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公路迎來4大變化,農民出行將會更加便捷!


在農村一直有這樣一句標語:“要想富,要修路”,可見農民朋友對於“修路”期望很深,農村道路因為難走和不通的關係,農民出行非常困難,尤其生活在大山裡的村子,沒有路一年也出不了幾次村子,以前農民為了修路會集資,充分展現了農民對於“修路”的渴望。

鄉村公路迎來4大變化,農民出行將會更加便捷!

不過,隨著村容村貌的不斷改善和國家關注幫扶,農村目前已經實現“村村通”部分地區還完成了“戶戶通”工作。根據統計我國公路通車裡程已經達到404萬公里,佔公路總里程的83%,鄉村公路通車後,不但解決了農民出行難問題並且推進了農村經濟發展。

不過“村村通”向來被稱作“村村痛”,因為農村很多道路都是使用水泥鋪設,比較容易乾裂損壞,作為農民生產專用道路無法承受超重貨車通行,另外也得不到很好的維護,一旦下雨出現的大坑就會被埋沒容易發生事故,造成農民人身安全。

為了讓農民出行更加便捷,村村通新政策實施之後,鄉村公路將會迎來4大升級,農民的出行也將會更加便捷,一些地區為了補齊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這一短板已經將“鄉村公路”升級提上新的日程或者已經開展了工作。

鄉村公路迎來4大變化,農民出行將會更加便捷!

全面推進“兩站兩員”:為了解決農村交通安全等問題,國家從以前就實施了“兩站兩員”的制度,但是一直在工作不是很好,不少人根本就不知道有這樣的事情,其實今年大家也應該瞭解到為了推進“兩站兩員”提升農村道路的安全治理,今年加大了力度,2019年起,交管部門確保要求年內打造2個標準標準警保合作勸導站,每個地市聯合樹立至少1個具有本地特色、易於複製的典型。

實現鄉村道路入戶:雖然農村“村村通”已經解決,但是村莊內泥濘的地面還是影響到村民的出行,尤其下雨的時候,因為農村無法鋪設下水道,雨水拍不出去,村莊泥水阻礙了村民的正常出行,農村一般衚衕比較多,這些衚衕還是依靠各掃門前雪的方式鋪設地面,有的人村民門口自己修上水泥地,但是很多村民門口還是黃土道路,正所謂晴一身灰、下雨滿腳泥,給村民造成了極大的不便之處。未來國家將會直接實現水泥路入戶,“戶戶通”開展將會直接打通鄉村道路每家每戶,讓農民出行更加便捷。、

推行“路長責任制”:鄉村公路修好之後,但是路面會因為長期碾壓和雨水沖刷的關係出現損壞跡象,但往往得不到及時的修復,不少鄉村公路出現了大坑情況,造成極大的隱患,尤其下雨天,由於雨水沒過大坑,司機不注意很容易開進大坑,面對破爛不堪的鄉村公路,鄉村道路養護如果無人管理和修復,那麼長期以往對農民出行造成很大影響。國家將逐步推行“路長責任制”,由專項人員負責道路路面的維護工作,今後鄉村公路將會告別道路無人管理的局面。

鄉村公路迎來4大變化,農民出行將會更加便捷!

鄉村公路加寬:不少農村雖然修了水泥路,但是路面寬度非常窄,這也是很多農村常見的一種現象,雙向車輛錯車非常困哪,筆者這邊很多村子寬度只有三米八所以當地村民戲稱為“三八路”,兩個車輛根本是無法錯開的,而在逢年過節的時候,農村道路十分擁堵,現在鄉村都通過了公交,面對狹窄的路面錯車更是困難,所以本次道路升級中就會加寬鄉村道路,這樣大家的出行也就會更加便捷。

鄉村道路的通暢才是解決農民出行的首要問題,路雖然修好了,但是通行不暢那等於沒修,而現在鄉村公路大升級之後,農村道路短板之處將會得到解決,農民的出行將會更加的便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