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扎堆做口罩”背后的改革审视

10天,14400分钟,3000多名工人,近千台大型机械设备及运输车……与时间赛跑的火神山创建过程,让世界为之震撼。

英国天空电视台在报道中表示,这一速度可能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美国知名主持人称,在美国安装电视服务都需要十天的时间,没想到中国竟然用十天就把医院建设完成;俄罗斯媒体则直接将火神山医院称为"奇迹医院"……

在国际媒体称赞"中国速度""中国奇迹"的同时,更多人看到了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在背后的付出——昼夜不停的挖掘机大军及建筑工人、源源不断输送至武汉的物资,"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种动员",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月3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发布会上如是说。 其实,像这样的"动员",国有企业还有很多。

"国家缺什么,我们就供(给)什么"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中国在1月底出现了口罩需求量的爆发式增长,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一罩难求"的困境。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获得医用口罩生产许可证的口罩生产企业在全国有353家,但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因春节用工难、原材料供应难、成本上涨、上下游企业复工晚等问题的制约,即使在全力推动原口罩生产企业加班加点恢复产能的情况下,其日产量也仅能达到800万只左右,这对于人口数量超14亿、每天都有大量口罩消耗的中国而言,供应缺口极大。

针对疫情防控初期以口罩为代表的医疗物资紧缺状况,国务院国资委2月5日立即成立了医疗物资专项工作组,强力推动央企医疗物资保供的研发、组织、协调和调度。

"国家队"第一时间站了出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机械工业集团、中粮集团、招商局……从军工巨头到石油公司,从机械龙头到粮油企业,从产品制造到原料供应再到装备攻关,中央企业在口罩产业链上持续奋战,紧急布局医用口罩生产线,发力医疗物资供给,加速扩能增产。

为了缓解口罩供给问题,不少"国家队"的行动是从口罩原料——熔喷布的研发开始的。

作为口罩中起过滤作用的关键材料,熔喷布除了能阻挡较大粉尘颗粒外,还可以通过表面的静电荷将细小粉尘、细菌和病毒飞沫吸住,是过滤功能口罩的"心脏"。要缓解口罩需求危机,就需要将提升熔喷布产量前置。

以往专门研究石油能源领域的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简称石化院)率先把研究目标转向了熔喷料与熔喷布工艺,仅用7天就完成了研发生产的一系列工作。石化院兰州中心也仅用8天就完成关键设备采购、安装,并攻克了相关技术难题,于2月28日成功开发出中国石油自主聚丙烯熔喷专用料,日产能2吨。

随后,2月29日,中国石油新建的6条医用口罩生产线全部建成,满负荷加工生产。进入3月后,随着引进的21条口罩生产线陆续开工,全部投产后,中国石油日产口罩可达150万只。

"集中一切可集中的资源,调度一切可调度的力量,从口罩、防护服、消毒剂原料到成品油、天然气供应……国家缺什么,我们就供什么,全力以赴、刻不容缓。" 中国石油相关负责人表示。


国企“扎堆做口罩”背后的改革审视

中国石油炼油化工装置,疫情期间大量的口罩原材料-医用聚丙烯就是从这样的装置中被生产出来的。摄影/冯作文

国企“扎堆做口罩”背后的改革审视

中国石油出品的口罩已经在加油站正式开售。摄影/常正乐(中国石油供图)

同样是处于原本口罩产业链上游的聚丙烯原料生产者,为了全程保供,中国石化也全面介入了熔喷料、熔喷布和口罩生产,通过产业链协作方式产量已达日产107万只口罩。

如今,去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加油站买口罩也成了老百姓新的购买渠道。

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3月底,央企通过转产、扩能、新建生产线等措施,促使医用口罩产能共提高12倍,全国口罩日产量达破亿,12天建成了一座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4400吨的熔喷无纺布生产厂。

对此,持续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商道学堂校长、商道纵横创始人郭沛源表示,虽然 "国家队"的救援行动并不是他们平时所擅长的核心产品和服务,但其科研、生产、管理和供应链上的积累等,在特殊时期成为了他们特定的核心能力。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晖明认为,无论从医院建设或者其他抗疫产品的生产、增产、转产,还是整个交通运输体系的保障等方面,国有企业在疫情防控和危机治理中,体现出的国有企业新的核心能力,特别值得赞扬。

面对疫情大考,中央企业坚决扛起疫情防控责任,迅速全面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多个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伴随着疫情的进展,央企的"无所不能"也带来了新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在疫情开始时,依靠政府的引导作用,央企凭借业务多元的整合能力,发挥了快速转型做口罩的优势,这是责任的担当,也是能力的表现。但是随着时间线的不断拉长,市场的主导作用开始发挥效应,民企不断涌入,产能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2亿VS 2000万的产能差,谁来买单?

相关人士预测中国口罩日产量实际可能已突破2亿只,而根据工信部疫情前数据显示,中国口罩此前的正常市场日产量为2000万只,已堪称全球第一。

按照专家对疫情防控时间表进行的预测,国内疫情有望在4月底基本控制住,境外的疫情有可能在6月被控制住,口罩紧俏的日子或许很快就会过去,人们的生活亦将回归正常。可是被疫情催生出来的2亿只口罩日供给量与正常市场需求的2000万只日供给量之间的过剩产能,该怎么办?

与此同时,社会上还出现了另一种声音,"央企不要再扎堆做口罩了,民企已经没有生存空间了!"

对此,央企也有口难言。虽然生产线开了很多条,但熔喷布这项业务技术含量并不高,也不是央企的主业。"(前期)这相当于种麦子的开始自己磨面粉、擀面皮、蒸花卷了。"央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对于央企战疫特殊时期的 "通关操作"这样评价。

市场的问题终归要交给市场去解决。在黄群慧看来,现在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市场机制都比较充分,如果这(口罩生产)是一个后续仍有盈利空间的项目,国有企业作为一种市场主体,自然可以与民营企业一同出现在口罩市场中,进行正常的市场竞争。当然,央企也可以选择回归主业,将应急救援搭建起来的口罩生产线卖掉。

"当然,这都取决于企业对这个(口罩)市场的判断,跟所有制经济属性并无必然关系。"黄群慧说。

然而事实是,口罩产能过剩已经到来。日前市面上个别企业已经出现了0.9元/只口罩的抛售消息。虽然国家发改委也曾承诺,疫情过后富余的产量,政府将进行收储。但是对于后期如何消化产能以及如何处理那些已经耗资筹建起来的口罩生产线等问题,大多数央企目前还没有出台具体的指导性文件。

被重新审视的国企改革

不管是否愿意,这次国企改革无疑又再一次站到了历史舞台的聚光灯下。

一方面,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国有制企业快速行动、勇担险任重任的责任与能力,充分体现了国有企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可另一方面,人们又开始担心这样的优势是否会影响到今后的国企改革方向,让改革变得不彻底,让民企市场空间被压缩?

国民对它的感情矛盾且复杂,其实央企自身也面临着一些疑惑和新的挑战。

"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是"国之重器"所应具备的社会担当。但是"战时"的社会效益与"平时"的经济效益,分别对应的是不同管理部门对央企社会指标与经济指标的不同考核。此前,国资委副主任任洪斌就曾表示,国资委并不打算调整年初定下的央企经营(经济)指标和国企改革任务。

这意味着疫情之后,央企今年还将打一场艰苦的经济增长保卫战。

国企“扎堆做口罩”背后的改革审视

国企“扎堆做口罩”背后的改革审视

国企“扎堆做口罩”背后的改革审视

国企“扎堆做口罩”背后的改革审视

国资委表示,截至2月26日,中央企业所属4.8万户子企业复工率为91.7%。石油石化、通信、电力、交通运输等行业开工率目前已超过95%。

"既要做飞禽,又要做走兽。很多时候央企也会左右为难,因为大家总是希望央企是个全能选手,在掌控国家经济命脉和充分参与市场竞争之间、在平时与特殊战疫之间,就应该能够自由转换,无缝衔接。"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无奈透露到。

要解决这一问题,改革才是关键。但是国企改革要怎么改,则需要首先明确的是政府出资设立企业的核心目的是什么?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还是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进而重新定位国企的主体功能是公益型、竞争型,还是混合型。

公益型的国企应当承担国计民生的重任,弱化逐利性,不应存在与民企的竞争;而竞争型的国企是要保障国有资本的增值,要强调逐利性,发挥企业活力,与民企是公正的竞争关系。

其实,早在2011年时任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的邵宁也曾经指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最终方向应该是使国企分向两端集中——公益型国企和竞争型国企,既要防止国有企业利用垄断地位损害公众利益,也需让国企自发承担破产退出的风险,更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

"现在最大的问题点,就在于卡在中间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哪些企业适合做混合制,哪些企业不适合,什么时候应发挥公益性,什么时候应发挥竞争性,如果这些功能厘定不清,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是推动不下去的,对于民企而言也是一个不确定性。"黄群慧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不过,这个"不确定性"可能会随着2020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出台而变得明晰起来。根据2019年11月12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指示,未来三年要落实好国有企业改革顶层设计,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时间表、路线图。

原本计划在2020年第一季度完成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虽然至今尚未公布,但是据媒体获得的一份国企改革的时间点计划中显示,一些地方国资委已经把2020年定义为"国有资本更加合理,混合所有制改革获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