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兩不愁三保障”,惠州脫貧攻堅不漏一村一人

確保“兩不愁三保障”,惠州脫貧攻堅不漏一村一人

惠東縣多祝鎮八維村,硬底化的村道直達村民家門口。南方日報記者 梁維春 攝

不久前,惠東多祝平江村的46名貧困戶在校中小學生拿到了一筆助學款,這並不是一次性的捐贈或補助,而是掛點幫扶單位惠州軍分區從年度扶貧工作經費中撥付了10萬元,用於設立助學基金。“這筆錢將長期用於支持村內特殊困難學生和獎勵學習優秀學生,通過教育基金鼓勵孩子努力學習,從根上斬斷貧困代際傳遞。”駐村第一書記夏令瑩說。

設立助學基金、建造集中養老院、改善村民住房條件、修路改造基礎設施……當前,進入脫貧攻堅戰決勝年,惠州市各級扶貧幫扶單位和幹部多措並舉,精準發力,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中的突出問題,在幫扶貧困村致富的道路上,努力做到不漏一村、不落一人。

確保“兩不愁三保障”,惠州脫貧攻堅不漏一村一人

要致富先修路,“四好農村路”打通村民小康路

剛剛過去的春耕,藉助近兩年修建好的村道,永和村村民將村外的種子、肥料等農資物品運回村中,拉開了新一年耕種的序幕。幾年前的狀況卻大不一樣,農資很難進,農產品更難出。“那時候在坑坑窪窪的路上,騎著單車揹著幾十斤重的番薯到鎮上去賣,很辛苦。”回想起前些年的生活狀態,村民林老漢頗為感慨。

永和村是惠東多祝鎮的一條貧困村,村民主要依靠水稻、花生、番薯等傳統種植作物為生。該村地處偏僻的山坳,進出只有一條鄉道,每次村民外出都要走8公里,才能到達連接圩鎮的356省道,往來十分不方便,這也是該村致貧的原因之一。

精準扶貧伊始,扶貧幹部到來後的第一步便瞄準了基礎建設。現任駐村第一書記李育輝介紹,幾年來,在幫扶單位和村委的共同努力下,村裡修好了路,打通了與外界互聯互通的渠道。路通換來財通,去年11月,該村65戶194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不過,村裡還要向著更富裕方向發展。

李育輝告訴記者,永和生態環境好,種出的稻米品質一流。去年秋收後,他聯合村委製作統一的稻米包裝袋,將此前僅在村鎮周邊銷售的稻米賣到城市內,越來越多外界人記住了“永和大米”這個品牌,“銀粘米賣到5元/斤還面臨脫銷,今年要多鼓勵村民種植”。

交通基礎設施薄弱嚴重阻礙脫貧步伐,永和村的變化是該市重點抓好鄉村交通基建助力脫貧奔康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惠州把“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先導性基礎工程,統籌推進。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精準扶貧等涉農工作中,優先解決農民群眾出行難問題,農村公路建設投入佔農村投入的36.9%。

截至今年3月,惠州市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1083公里,其中縣道510公里,鄉道6016公里,村道4557公里,所有鄉鎮全部通雙車道三級以上公路,1043個行政村、10203個村民小組實現四級以上路面硬化路,200人以上自然村和46個省定貧困村中20戶以上村民聚居地全部通路面硬化路,基本形成以縣道為骨架、鄉村道為支撐、全面覆蓋廣大鄉村的農村公路網。

值得一提的是,惠陽區、惠東縣創建成為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博羅縣創建成為省級“四好農村路”示範縣,惠州成為省內“四好農村路”示範縣數量最多、佔比最高的地級市,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打下堅實的基礎。

住房有保障,讓村民生活有盼頭

此前,多祝平江村的精準扶貧戶韓文秀一家5口“蝸居”在破舊土房中,房屋常年漏雨,陰暗逼仄。幾年前,丈夫因腦溢血臥床不起,照顧家裡三個孩子和一位病人的重擔全部壓在了韓文秀身上,生活艱辛讓她一度難以承受。2018年,韓文秀獲得農村危房改造的政府補貼,當年內便在當地村委的幫助下建造並搬入新房。

如今,90平方米的房間被她打理得乾乾淨淨,她最近還在二層搭建敞篷以堆放雜物。為方便照顧家人,她還在駐村幹部的幫助下被聘為村內的勞動協管員。“疫情期間,政府幫孩子落實了網絡學習的平板電腦,現在日子越來越好過了。”

住房安全有保障是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內容。數據顯示,自2015年實施農村危房改造至今,該市農村危房改造24925戶。2020年,該市剩餘農村危房改造470戶,其中,建檔立卡無房戶住房保障267戶,非建檔立卡農村危房改造203戶。據悉,該市將於5月底前完成全部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確保讓每一個貧困戶都住上好房子。

從危房搬進新居,往往是貧困群體通往新生活的起點。這一點,永和村白水寨村小組的村民深有體會。

去年12月,白水寨村36戶村民抽籤得到了新房子。村民的新房在村落舊址上新建而起,一共三排36棟的兩層“小別墅”,地處半山腰,自然環境優美,資源豐富,旁邊就是一條從天而下的狹長白水瀑布。

然而,此前的白水寨村小組卻是出了名的空心村,由於地處深山,村民生活的各類需求都很難滿足,36戶村民幾乎全部外出務工,空剩一座座破敗危房,大家總是盼著能夠重新打造家鄉,卻欠缺資金。

2017年,恆大集團結對幫扶多祝鎮,並向永和村拋出繡球,投資重建白水寨。如今,白水寨改頭換面,36棟連排小別墅在半山腰拔地而起,統一修建的自來水管道、汙水管道、電網等全部開通,成為該市貧困村打造新農村建設的一大亮點。

最近,拿到新房鑰匙後的村小組組長何慶文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很快就在新家安置了沙發、茶几和床鋪等傢俱,還帶來一個移動音響,每天在房間播放歌曲。“我們商量好要吸引專業旅遊公司把新房作為鄉村民俗開發運營,我要先搬進來做接待。”何慶文預計,在旅遊公司統一開發下,村民既可收房屋租金,又可被聘用務工領工資,再也不用在外地務工奔波,一次性解決貧困問題。

幫扶老弱病殘,做好扶貧“最後一公里”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老弱病殘等貧困人口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解決這類貧困群體問題,直接關係脫貧攻堅任務的全面完成。

在博羅塘尾村村委會背後的森林公園深處,有一座“花園式”公寓,這是該村五保戶危房改造整體安置點。這座公寓環境靜謐,設施完善,屋外有綠地、石凳,供村民休閒散步,屋內配備了空調、衣櫃等。

“公寓每一戶都是獨立套間,有單獨衛生間,並配有熱水器和空調,吃飯的問題有專門的廚房和飯廳,也聘請專門的工作人員給他們做飯。”塘尾村委會主任李芬說,2016年該村啟動五保戶危房改造整體安置項目,建造佔地約1200平方米,建築面積500平方米的集中安置點。目前,該村10名五保戶已全部入住,為了更好地照顧五保戶的生活,該村還聘請專職工作人員負責膳食和衛生保潔,並在附近建設村衛生站,方便五保戶就醫和健康檢查。

確保“兩不愁三保障”,惠州脫貧攻堅不漏一村一人

龍門縣上東村新建的養老院。南方日報記者 梁維春 攝

同樣一幕也發生在龍門藍田瑤族鄉上東村。“我們集中補助資金和社會幫扶資金,把村裡的五保戶統一起來,建設幸福安居工程。”上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軍文介紹,該項目位於藍田瑤族鄉中心小學上東村教學點旁,距離村文化廣場和村衛生站僅100米,在解決好老人入住後的照顧、管理和服務問題後,也方便村醫上門治療以及老人們參加文體活動。

惠東平江村的扶貧工作也特別重視解決貧困村民養老問題。針對養老服務設施短缺,該村先後整合各類資金60多萬元,在村裡廢棄校區基礎上修建了一排12間扶貧養老房,每間大約38平方米,房間為一室一廳一廚房的套間設計,並配備完善的生活設備,旁邊還設計建造公共食堂、活動房等。

“目前,養老房已接收村內6名五保老人,包括1戶單親老人。”夏令瑩介紹,這些貧困村民此前居住在傳統泥磚房,居住安全存在很大隱患,現在統一安排住宿後,既方便村民管理,也避免了意外風險。

不過,由於村集體資金欠缺,養老房並沒有安排統一管理人員。“我們現在正積極推動村企合作,建成了中草藥洗護用品生產線,未來每年村集體都將得到分紅,這筆錢將優先用於村內設施完善。”夏令瑩告訴記者,為了防止貧困隔代相傳,幫扶單位惠州軍分區還從年度扶貧工作經費中為平江村撥付10萬元,設立助學基金專用賬戶,用於支持特殊困難學生、獎勵學習優秀學生。

“只有實現老有所養、幼有所育,才是做好了脫貧工作的‘最後一公里’。”夏令瑩說。

特寫

惠東多祝八維村駐村第一書記廖志達:

安身之所不在房子,而是在心理

今年是廖志達駐紮八維村擔任扶貧第一書記的第四個年頭,在各級單位派出的駐村幹部中,能夠堅守鄉村從事扶貧工作四年的並不多,況且他還是一名朝氣蓬勃的80後青年。

“每次換屆他都主動要求繼續留村,可能他喜歡在鄉村吧。”這是廖志達單位同事常常掛在嘴邊的玩笑話。實際上,這句話並不假,用廖志達自己話來說,“村裡的工作沒有完成,我還不能走”。

讓廖志達牽掛的事有很多。除了關注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籌資修路建橋、打造休閒文化中心外,擁有心理諮詢師資格證的他,更加關心貧困村民的心理健康。至今,他的駐村日記還記錄著這樣一段話:她真正的安身之所不在房子,而是在心理。

這句話的背後故事來自廖志達的扶貧對象——許大姐,她是八維村的貧困戶之一,幾年前帶著孩子改嫁到村中。不幸的是,丈夫因病去世,只剩僅2歲的女兒和5歲兒子相依為命。更加令她煎熬的是,公公家傳統的農村觀念讓她的生活度日如年,不但與外界溝通交流出現障礙,還一度萌生輕生念頭。

廖志達還清楚記得上門走訪許大姐的情景。在破舊的磚瓦房中,許大姐領著5歲的孩子做日常家務,2歲的孩子則被綁在窗戶上防止亂跑受傷。這樣的場景讓廖志達內心很難受,他建議許大姐先落實住房改造問題,帶著孩子搬進新房,再做新生活的考慮。

然而,經過幾次溝通,許大姐並不願配合。廖志達發現,對許大姐的幫扶關鍵並不在外,而在內心。明確了方式方法後,廖志達經常上門疏導許大姐,並請來專業心理輔導專家幫助她排解內心難題。慢慢地,許大姐的狀況得到緩解,一家三口搬進了新房,重新燃起生活的鬥志。

“八維村擁有56戶180名登記在冊的精準扶貧戶,其中因病致貧的佔三成,精神殘疾貧困戶更是高達一半以上。”通過細心走訪,廖志達把心理健康作為扶貧工作的關鍵之一,並在八維村村委會二樓專門為困難群眾開闢一個小隔間,設置心靈驛站。房間不大,但簡潔的杏色桌子、綠色沙發凳、淡綠色窗簾,給人一種安心、舒適的感覺。

同時,廖志達還幫助八維村貧困戶與惠州市心理健康文化協會建立了聯繫,為貧困戶提供“一對一”服務。去年,在“六一”兒童節期間,他還在村裡組織快樂童心團體活動,希望家長重視教育,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觀察眼

脫貧攻堅要“落腳”在解民生之憂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發展經濟的根本歸宿,是脫貧攻堅的基石。在攻堅過程中,必須要堅持民生優先,不斷加大民生事業的投入力度、不斷完善民生領域的制度安排,持續用力辦好民生實事。

近年來,惠州市不斷加強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之前的貧困鄉村都實現了村村通水電、村村通路,不少地區醫療、教育等硬件也實現升級換代,群眾生活面貌有了較大改善。同時,隨著新農村建設的同步推進,文化、通信、園林綠化等為發展農村生產和保證群眾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務越發受到重視,村民幸福指數逐步提升,人口素質、助力扶貧開發的“軟實力”也有所增強。

然而,從城鄉統籌發展和全面小康的標準來看,很多貧困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仍不夠完善,標準較低,其保障民生的功能需要進一步加強、提高。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對資金的需求較大。一方面,需要堅持走產業脫貧致富之路,讓原來的貧困地區具備“造血”功能,有能力做到自我建設和發展。另一方面,各級政府要在物質幫扶和政策上給予傾斜,加快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居環境完善的進程,實行精準兜底,補齊救助短板,切實保障部分喪失勞動能力貧困群眾的基本生活。

在當前的脫貧攻堅戰中,惠州市不少政府部門和企業作為幫扶單位也參與其中。在此關鍵階段,也需要這些幫扶單位再多花一點心思,在幫助村民增收之餘找準痛點,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切不可出現村民收入增加了,但“出行難”“上學難”“就醫難”“養老難”等問題卻無法解決的窘況。

脫貧攻堅,只有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才能確保每一名群眾都能走在集體奔小康的路上,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記者】烏天宇 林文通

【作者】 烏天宇;藍單;林文通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