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堅強”彌留?建川博物館:系用詞不當,改為已進入生命晚期

新京報訊(記者 吳採倩 實習生 吳夢真)5月10日12時許,建川博物館通過其官方微博發佈“‘豬堅強’已入彌留”的消息引發關注。下午,建川博物館負責宣傳工作的黃女士告訴新京報記者,“‘豬堅強’目前還是老樣子。官方微博用詞不當,已修改為‘豬堅強’已進入了生命晚期。”

黃女士介紹,“豬堅強”目前14歲,大概相當於人類的一百多歲。她提供的一段攝於5月10日14時33分的小視頻顯示,視頻中的“豬堅強”體形消瘦,躺在地上,想用兩隻前蹄站起來,但沒有成功,接著又躺了下去。

“豬堅強”本是四川彭州市村民家養的一頭母豬。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發生時,它被埋在廢墟下36天,靠著雨水和木炭奇蹟般地活了下來並被救援人員救出,後被四川的建川博物館收藏飼養,至今已有13年。

“豬堅強”彌留?建川博物館:系用詞不當,改為已進入生命晚期

2021年5月10日,“豬堅強”體形消瘦,已經站不起來。受訪者供圖

“豬堅強”已進入生命晚期

5月10日12時許,建川博物館官方微博發文稱,獸醫說“豬堅強”,已入彌留,只在須臾。該微博引發關注,網友以為“豬堅強”快不行了,希望它能堅持到5月12日。

10日下午,建川博物館負責宣傳工作的黃女士告訴新京報記者,14歲的“豬堅強”相當於人類百歲,“目前還是老樣子,只是想給大家打個預防針”。此前官方微博用詞不當,已修改為“‘豬堅強’已進入了生命晚期”。

上述微博還寫道,自2008年,“豬堅強”從地震廢墟中來到博物館,每天都有不計其數的遊客前來看望它。它沒有在36天暗無天日的廢墟中棄生,而是堅強活過14年,實現了一隻豬的天賦之年。

“豬堅強”彌留?建川博物館:系用詞不當,改為已進入生命晚期

建川博物館修改微博稱,“豬堅強”已進入生命晚期。微博截圖

黃女士提供的一段攝於5月10日14時33分的小視頻顯示,視頻中的“豬堅強”體形消瘦,躺在地上,想用兩隻前蹄站起來,但沒有成功,接著又躺了下去。

“五一”假期期間,“豬堅強”的身體狀況也曾引起關注。5月1日,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在其官方微博發佈一段視頻,並配文:“豬堅強的情況很糟了”。

視頻顯示,“豬堅強”住在“豬堅強之家”中,牆上掛著它的照片。飼養員龔國成正在打掃衛生,“豬堅強”則躺在地上一動不動。樊建川邊拍視頻邊介紹,以前“豬堅強”前腿還能站起來,現在前腿也站不起來了,每天吃東西還能勉強吃一點,就躺在那兒都不怎麼動了。

隨後網上傳出“博物館考慮對‘豬堅強’實施安樂死”的消息,5月2日,建川博物館對此進行闢謠,稱“豬堅強將被安樂死系謠言,它吃飯睡覺都正常”。

博物館此前表示,“豬堅強”去世後將被做成標本

“豬堅強”本是四川彭州市團山村村民萬興明家的一頭母豬。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發生時,“豬堅強”被埋在廢墟下36天,靠著雨水和木炭奇蹟般地活了下來,並被救援人員從廢墟下救出,體重由300多斤瘦成了100多斤。

“豬堅強”彌留?建川博物館:系用詞不當,改為已進入生命晚期

2008年,剛被救出的“豬堅強”。受訪者供圖

同年6月22日,四川大邑縣建川博物館收養了這頭豬,這一養便是13年。館長樊建川給它取了一對名字:小名“36娃兒”,大名“豬堅強”,它成了地震博物館唯一的“活文物”。

新京報此前報道,飼養員龔國成從2015年開始兼職照料“豬堅強”,見證了“豬堅強”的衰老。目前,“豬堅強”面臨著肢體老化、身體長蘚等問題,需要長期用藥,“它一年不如一年了”。

“豬堅強”原先的居住環境是露天的,比較冷。龔國成表示,為了更好地照顧它,建川博物館為它建了新家。2020年1月16日,“豬堅強”搬入了50平方米的新家。

新的“豬堅強之家”被劃分成生活區和參觀區,裡面有介紹“豬堅強”的生平事蹟的圖片和視頻,遊客可以瞭解它從2008年至2019年間在建川博物館的成長曆程。

“豬堅強”彌留?建川博物館:系用詞不當,改為已進入生命晚期

2020年1月16日,“豬堅強”搬入新家。受訪者供圖

博物館副館長何新勇此前提到,它去世後會被做成標本,新家也會變成一個小的博物館。

建川博物館官網顯示,目前建川博物館已建成開放抗戰系列、紅色年代系列、地震系列、民俗系列、其他系列等主題32座場館。

何新勇表示,“豬堅強之家”位於地震系列展館的中心區域,位於文創街的C位。“我們會一直養,讓它高高興興地活到去世。”

編輯 劉倩

校對 吳興發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