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宅經濟”火爆,家庭食品迎來春天

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家庭食品消費需求激增。受此影響,以麵條為主業的克明面業股份有限公司(002661.SZ,以下簡稱“克明面業”)在2020年取得開門紅,但其業績持續增長能力卻引發業內討論。

“疫情結束後,掛麵市場供求緊張關係將逐步緩和,公司業績增速將趨向穩定。” 克明面業相關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認為,疫情已逐漸好轉,麵條需求量將逐步下降。克明面業若能依靠主業實現穩定增長,才是良性發展,若淨利潤增長還是因為政府補貼等因素,那麼其持續增長能力則較弱。

供求緊張,產能不足

3月3日晚間,克明面業發佈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報稱,報告期內預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範圍在8563.58萬元-1.10億元,同比增長40%-80%。

對於業績增長,該公司解釋為,新冠疫情期間,家庭消費需求旺盛,掛麵屬主食類家庭消費剛需品,同時由於公司在此期間高毛利產品銷量增加,買贈促銷活動大幅減少,導致一季度毛利率較上期提高,銷售費用率降低,利潤總額增加。

“受疫情影響,短保質期溼面銷售情況會受到負面影響,有面食飲食習慣的家庭由於很多地方的菜市場關閉,以及為了降低出行購買食材的頻次,開始用掛麵、長保質期的溼面、方便麵做替代。“該公司在投資機構調研電話交流時指出,與短保質期溼面相反的情形,由於乾麵的消費場景是在家庭,儲存時間長,在疫情期間需求受到正面影響,以河南市場為例,僅2月1日其未發出去的乾麵訂單就同比增加了40%。

業內人士表示,受疫情影響,“宅經濟”火爆,家庭食品迎來春天。國海證券在研報中指出,疫情正面影響的食品有米、麵條(包括方便麵)、速凍麵食、小包裝食用油等。

三全食品(002216.SZ)於2月2日披露的機構調研信息也顯示,從終端上看,部分地區部分終端門店速凍水餃和麵點等產品出現缺貨情況,經銷商及商超節前庫存消化較快,渠道庫存低於歷史同期,公司訂單量亦較同期有一定增長。

然而,銷售受到正面影響的同時,企業也面臨著全面復工和產能方面的挑戰。克明面業坦言,招工復工難成為限制產能恢復的主要問題,同時,從1月28日到2月4日,物流費用平均單價同比增長近24%,環比增長超16%。

截至3月3日,克明面業累計未發掛麵訂單數超5萬噸(不含麵粉、方便麵及速拌麵未發訂單),面臨產能不足的問題。

而去年11月份,該公司宣佈中止2015年非公開發行股票募投項目“成都年產10萬噸掛麵生產線項目”,並將該募集資金用於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

“暫時不會恢復該項目的建設,因為那邊還沒有生產線,並不能解決當前產能問題。”克明面業工作人員告訴財聯社記者。

不過,該工作人員亦指出,“未來不排除恢復建設的可能,當前是由於疫情原因導致供需緊張,隨著疫情好轉,供求不平衡會得到緩解。後續穩定的情況下,若現有產能不能滿足的話,肯定會去擴充產能。”

“首先是河南遂平有個二期工廠,那邊整體成本最低,下一步才會考慮成都和新疆項目。成都最開始是想做高端,但後面在新疆和遂平拿到了地,新疆靠近原材料地區,成本會低一些,成都則不靠近原材料產地,也不靠近市場。”上述工作人員解釋稱,“實踐過程中,河南可以覆蓋高端產品的產能,以成本最優形成規模效應,目前輻射全國市場已經沒有問題。”

持續盈利能力存疑

在2020年取得“開門紅”的克明面業,2019年業績也呈增長之勢。該公司2019年業績快報顯示,其實現營業總收入30.34億元,同比增長6.24%;淨利潤2.09億元,同比增長12.40%。

不過,記者查詢資料獲悉,克明面業在2019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均處於下滑狀態,直至第四季度出現較高增長,才實現全年淨利潤的增長。從數據上看,該公司前三季度淨利潤為1.33億元,同比下滑18.99%,以此推算其四季度實現淨利潤7634.43萬元。

該公司曾在2019年半年中解釋稱,上半年淨利潤下滑是因為收到的政府補助同比減少,及財務費用利息支出同比增加所致。值得一提的是,其2018年業績增長,政府補助增加也是重要原因。

“2018年第四季度發行債券,導致2019年前三季度財務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3200多萬元。同時2019年前三季度收到的政府補助較上年同期減少1500多萬元。”克明面業工作人員告訴財聯社記者。

“做2019年業績預告,考慮了公司自身經營對利率的貢獻,也考慮了政府補助及其他一些收益。四季度公司在銷售政策上做了一些調整,如銷售費用減少折扣,產品結構的配比進行調整,傾向於做一些高毛利產品的推廣等,都是為了保障全年業績目標實現。”該公司董秘陳燕在回覆投資者提問時表示。

“克明面業的不穩定,關鍵是被五穀道場拖累,後者給前者帶來的收益從體量上講非常小,但對克明面業淨利潤的蠶食較大,所以從該公司品類多元化角度來看,是失敗的。”朱丹蓬對記者表示,2019年第四季度淨利潤增長,存在為沖年度業績向渠道壓貨的可能。

據瞭解,2017年6月1日,克明面業收到北京產權交易所出具的《網絡競價結果通知書》,確定其以5228.24萬元競得中糧天然五穀食品投資有限公司所持中糧五穀道場食品有限公司100%股權及5367.95萬元債權。

資料顯示,克明五穀道場食品有限公司(原中糧五穀道場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穀道場”)2015年和2016年未經審計淨利潤分別為-1.93億元、-3302.06萬元;2017年和2018年淨利潤虧損分別縮減至-1053.40萬元和-885.77萬元;2019年上半年實現扭虧,錄得淨利潤3617.30萬元。由於該項收購,克明面業新增商譽4605.42萬元,該公司於2017年計提商譽減值準備2167.57萬元,從而影響2017年淨利潤減少。

“五穀道場聚焦非油炸食品領域,雖然扭虧,但市場競爭激烈,體量、品類都與康師傅、統一以及今麥郎等老牌方便麵有所差距,目前後三者都在佈局高端並向健康類產品靠攏,五穀道場未來可能會持續被大廠品牌擠壓。”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

“該公司受家庭消費所帶來的利好會持續到第二季度。”該業內人士說。克明面業亦在公告中指出,由於新冠疫情期間工廠產能恢復和物流配送受到限制,未發訂單及每日新增訂單不能保證均能在一季度確認為收入,部分訂單收入將延續到二季度予以確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