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瑞典少女的恐懼,體現了“反白左”式知乎用戶哪些精神結構問題

對瑞典少女的恐懼,體現了“反白左”式知乎用戶哪些精神結構問題

在最近一次北京馬克思主義青年見面會發生之前,我曾提出了一種另類的會談方式構想,即在會面過程中,省去一切形式的自我介紹,抵制詢問其他人的網名和現實身份,以此還原出會談者們被資本主義壓抑和分割之前的“前慾望”的神聖人狀態。

我希望,我們可以僅僅作為一個人的靈魂,作為一個褪去了一切符號身份外衣的赤裸的生命,進行更為純粹的會面和交流活動。

誰曾想過,人們的交談,為何總要帶有一個社會給定身份?為何人總要站在一個被權力分配的位置才能開口?

身份對交流的介入,總是暗藏一種權力形式的介入,因為身份本身就包含著“內在角色扮演”的權力衝動,正是這種衝動主宰著身份主體和外界符號交換的形式——

實際上,身份的介入,總是讓聚會變成了一種角色扮演式的生成,而不是一次簡單的交流,一次思想的,流動中的生成。

對瑞典少女的恐懼,體現了“反白左”式知乎用戶哪些精神結構問題

作為一個內在於“我”而又根本上迥異於“我”的他者,被建構的身份卻反過來規制著“我”的言語和言說。就像“我是一個好人”,這個“好人”便作為我的他者,對我的行為和心理進行審查那樣。

同時,這個身份又是被符號界的秩序結構出來的,這讓它和整個文化系統密切相關,甚至身份就鑲嵌在我們旁邊文化符號的流動裡,它巧妙地置換了我們,取代了我們,讓我們總是作為外界權力系統的化身而出現,並受到無意識與能指鏈運作的主宰和控制。

現在,我們已經瞭解了身份的構成和產生效能的機制,但題目中所指涉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知乎的ID究竟是不是一個身份?知乎網絡空間的“極端化”狀況是如何發生的?以及,瑞典少女作為一種集體認同的構成性例外,對她瘋狂的冷嘲熱諷,究竟又怎樣體現了知乎用戶普遍的匱乏,恐懼和焦慮的心理狀態?

本文將以碎片化的生成敘事,對以上問題作出開放式書寫。

注:我的一位朋友說,不喜歡我文中太多的“我們”,因為這個詞代表著對“我們”不同個體之間差異性的忽視,在此說明一下,我所使用的“我們”僅僅只有一個我,因為我不是一而是多,“我們”代表著我內在開放的邏各斯的綜合判斷。

對瑞典少女的恐懼,體現了“反白左”式知乎用戶哪些精神結構問題

截圖來自知乎“黑人”詞語的隨機搜索結果

一.作為想象身份的ID

如果說,傳統意義上的自我形象,本質是一個內在於“我”的他者,那麼與此相對,現代式的自我形象ID,便恰巧是一個外在於“我”的他者。

如果說,我們的社會身份是被建構的虛假他者,並在想象界的投射機制中杜撰出“我”的同一性,那麼ID便是對這一系列他者身份投影的再投射。作為這兩次符號折射的結果,ID完全減去“我”真實的身體,讓我成為一個閹割了生命和感受之後的“我”的純粹形象,一個空白而漂浮不定的無根的符號生物——

純粹的符號建構,讓ID不涉及任何實體,其內在天然便存有一個巨大的空洞;擬像的分裂和分割,則為它秩序的塑形剪除了碎片化的日常生活,將生活異化,類化,同質化到網絡符號空間的敘事裡。

這讓ID延伸出來的一切信息淪為虛假幻象,ID自己也就成了一個“社會人的仿真”,一個消滅了“人”本身的生命屬性,僅僅保留了外界賦予的權力形式的虛構之物的再鏡像。

作為一個“身份的身份”,“鏡像的鏡像”,一個完全被虛假文化符號編纂出來的空殼,ID在網絡上說出自己的第一句話之前,便已經有某種匱乏和空虛先提地內在其中,一方面這使得ID延異出異常旺盛的表現慾望,另一方面也使得ID成為一個符號的黑洞,一個貪婪的“空”,總是要藉助想象和符號來補全自身。

對瑞典少女的恐懼,體現了“反白左”式知乎用戶哪些精神結構問題

截圖來自知乎“瑞典少女”詞語的隨機搜索結果

在符號的領域,本來,電視劇,小說和遊戲告訴我一個“精緻白領”的形象是如何構成的,我可以通過對這一形象的模仿,來獲得官能性的傳統快感,但只要我進入了ID的維度,我的角色扮演如果不向公共空間敞開,那麼它實際上就是不存在的,只有在公共空間被展示,被看,它才被允許存在和在場。

這樣說來,ID正是一個連接著大他者的他者,一個帶著“我”在無限的符號交換中流通的他者。在此過程中,它將自我技術和當下的發生置換為整個符號空間的權力法則,將“我看我”置換為“權力看我”,更將自我形象的享樂置換為ID的享樂,大他者的享樂,外界符號運作模式的享樂。

同時,ID又利用了主體本身的想象能力,讓它自己的存在是合法而不能抗拒的,網絡的去中心化實際塑造了一種新的數字霸權主義——

在想象的維度,ID作為一個外在的異物,卻要藉助符號系統的指認,和我自身想象界的妄想被誤認為“我”,這種誤認是先在的,不證自明的,而它之外則是不可想象的,因為ID已經佔據了“我”的一切組織性身體和結構化的社會功能,並以此完成了它和我之間的同一性確證。

對瑞典少女的恐懼,體現了“反白左”式知乎用戶哪些精神結構問題

截圖來自知乎“瑞典少女”詞語的隨機搜索結果

二.顛倒的青春期

當人將自己結構化,並完全切入ID的仿真空間時,他便已經徹底淪落於權力的流動,成為了一個符號的傀儡,想象界構建的自我同一性則暗藏其後,作為整個系統運轉的合法性的基底和支撐,在此構成了特殊的心理情感狀態,這種狀態,和現實中常見的一切情感發育階段都有所不同。

在知乎,b站,貼吧,以及其他任何網站上所發生的集體性瘋狂事件表明,這些排外,反“白左”,推崇弱肉強食的ID背後,絕對不會存在著現代任何一種常見的主體形式——

處於符號界的成年人恰恰就是ID們所痛恨的“白左”,他們熱衷於心靈雞湯,對自然環境抱有好感(原始衝動的隱喻),因為象徵秩序閹割了一切衝動,成人的行為必須符合律法,並在此呈現出一種同質化的溫順。

處於想象界的兒童,則存在於自身碎片化的日常生活裡,他們既不會讚美社會,也不會控訴社會(這些都是符號界主體才能進行的事情),因為兒童尚未形成任何有關大他者的認識。

可以說,知乎ID實際上製造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特殊主體形式,它存在於想象與符號的雙重構序的夾縫之中——

一方面,ID本身的公共特性,讓這種主體完全敞開於集體性的無意識符號空間;而另一方面,ID本身的空洞又產生出旺盛的表現慾望,它不斷驅動著“反白左”的主體進入“符號界—無意識”的公共領域,在此想象出一個癲狂的大他者,以“發帖—景觀”的形式,將自身的精神結構切入其中。

對瑞典少女的恐懼,體現了“反白左”式知乎用戶哪些精神結構問題

截圖來自知乎“瑞典少女”詞語的隨機搜索結果

此前,癲狂的大他者形象,只會出現在青春期少年的幻想裡。

從主體發展的譜系角度來說,符號界是後來被賦加在想象界之上的,而青春期則正是兒童從想象界進入成人之符號界的過程,也是人們的思維從以“我”為中心,變成以“權力”為中心的過程。

這個過程是痛苦的,因此青少年們常對大他者產生一種扭曲的認識,將大他者理解為一個癲狂的大他者,“社會是個大染缸”之類的話語大多誕生在這一時期,後來很多心靈雞湯則更像是成年人對這一時期的戲擬和追憶。

不過社會當然不是一個大染缸,排除掉辣脆德國等極少數集體癔症的時代,正常社會總是去中心化的,異質化的事件無時無刻不在生成,它們輕而易舉地逃逸出青少年們控訴式的宏大敘事。

如果說,青春期式的主體的話語,是拿想象界侵入符號界的過程,那麼知乎ID的景觀世界則正好是一個顛倒的青春期,是以符號界反向侵入想象界的結果——

青春期式的主體想象出一個癲狂的大他者,是為了方便他們鞭打它,咒罵它,甚至是以起點網文“扮豬吃虎—精神勝利法”的形式去顛覆它。但知乎ID們妄想出一個癲狂的大他者,卻是因為他們要敬仰它,跪拜它,把它當作一個了不得的勝利,歡天喜地,手舞足蹈地宛如原始部落狂歡一樣去崇拜它。

在此,ID式主體構成了青春期式主體一個詭異的倒影,一個顛倒的錯亂的形象,這個形象處於符號與想象的雙重破滅裡,ID式主體以扭曲的大他者為救命稻草,將自身的慾望與之同一,這種同一,實際上建立在自我的毀滅之上,並最終延異出整個知乎瘋狂的話語空間。

對瑞典少女的恐懼,體現了“反白左”式知乎用戶哪些精神結構問題

截圖來自知乎“瑞典少女”詞語的隨機搜索結果

三.迷戀ID與雙重失敗

某種意義上講,我們的權力社會對成年人普遍缺乏吸引力,後者常和符號系統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他們總是以心靈雞湯的形式緬懷青春期式的話語結構,又或者藉助旅遊同自然實在的幻象進行相遇。

這點不難理解,畢竟符號界本質就是象徵交換的法、文化的秩序、意識的形態。這是一個是大他者的世界,它充滿了枯燥和無聊,閹割了一切真實的衝動,讓我們的思想只能在法則上滑行,在編碼中被生產。

符號界的本質是一個沒有實體的“空”,這個空洞衍生出層層疊疊的能指鏈,它自身又被能指鏈隱喻和轉喻來的層層褶皺所遮蔽,讓它得以隱沒在無意識的最核心處不斷地生產著慾望,驅動著主體——

可以說,主體的慾望就是對同樣空洞的能指,虛無的符號的慾望,這一方面導致主體的慾望是永無止境的,另一方面,這符號界中的慾望又是永遠無法得到真正滿足的,在此構成主體的虛無特質,以及慾望無窮運動的西西弗斯式失敗。

同時,符號界對原質(闖入符號界的實在)的閹割又永遠是不可能徹底完成的,儘管語言對實在界的覆蓋和編碼無窮無盡,但那個真實,荒謬,不可言述的世界卻總會以任何可能的形式暴露出來,與之相遇,將導致主體對符號性客觀現實的把握淪為破碎,這就是符號界主體的另一重存在論創傷。

對瑞典少女的恐懼,體現了“反白左”式知乎用戶哪些精神結構問題

截圖來自知乎“黑人”詞語的隨機搜索結果

而相比符號界,想象界則更加的不穩定,也更容易使得主體陷入幻滅。本來,兒童的世界中存在許多鏡子,慈祥的母親,威嚴的父親,認真負責的老師,關係好而對其抱有幻想的異性同學,兒童將在這些人的目光之下進行表演性質的行動。

當然這些人設也未必都如此,比如“威嚴的父親”也可以被一個“幽默的父親”所取代。

但無論如何,現實生活中真正的人物總是會輕而易舉地逃逸出兒童幻想出來的鏡像設定,在父親的責罵,母親的痛打,老師的誤解,失戀的陰影之中,形象淪為破碎,幻想走入敗。

兒童自此開始懷疑形象,不再信任形象,並逐漸變得敏感而多疑。

由於家庭空間中子女和父母的關係,總是被社會文化強行紐結在一起,並被文化秩序逼視著同質化於社會其他個體,故父母和主體的關係無法真正斷裂。

所以,在兒童之後的發展階段,主體總是將想象界的失敗追加在異性伴侶身上,並在進入“男性主體—女性客體”的傳統文化秩序之後,構成了“男朋友”和“女朋友”兩種同質化的社會形象。

阿特伍德曾描述過失敗情結—掌控慾望(它們是一組對立而互相建構的東西)對兩種主體的精神支配:男人害怕女人會背叛他們,女人則害怕男人會殺了她們。

同樣的,網絡空間不斷生成的狀況,也總是破碎著人們對完美的“我”的追求與幻想——ID的重設,頭像的變化,封禁的帳號,與現實不符的吹噓,被拆穿或尚未被拆穿的虛假人設,都在不斷挑戰著ID同時作為“我”之鏡子加鏡像的合法性與一致性,令我對網絡中的虛擬現實產生出不真實的感覺,在此於符號界主體的失敗感一起,勾勒出沉淪於ID世界,沉淪於符號與想象之間者的雙重失敗。

ID的新式主體又是如何拒斥失敗感的呢——

對瑞典少女的恐懼,體現了“反白左”式知乎用戶哪些精神結構問題

如上圖所示,反對白左,自我毀滅,正是迷戀ID者逃脫於這種失敗的方法——

簡單來說,這種方法的本質就是徹底拋棄“自我”、拋棄“自我的慾望”、拋棄“自我的同一性”,完全站在想象出來的那個癲狂的大他者的立場進行言語和言說。

癔症(hysteria),意味著主體對自己所處的象徵秩序中的位置感到抗拒,他不接受外部秩序對自己的使命、慾望的強加,相反,他直接把自己的慾望與大他者(社會秩序、權力體系)的慾望相等同。

具體到知乎的網絡空間裡,ID的主體實際將身體,想象的自我意識,以及“我”在符號秩序中的一切現實存在完全拋棄,再依靠一個超脫於“我”之自身而言述於“我”之失敗的高維視角,將“我”的視域從“我”身上移除,並同已經陷入癲狂的ID徹底連接在一起。

從此刻開始,知乎ID已經不再是“人自身”,而是在幻覺中成為了“大他者”,因此知乎ID總是站在一個自己幻想出來的癲狂的大他者的立場說話,自我則被隱沒甚至不復存在。

當然他們會將“我”作為個體的失敗,當作一個了不得的勝利接受下來,畢竟那代表著癲狂大他者的正確和成功。這就是發生在知乎,豆瓣,貼吧等無數社交平臺上集體性瘋狂事件的根本原因,因為癔症患者構建出了一種常人根本無法想象的主體精神症狀。

在此,所謂“白左”,作為結構之外的關懷性要素,則激起了ID式主體們異乎尋常的恐懼和幾近癲狂的仇恨,這和立場無關,僅僅只因白左是他們想象中另一種社會構造的形式,而這讓他們看見了“我”,這個“我”,正是集體無意識空間中癲狂的大他者所無法處理的自身內部僵局。

通過將一切人的存在強行孤立、排斥出去,知乎的特殊符號秩序以此建構癲狂大他者的同一性,和個體的毫無理智,癔症式精神錯亂的合法性——

對瑞典少女的恐懼,體現了“反白左”式知乎用戶哪些精神結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