

诸葛亮六伐中原虽然没有成功,但他的军事能力不应该因此受到质疑,虽然他用兵过于谨慎,但蜀国实力有限,不允许他动辄与强大的曹魏进行豪赌,因为若他思虑不周或一着不慎,很可能导致蜀汉集团满盘皆输。在北伐期间,他不也一次次把用兵狡黠的司马懿打得焦头烂额,疲于奔命吗? 后来蜀军撤出五丈原后,司马懿看到诸葛亮在沿途部署的营垒纹丝不乱,也发乎内心的称赞诸葛亮是古今罕见的军事奇才。

那么,为何蜀汉拥有如此优秀的军事人才,却无法战胜盘踞中原的曹魏呢?


与强大的曹魏比,蜀汉实力太过弱小,且北伐的战略机遇期早已经错过

彼时,曹魏占据了政治、经济、文化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中原地区,在各方面拥有毋庸置疑的巨大优势,从综合国力上讲,蜀汉和曹魏比差距太大,犹如蚂蚁和大象。当然除了综合国力外,影响战争走势的因素很多,历史上以弱胜强的例子数不胜数, 为何深谋远虑的诸葛亮北伐却徒劳无功呢?细究起来,诸葛亮北伐不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北伐的最佳战略机遇期已经错过,最佳时机应该是赤壁之战后立刻联手孙吴北伐中原。

(2):关羽失荆州后蜀汉失去了两线进攻的有利时机,只剩汉中一块进攻跳板。

(2):蜀后主刘禅似乎忌惮诸葛亮独掌军权,对北伐持消极态度。

(3):诸葛亮受刘禅猜忌后,为求自保,长期统兵在外,把北伐当成避祸手段,因此无法尽全力进行北伐。

因篇幅所限,在此就不进行进一步分析了。

当然,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因为历史人物终究是生活在一定的时代当中,无法超越其身处的时代,其所作所为多少也会受到其所处时代的局限。诸葛亮“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如此即以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在志向、才干尤其是人品上,诸葛亮都远胜其死对头司马懿。虽然北伐不成,但他早已名垂宇宙,成为国人心目中智慧的化身、贤相的典范、治家的楷模,早就涅槃成一座令后世仰视的丰碑。



【插图源自网络】


铁马冰河wu


三国实力大小依此为,魏、吴、蜀,其中,魏国最强大,蜀国最弱小。就领土来说,魏的领土包括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徐州、兖州、豫州、司州(洛阳一带)、雍州(关中和陇右)、凉州以上十个州;吴的领土包括扬州、荆州和交州这三个州(其中扬州和荆州与魏分割所有);蜀的领土只有益州这一个州。三国人口魏国人口四百多万,吴国二百多万,蜀国九十万。

如此大的差距决定了诸葛亮不可能凭借自身的实力去战胜曹魏,匡扶汉室。这一点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就已经提出了。”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所以,诸葛亮才提出要占据荆、益,东和孙权,两路出兵夺取天下。有了这些,还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天下有变”。只有这样,才是诸葛亮以小博大的布局。

但是事实上却是,虽然刘备成功占有益州,但关羽大意失荆州,让两线出击失去可能。更关键的是“天下有变”这一条件,在诸葛亮北伐时期一直没有出现。三国鼎立时期,各国内部趋于稳定,其实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由乱而治的趋势。占据中原的曹魏经历了曹操、曹丕、曹睿三代,政局稳固,国势一直处在上升期。而这一时期正是诸葛亮执政的时期。等到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曹魏发生变动时,诸葛亮已经去世。再加上蜀地道路艰险,虽然易守难攻,但也导致自己进攻不易,诸葛亮多次因为粮草问题不得不退兵。从这方面说,诸葛亮北伐失败正是这些客观条件不具备,最终失败。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我们也不能说诸葛亮是失败的。他以益州一地,雄据西南,屡次用兵,以攻为守,让曹魏数十年不敢加兵蜀汉,从这里讲,他也是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