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之所以能統一六國,依靠的是一種神祕的力量。

戰國七雄你爭我鬥,齊楚燕韓趙魏秦。最後,秦國憑藉著從秦孝公商鞅變法,發奮圖強,經過了秦惠文王、秦昭襄王一直到秦始皇一統六國。對此,我們有個疑問,為什麼秦國能統一六國、一平天下呢?

秦之所以能統一六國,依靠的是一種神秘的力量。

那就是我們常說的性格決定命運,這個國家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決定著這個國家未來的走向。那秦人又有什麼樣的性格呢?那就是狼性,秦軍被稱為虎狼之師,狼性十足。看過電影《狼圖騰》的朋友都知道,狼作為群居動物,有高度的紀律性、組織性、執行力,而且頭狼的指揮能力特別棒。

秦之所以能統一六國,依靠的是一種神秘的力量。

而秦國曆代的國王就具備了這種狼的品性。下面小史就為大家一一分析。

秦國的崛起離不開秦孝公重用商鞅變法,而商鞅變法中最重要的人不是商鞅,而是秦孝公。因為商鞅拿出了很多辦法來推行,可是怎麼樣有執行力的推到底,這全看國王的執行能力。所以,秦孝公拜商鞅為左庶長,總領國政推行變革,特此先祖穆公鎮國寶劍,號令所指,違者殺無赦。這時的秦孝公以虎狼之鐵腕強行推行變法。可這個改革不是那麼的簡單,一改革,就會觸動那些有權有勢的利益者,這些人肯定會極力的反彈。所以秦孝公一開始利用商鞅變法時,把秦國舊的貴族這些利益給觸動了,這幫人軟硬並使。如果此時,秦孝公稍微一抬手,商鞅變法前功盡棄。所以,秦孝公當時一咬牙,我管你親戚朋友,還是我原來的長輩,一律按商鞅變法來,包括自己兒子秦惠文王,違背了商鞅變法一律處分,可以說這完全是堅強的一種性格,虎狼的性質。秦孝公絕對的堅強果敢,不為所動。

秦之所以能統一六國,依靠的是一種神秘的力量。

因為商鞅得罪了秦惠文王,所以秦惠文王剛上位就把商鞅五馬分屍。難道秦惠文王慫了,向秦國的舊貴族低頭了嗎,失去了狼性嗎?其實不然,他比他老爹秦孝公更狠,多具備了狼的忍耐。他剛上來立足未穩,如果這時候推行商鞅那些東西,面對舊貴族的反對他是沒有辦法,所以只有殺商鞅來討好舊的貴族,這下舊貴族就服從了秦惠文王,跟著他幹。但殺歸殺,商鞅變法這套東西他是一點沒動,他繼續推行這些東西。這就看出他在堅強之外,還學會了忍耐的緩兵之計。

秦之所以能統一六國,依靠的是一種神秘的力量。

秦武王贏蕩是秦惠文王的兒子,人們都說贏蕩就是個肌肉棒子,最後舉個鼎還把自己砸死了,實在是死的窩囊。可秦武王贏蕩的確是個有作為的皇帝。他好武,對自己的力量十分的自信,才把自己砸死。那個年代,如果秦國的國王不好武,那麼下邊就不會形成尚武風氣,就不能鑄造一隻虎狼之師,他可以說是率先垂範,而且秦武王執政的時候打了很多勝仗。

秦之所以能統一六國,依靠的是一種神秘的力量。

接下來就是他的弟弟秦昭襄王,他有勇有謀,重用范雎遠交近攻,再往後傳到秦始皇這。所以我們說,秦之所以能同意六國不是秦始皇多麼英明,是秦國從秦孝公開始一輩一輩的,制定好了,把併吞六國作為一個國家戰略,始終不渝的執行下去,中間絕不會打斷,執行能力極強,堅強忍耐,這些都是狼群執行戰術的一些基本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