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起標題?人大教授5分鐘教你6大訣竅,讓你的文章天天衝擊10W+

作為新媒體小白或擁有一定寫作能力的碼字員,你是不是天天都在為文章沒有推薦量和閱讀量而發愁,很大原因可能是你的標題沒有起好。最近聽了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唐老師的課,特來與大家分享。

01

標題為何變得越來越重要?

從傳統報紙、電視,再到PC電腦、微信公眾號,直到頭條號等自媒體,為什麼標題變得越來越重要呢?

讓我們從頭說起。

不會起標題?人大教授5分鐘教你6大訣竅,讓你的文章天天衝擊10W+

先來說說報紙,對於報紙而言,內容和調性才是受眾的關注重點,標題做到凝練客觀即可。

在我做文案的時候,報社的編輯就告訴我,標題的長度不要超過13個字,就是讀者在不扭頭的前提下,用眼掃一下就可以看到。

英文報紙中沒有這個字數要求,主要是因為英文每個詞彙的長度不一樣,但也有同樣的前提,就是讓人一眼就能看到。

報紙的標題之所以不重要,主要靠得是長期以來內容積累下來的調性,讀者習慣了它,就會保持一如既住的閱讀。

以前,報紙具有絕對權威,政府機關和各類企業都要訂閱,這其中既有用戶對信息獲取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硬性攤派的元素,礙於人情與關係,有些報紙不得不訂一點。

正是基於這種情況,標題對報紙的重要性不是非常得大,只要你訂了報付了費,對於報社和編輯來說,這就夠了。

到了電視時代,標題與報紙相比變得更加不重要。因為電視更強調畫面和聲音,標題僅起到輔助作用。

有些用戶甚至都不會注意到標題,因為只要聽報道中的導語就好了。電視中的標題一般在切入畫面的同時切入標題,這時吸引你的主要是畫面,或是新聞本身,而不是標題。

不會起標題?人大教授5分鐘教你6大訣竅,讓你的文章天天衝擊10W+

接著,就到了傳統的PC互聯網時代,這時位置決定流量,標題只是錦上添花。

在PC年代,放在你眼前的就是一個屏幕,屏幕被劃分為若干欄目或若干頁,因此排在首屏和首頁的內容最吸引眼球。

PC年代已到了內容相對豐富的時候,大量的信息五花八門,層出不窮。

為了將最好的、最重要的信息推薦給用戶,編輯們不得不將內容隱去,只留下標題,並將最重要的標題都擠放在首屏或首頁,也就是相對於你視覺較突出的地方,於是推薦位孕育而生了。

在推薦位上,為了讓標題更加顯目,一般會給標題加上色彩或加粗加黑,甚至用動圖來妝點,為得是讓你一眼就能看到。

PC年代的標題已有了現在標題的雛形,你在看到一篇文章時,一般只能看到標題,看不到內容。如果對標題感興趣,你就會點進來,如果不感興趣,下拉、再下拉……

不會起標題?人大教授5分鐘教你6大訣竅,讓你的文章天天衝擊10W+

Appstore,微信微博,社交應用

到了微信公眾號時代,“標題+封面”成為自媒體的生命線,此時標題直接決定用戶是不是感光趣,會不會點開。

此時,已沒有推薦位之說了,你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編輯的安排,你在PC頭條上看到的信息,一定比你下拉若干頁看到的,放在最後的點開率要高。

而微信公眾號時代,很多內容都是孤立的,比如你的朋友圈,文章都是一條一條的,你訂閱的公眾號,點開了之後也只能看到標題,之後你才決定是否要點開。

不會起標題?人大教授5分鐘教你6大訣竅,讓你的文章天天衝擊10W+

到了今日頭條的年代,人工的篩選被機器所取代,“機器識別和受眾發現”成為了文章是否被推薦的首要因素。

第一步,標題先讓機器識別,通過或者不通過,是降權處理,還是加權推薦,過了機器關後,標題還需要過受眾關。

頭條號對標題的篩選更為客觀,依據標題和內容的關鍵字,根據大數據的彙總分析,機器決定是否將你的文章作為重點推出。

從報紙到今日頭條,在媒體的不斷變化和演進中,標題變得越來越重要,新媒體的呈現形式裡面,標題成為人們是否瀏覽的決定性條件。

02

標題為何越起越長?

新媒體文章常見的標題有三類,一段式、兩段式和三段式。

一段式是指標題就一行。多為一針見血,在最短的字數里囊括最多的信息點,最好加入衝突性和戲刷性。

比如:《黃曉明說:我要讓整個上海灘的人知道你是我的女人》、《王菲最怕的就是做作》、《什麼樣的高逼格女人能夠嫁給成功男人?》

一段式文章絕大多數會具有一個主體,吸引人們去看,在上面的例子中,黃曉明、王菲本身就是明星,粉絲眾多,自然會吸睛無數。

最後一個標題,雖無名人,但“高逼格、出嫁、成功男”都是人們關注的重點,會讓人不由自主地去點擊。

兩段式,顧名思義就是由兩個句子組成。一般而言,兩個分句各司其職,前一句作事實概括,後一句提出懸念或爭議點,採用對比式更容易出爆款。

在兩段式標題中,一般沒有鮮明的、具有特質的人物,但要有一定的新聞事實,故事情節,一般都會留下懸念,吸引人去點擊,如《為什麼中國女人受撒嬌,中國男人愛拎包?》、《得野雞獎的影帝上了熱搜,而拿了國際大獎的影帝卻無人問津?》。

三段式標題是由三個句子組成,更容易出爆款,這是因為它的可操作餘地最大,可容納更多的信息點,通過句式的遞進、對比等增加了標題的可看性。

三段式是目前的主流模式,這也和新媒體的作用和容量有關,由於人們只能看到標題,於是作者會盡可能做得長一點,讓信息內容更多一點。

如《娛樂圈最該拿影帝的人:他教會孫紅雷表演,靠一部電視劇紅遍全國》、《美聯儲為哈就不加息?影響幾何?未來會怎樣?》

第一個標題一針見血,後面留下懸念,比孫紅雷還牛,讓人不由地想點開,探知其中的秘密。

第二個標題,首先引起爭議,突出事件主體,後面兩句將信息點進一步細化,層層遞進,到底事情是怎樣的,讀者跟隨作者的提問,在好奇之下點開了文章。

三段式標題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增加了可看性,於是被自媒體所推崇。

1、這是一種“信息前置”現象

通過數據統計,從2015-2017年獲得10W+標題長度趨勢可以看到,標題可謂是越起越長。

不會起標題?人大教授5分鐘教你6大訣竅,讓你的文章天天衝擊10W+

2015年標題字數不足20字,2017年已接近於25個字。

以前報紙和電視受限於屏幕的長度,但手機卻沒有這種限制,因為它不需要你轉頭,無論多長,你都能一眼看到,因此,新媒體的長度即使達到兩行,三行,也不會影響閱讀。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平臺對標題字數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微信可長達64個字,百家號為40個,網易號為27個,頭條號為30個,大魚號也長達50個字。

這是因為信息爆炸導致注意力愈發稀缺,與其被動等待讀者打開,不如直接把信息展示在入口上,讓人一看便知,所以,這是一種“信息前置”現象。

2、標題長度對閱讀的影響至關重要

先來舉一個例子:

  • 《如何起一個好標題?》
  • 《如何起一個好標題才能刷爆朋友圈?》
  • 《如何起標題才能刷爆朋友圈?四招教會你!》
  • 《如何起標題才能刷爆朋友圈?四大招五分鐘教會你!》
  • 《如何起標題才能刷爆朋友圈?四大招五分鐘教會零基礎的你!》

以上五個標題,你會選擇哪一個呢?

一般人會選第四或第五個。

首先,第四第五個標題信息量大,要解決的問題、方式、時間、甚至點明瞭目標人群,針對性強,所提內容都是用戶關注的要點。

但第五個標題的受眾人群有些收窄了,因為它強調“零基礎”,如果不是“零基礎”的人可能就不會點開了。

03

10W+爆款的標題都有什麼特點?

不會起標題?人大教授5分鐘教你6大訣竅,讓你的文章天天衝擊10W+

好的標題能引起讀者的興趣,通過對10W+爆款文章分析,好的標題要遵循人的心理需求,可分為六大類:

  • 懸念型:適用於所有領域,關鍵詞有:這、一席話、有人,如:《由於審核制度,有一種電影,很難在國內影院上映》。
  • 獵奇型:適用於故事、歷史、娛樂和軍事等,關鍵詞有:無人能敵、揭秘、歷害了、還原、為何,如:《二戰王牌飛行員的戰機上為何有美女塗鴉?》
  • 對比型:適用於所有領域,關鍵詞有:而、可是、卻、但是等,如:《他們曾位居副國級,下半輩子只能在牢獄裡寫悔過書》。
  • 警示型:適用於健康、汽車、育兒和情感等,關鍵詞有:警惕、敲醒警鐘、留點心、別再大意、作死,如:《傷肝=自殺!最作死的7大傷肝,很多人天天做》。
  • 權威型:適用於科技、財經、育兒、健康和汽車等,關鍵詞有:老醫生、老司機、專家或專業人士,如:《吃油就會胖,科學告訴你這是錯誤的》。
  • 故事型:適用於歷史、情感和故事等,關鍵詞有:你可知、結果卻、豈料、最終,如:《侮辱小乞丐,豈料第2天卻賠禮道歉,還花重金買乞丐豬屢吃》。
  • 段子型:適用於組圖、寵物和視頻等,關鍵詞有:爆笑、變笑話,如:《昨天在路邊撿到一個恐龍蛋,今天就孵化出一隻恐龍喵》

04

10W+標題的製作方法

1、 利用對比反差

用戶心理出發起標題的方法,反差越大,體驗出來的效果越好。

《從前臺做到CEO,她總結出三點方法論!》這篇文章,講的是阿里巴巴前CPO、“阿里十八羅漢”之一彭蕾的故事。

從前臺到CEO巨大的反差,讓人心中一動,想要探究原因到底是什麼。

應用對比反差法需要注意要基於原有事實,不要過於誇大,否則會使讀者失去信任,就象“狼來了”的故事,不會有人一而再,再而三的上當。

2、 借用或製造熱點

所謂熱點,就是每個人都關心的事,比如買房、脫單、加薪、戀愛等。

所謂借用,就是要借用名人、政要等人士,借他們的聲音為文章背書。比如全球500強人士、大學校長、各國首腦、專家學者等。

另外就是巧借熱詞,如佛系、浮雲、草莓族等網絡詞彙。人們總是對新鮮事務感興趣,因此標題中有一定的新鮮詞可大大提高文章的點擊率。

3、 借用故事

以前的媒體,總是以一種權威的口吻來起標題,有種居高鄰下、家長式的感覺;但現在你想讓別人閱讀你的文章,就不能再用這種口吻,需要以一種更加平易近人,與讀者對話的方式表達。

借用故事,以講故事的方式與讀者在不知不覺中拉近距離。

  • 與用戶建立一種身份關聯指向,更加貼近人們的情感認同

《性情柔弱的姑娘,你就該嫁給這樣的男人》,就象一位老朋友對你提出勸慰,字字真情,情真意切。

  • 抓住人們的興趣,給予直接的閱讀承諾

《媽媽們必看,如何幫助孩子擊敗駐牙》,文章緊扣媽媽們最關注的內容,直擊心底,讓媽媽們欲罷不能。

  • 順應人們的興趣,進行適當的情感宣洩

《情商底,到底有多要命》,題目直截了當,引發人們心中的共鳴,彷彿就是你代言人。

4、 提煉核心信息(數字、歸納總結)

不會起標題?人大教授5分鐘教你6大訣竅,讓你的文章天天衝擊10W+

某位名人曾說過“世界上有兩種語言是通用的,數字和音樂。”

數字讓一切變是簡單,讓人與人的溝通變得直接通暢,但又保留了想象的空間。

  • 確定的數字給人信任感,讓人更願意讀下去

四年前,李叫獸的團隊首先採用數字方式為文章起名,《月薪3000和月薪30000寫文案的差別》一下子成為爆文,被眾多公眾號轉發,這就是數字的魅力,當然文章內容也好。

“第一、99、100”這些奇妙的數字都對人有一種莫名的吸引感,用好數字,能極大地吸引用戶的關注。

  • 總結提煉後的盤點型、合集型的內容,給人乾貨的“錯覺”。

《改了兩個版本就融資1500萬,她是如何做到的》,一篇文章中出現了兩組數字,強烈的對比引誘讀者人不得不去點開。

《據說,這是世上最權威的性格測試……》,“最權威的”讓人一下子肅然起敬,但又怕用戶挑刺,前面又加了個“據說”,說得對就是權威,說得不對就是據說。

5、 藉助懸念

懸念式標題很常用,適當地隱藏文章中關鍵信息,從而激發受眾好奇心,驅動點擊,多數情況下在最後分句設懸念。

讓我們做個比較:

《5G時代要來了,無線流量也推出,WiFi真的要消失了嗎》,

《比4G快100倍的5G網即將到來!WiFi危險了?》

第一個標題,內容直接,將文章的內容一言而盡,讓人再沒有點擊下去的熱情。

第二個標題,以“危險”留下懸念,究竟何為,讀者只好點開才能知道答案。

採用懸念標題,要警惕標題黨行為,不能過於誇張,甚至引起恐怖、極端、不切實際的不良感覺;另外,要適當透露必要信息,否則讀者什麼也不知道,懸念也就無從說起。

6、 使用修辭

  • 比喻

把受眾不熟悉的事物與熟悉的事物作類比,降低受眾認知門檻。

《揭秘美國73年前最慘烈軍艦事故:人艦俱毀,堪比原子彈爆炸現場》,事故有多慘烈,象原子彈爆炸一樣,通過類比,讓人一下子就明白慘烈程度。

通過比喻達到出人意料的亮眼效果。

《女明星的體重是個迷,但他們都廋得只有小學生的體重!》,女明星與小學生的體重做對比,讓人立該就有了感覺。

  • 襯托

對於陌生的主題,或者與受眾無利益的關聯主題,可以近期熱門話題或者受眾熟悉事物進行襯托。

之前有一個故事,一位顧客買了一件香奈兒的大衣,不小心弄髒了,可看說明,不能幹洗、不能水洗,那如何洗呢?他去問服務員,服務員啞巴了一會,回答說:“我們這件大衣就不洗,其它顧客都是穿完就扔了”。

下面這個標題就借用了這個故事,《被香奈兒一次性大衣嚇著了?感受一下這土豪6件事,這才是暴擊》。

05

標題千成不要這樣做!

  • 自行分類或簡要介紹新聞要素,沒有後續延展空間

把作者作為一種身份或自行分類放在標題中去,這是傳統媒體的習慣,他們覺得自己有著天然的議程設計的特權。

而新媒體最大的顛覆,就是新媒體的生產者不具備這種能力,需要與讀者去溝通與交流,揣摸用戶心理,文章的主動權在受眾手裡,所以千萬不要以作者的身份去定性或定論用戶。

如《[特寫]賽後這個姑娘對金牌說了聲謝謝》就犯了這樣的錯誤。

另外,不要在標題中就將文章核心內容表達完了,這樣就無法吸引讀者再讀下去,如《王健林:兒子不當萬達接班人》,既然不當了,我還看什麼?

  • 標題製造出來的噱頭配不上正文內容

標題與內容不一致,或是標題黨,如果一直這樣,用戶將會對你慢慢失去信任,直至取消關注。

06

警惕標題黨

隨著新媒體越來越穩定,用戶的心理和閱讀習慣越來越免疫。

現在名大平臺都在打擊各類標題黨,尤其是頭條號對標題黨更是深惡痛決。

我們在起標題時要時刻警惕進入標題黨誤區,另外,標題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章的格調,長期以往,這類文章是不會有市場的。

不會起標題?人大教授5分鐘教你6大訣竅,讓你的文章天天衝擊10W+

常見的標題黨主要有:

  • 標題誇大,如震驚類、情緒誇張、程度誇張、範圍誇張
  • 濫用懸念:濫用轉用、省略號、無根據排名,故意指代模糊
  • 濫用衝突、挑釁,如侮辱明星的黑稿,挑釁詞
  • 封面圖與內文完全不相關,如一篇宣傳健康養生的文章,配的卻是裸露的長腿照片等。
不會起標題?人大教授5分鐘教你6大訣竅,讓你的文章天天衝擊10W+

新媒體時代,標題變得越來越重要,很多作者文章寫得很好,但起標題往往只花十幾分鍾,甚至幾分鐘就起完了。

在這裡,特別提醒致力於新媒體的作者們,每篇文章至少要花30分鐘至1小時以上去起標題,最好採用各種方式都起一個,仔細推敲與比較,甚至讓你的家人和朋友幫你參謀一下。

據說,公眾號大V咪蒙的每篇文章都要起100多條標題,甚至發到專門的讀者群去驗證。這種方式對於我們也許不適用,但至少告訴我們標題的重要性。

一般而言,我們先寫內容,寫完後,再從中提煉要點,集中精力起標題。

文章的本質是要找到目標用戶,告訴他你想要達到的意圖,標題就是畫龍點睛的一筆,點得好,你的龍就飛起來了,點不好,你的龍只有死路一條。

我是東方既白,歡迎關注和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