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DApp真的是去中心化的嗎?不是的!

對於區塊鏈和加密貨幣領域的許多人來說,去中心化是很有利益的點。儘管中本聰本人甚至從未在其開創性的白皮書中使用過該術語,但去中心化已成為加密社區所珍視的許多原則的代名詞。其中包括不信任感,安全性,審查制度的抗拒性和開放治理等。


但是典型的區塊鏈應用到底有多分散?


區塊鏈DApp真的是去中心化的嗎?不是的!


DApp集中化問題


以太坊被廣泛認為是最分散的區塊鏈之一。但是,DeFi中的幾起事件強調了缺乏真正的集中化。最近的dForce黑客攻擊導致dApp的運營商在弄清正在發生的事情時暫停了貸款。在其他地方,Synthetix去年被Reddit上的領先者指控犯規,這是因為該公司使用自己的策略來對付他的帳戶餘額。


實際上,以太坊區塊鏈上僅託管了dApp的少數元素。這通常僅限於與令牌所有權有關的數據。


dApp中的許多其他組件,例如用戶界面,數據庫和對象存儲,都是由集中式公司擁有或操作的。就收穫權力下放的好處而言,其中一些因素比其他因素更為重要。例如,數據存儲是許多人沒有意識到的發生在區塊鏈之外的領域。


這是因為以太坊和許多其他區塊鏈上的數據存儲效率低下,而且價格過高。使用以太坊,dApp開發人員將在其數據存儲量超過100GB左右時支付六位數的費用。


以太坊上存儲的數據也是永久的,對於大多數應用程序來說,根本不需要永久存儲所有數據。


集中故障點以此解決問題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大多數開發人員使用集中式提供程序(例如AWS)來託管其dApp的數據。這意味著dApp無法獲得去中心化所帶來的全部好處,因此很容易出現區塊鏈應該解決的許多問題。例如,集中式服務器反覆受到黑客的攻擊。


近年來,這已經發生過幾次。Canva是一個集中式Web應用程序,允許用戶創建免費圖形。在2019年,該公司的目標是黑客,這些黑客暴露了1.37億用戶的數據,包括電子郵件地址,信用卡和付款數據以及密碼。


也可能是無法檢測到此類攻擊。2018年,萬豪酒店承認其預訂系統已受到損害。但是,似乎該事件可以追溯到2014年,當時黑客破壞了喜達屋集團的系統,該集團於2016年被萬豪收購。到事件被發現時,攻擊者已經暴露了超過5億萬豪賓客的數據。


分散式數據解決方案


如果我們要實現去中心化dApp的狀態,那麼我們需要針對當前集中化的dApp部分的去中心化解決方案。Bluzelle是提供此類解決方案的一個項目示例。Bluzelle網絡作為一種Airbnb進行區塊鏈數據存儲。開發人員只需按需使用BLZ代幣從Bluzelle租用所需的存儲空間即可。


存儲空間本身來自網絡的驗證器,驗證器提供其存儲空間並抵押其BLZ令牌以收取Bluzelle收取的一部分租賃費用。獎勵與驗證者所持股份的大小成比例分配。


網絡體系結構意味著任何給定的數據都存儲在由13個或更多節點組成的網絡中,因此,如果任何給定節點處於脫機狀態,則不會造成停機的風險。如果需要更改,則它們必須獲得絕大多數的批准,這意味著數據是防篡改且不受審查的。


隨著權力下放帶來的彈性增強,使用Bluzelle的開發人員可以實現其他好處。集中式數據存儲提供商在向新區域擴展時向開發商收取更多費用,因為需要在一組新服務器上覆制數據。Bluzelle的分散式架構使複製效率更高,這意味著開發人員可以從較低的成本中受益-與AWS相比,可節省約50%的成本。


此外,靈活的體系結構還使開發人員可以輕鬆地隨著dApp的增長而擴展其存儲,只需支付對數據庫的額外讀寫操作。


分散對象存儲


由於星際文件系統或IPFS 的出現,分散的對象存儲成為可能。Internet通信協議現在正承受著Web流量的壓力,IPFS旨在解決集中式服務器上文件存儲的問題。


IPFS引入了一個系統,網絡中的對等方提供了文件或對象的路徑,該文件或對象通過基於BitTorrent的協議進行存儲和分發。最終結果是一個Web版本,其中內容不依賴於集中式服務器來提供內容,從而提高了可用性和審查抵抗力。


分權可能是許多人的聖盃,但現實是,我們離真正的分權還有一段距離。但是,隨著創新使更多分散式解決方案脫穎而出,開發人員可以進一步發展到完全分散式d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