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泰之州—詩中洧水流泰州

祥泰之州—詩中洧水流泰州

泰州城有個洧水農貿市場,那裡是城市裡活色生香的世俗風景。泰州不少人喜歡讀“洧”為“有”,其實這個字應該讀“委”。也難怪,“洧”字也太難得一見了。

祥泰之州—詩中洧水流泰州

初見“洧”字,是在讀《詩經》的時候。《鄭風》中有一首詩,名為《溱洧》。現在想來,也真是奇怪,一“溱”一“洧”這兩個冷字,竟然都會在泰州見到。一個“溱”字,專為“溱潼”而造,可見溱潼走過了多麼悠長的歲月,是怎樣的一塊寶地!不過,《詩經》裡“溱”是讀如“真”字的。

祥泰之州—詩中洧水流泰州

洧水,是中國大地上最古老的河流之一。它源於河南省登封市北陽城山,在新密境內與溱水匯流,繼而東去,奔向潁水。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曾在洧水一帶建立部落,號為有熊氏。當時,洧水還是一條無名河,黃帝的一位部下建議,在有熊氏的“有”字前加三點水為這條河取名,黃帝頷首,也就定下了一個“洧”字。至今,洧水一帶還有軒轅丘、雲巖宮、風后嶺等多處黃帝活動的遺址。《鄭風》記敘的故事和描述的風景,也大多以這裡為舞臺。酈道元的《水經注》裡,也是有記載洧水的文字的。

祥泰之州—詩中洧水流泰州

《溱洧》一詩,寫的是青年男女在溱水、洧水旁的春遊之樂。在陽光和煦的季節裡,綿綿細雨把溱水、洧水滋潤得風情萬種。春心蕩漾的少男少女相約來到河邊,那裡可是他們互訴相思的地方。他們手持蘭草,互贈芍藥,揮灑著壓抑了一個冬季的情慾,張揚著物質貧乏時代的風流!謝謝《詩經》,她為我們記下了數千年前純情男女無遮無攔的歡愛!

祥泰之州—詩中洧水流泰州

洧水湯湯,從遠古一直流到如今,只不過它現在已不叫“洧水”,明朝時就改叫“雙洎河”了。我常常在想的是,《詩經》中的洧水怎麼會流進泰州呢?

祥泰之州—詩中洧水流泰州

溯時光而行,我遇見清代光緒年間一位蕭姓士紳。他著一身長衫,踱步於一座新建的石橋上,神色悠閒而自得,口中吟哦有聲:“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蘭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於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見我,便朗聲問道:“洧水橋,這名字可好?”


祥泰之州—詩中洧水流泰州

原來,他身下的這條河是宋代嘉定年間新開挖的一條河,由中市河通預備倉。河上本有兩座橋,東橋對著沈家巷,就叫沈家橋,西橋不知為什麼就取了個右水橋的名字。數百年來,右水橋日漸傾圮。蕭姓士紳家資頗豐,便出錢重修右水橋。這位讀書人總覺得這橋名太土氣了,便想著重取一個文雅的名字。他對《詩經》早已是爛熟於心了,便從《溱洧》一首選出“溱”、“洧”兩個字。“溱”字就送給沈家橋,把它改名“溱水橋”。“洧”字就留給這座橋,就為它取名“洧水橋”。蕭姓士紳很為這個新橋名而得意,讓人把三個字刻在橋欄上。蕭家後來還在洧水橋旁創辦了一所洧水小學,也算是化被一方了。但是泰州的百姓一直固執地把“洧”讀成半邊音,也沒有叫響“溱水橋”的名字。

祥泰之州—詩中洧水流泰州

祥泰之州—詩中洧水流泰州

其實,泰州根本不曾有過一條叫洧水的河,只是這裡文脈暢達,書香馥郁,常有騷客吟詩、雅士弄琴,常有鴻儒傳道、文人懷古,這位蕭姓士紳隨意從《詩經》中拈來一條河貼在泰州的版圖上,使泰州從此流淌著《詩經》的意韻。從此,洧水橋下便唱出了一曲曲情意繾綣的戀歌,留下了一段段刻骨銘心的記憶,演繹了一幕幕傷神銷魂的故事。

祥泰之州—詩中洧水流泰州

泰州詩人鬱建中先生最近曾寫下這段文字:“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風韻猶存的洧水河依然是這座城市最美麗的市中河。她幽靜、悠然,充滿了傳奇的神秘色彩。小時候常常聽老人們說,屹立在洧水河東側的那棵千年古槐,樹幹中空裡藏著一條大蟒蛇,她出沒無常,白天出去,晚上就住在古槐樹裡。好在那個時候我還沒有讀過神話小說《白蛇傳》,也沒有看過《白蛇傳》的戲劇。要不然少年的我便少了一些恐懼,多了一些想入非非了。”他記憶裡的洧水河,不也是詩意盎然的所在?

祥泰之州—詩中洧水流泰州

泰州有幸。這裡,不僅盤桓著范仲淹的憂樂之思,不僅洋溢著岳飛的沖天豪情,不僅迴響著孔尚任的喟然長嘆,不僅搖曳著鄭板橋的謖謖瘦竹,不僅舞動著梅蘭芳的水袖雲手,更瀰漫著《詩經》沁人心脾的芳香!

祥泰之州—詩中洧水流泰州

洧水悠悠,泰州就成為一座詩意之城。

祥泰之州—詩中洧水流泰州

文字原創:毛家旺

圖片拍攝:李 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