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病害之小麥白粉病

小麥白粉病 Powdery mildew

由於小麥生產耕作制度的變化,特別是密植、灌溉和氮肥使用量的增加,小麥白粉病逐年加重,已成為我國小麥生產上的重大常發病害之一。

小麥病害之小麥白粉病

小麥白粉病病株,先侵染底部葉片,後向中上部葉片發展

症狀

該病可侵害小麥植株地上部各部位,但以葉片和葉鞘為主。發病重時穎殼和芒也可受害。發病時葉面出現1-2mm的白色黴點,後逐漸擴大為近圓形至橢圓形白色黴斑。黴斑表面有一層白粉,遇有外力和振動立即飛散。這些粉狀物就是該菌的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後期病部黴層變為灰白色至淺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針頭大小的小黑粒點,即病原菌閉囊殼。

小麥病害之小麥白粉病

小麥白粉病發病後期形成閉囊殼(小黑點)

病原

Blumeria graminis DC.f.sp.tritici Marchal稱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小麥專化型,屬子囊菌門真菌。菌絲體表寄生,蔓延於寄主表面,在寄主表皮細胞內形成吸器吸收寄主營養。小麥白粉菌在不同地理生態環境中語與寄主長期相互作用下,能形成不同的生理小種。

小麥病害之小麥白粉病

小麥白粉病發病嚴重時,為害麥穗穎殼和芒

發病條件

冬麥區春季發病病源主要來自當地。春麥區除來自當地病源外,還來自鄰近發病較早的地區。該病發生適溫15到20℃,低於10℃發病緩慢。相對溼度大於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少雨水地區當年雨水多則病重,多雨地區如果雨日、雨量過多,病害反而減緩。因連續降雨沖刷掉表面分生包子。施氮過多,造成植株貪青、發病重。管理不當、水肥不足、土地乾旱、植株生長衰弱、抗病力低、也易發生該病。此外,種植密度大發病重。

小麥病害之小麥白粉病

小麥白粉病嚴重為害小麥

防治方法

白粉病的防治,以推廣抗病品種為主,輔之以減少菌源、栽培防治和化學藥劑防治的綜合防治措施。

1、選用抗病豐產品種,可有效抑制小麥白粉病的發生。

2、減少菌源。由於自生麥苗上的分生孢子是小麥秋苗的主要初侵染菌源,因此在小麥白粉病的越夏區麥收應深翻土壤、清除病株殘體。在麥播前要儘可能消滅自生麥苗以減少菌源,降低秋苗發病率。

3、農業防治。適期適量播種,控制田間群體密度,以改善田間通風透光,增強植株抗病力,減少早春分櫱發病。根據土壤肥力狀況,控制氮肥用量,增加施有機肥和磷鉀肥,避免偏氮肥造成麥苗旺長而感病。合理灌水,降低田間溼度。如遇乾旱及時灌水促進植株生長,提高抗病力。

4、適時進行藥劑防治。藥劑防治包括播種期種子處理和在生長期噴藥防治。

(1)拌種:在秋苗發病早期且嚴重的地區採用播種期拌種能有效抑制苗期白粉病的發生,同時兼治條鏽病和紋枯病等根部病害,所用藥劑為三唑酮和戊唑醇。

(2)生長期噴藥防治:在春季發病初期,病情指數在1%以上和病葉率達到10%時要及時噴藥防治,常用藥劑有三唑酮,烯唑醇,丙環唑等。藥劑防治是控制小麥白粉病的主要措施。小麥返青拔節後,在小麥白粉病感病率達10%時既應進行藥劑防治。

目前生產上常用於防治小麥白粉病的農藥是每畝用三唑酮有效成分7~10克。近年來,有部分地區和群眾反映使用三唑酮防治小麥白粉病效果下降,可能是長期、大量、單一地用藥,使白粉病病菌對三唑酮產生了抗藥性。而新型殺菌劑己唑醇、唑菌胺酯、戊唑醇、醚菌酯、嘧菌酯、烯肟菌酯、腈菌唑、烯唑醇等對小麥白粉病的防效較好,可與三唑酮輪換使用,以緩解病菌抗性逐年上升的趨勢,提高對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更多農業科技與植保知識,請關注大農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